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土文学论战”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乡土文学论战”是当代台湾文学发展中一个意义深远的重大事件.它的影响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而被及台湾思想文化领域乃至整个台湾社会.它的发生,则至少应追溯至台湾乡土文学历经20年的蛰伏后于60年代中期的重新出发,以及其后十余年来的迅猛发展和演变.如黄春明、王祯和早期所谓“纯正”的乡土小说和70年代王拓、杨青矗等着重揭露社会阶级矛盾创作的先后出现;70年代初以“现代诗论战”为中心的对于现代主义的普遍反省运动,以及由此确立和带动的“回归传统、关怀现实”的文学思潮,在在显示台湾乡土文学迎来了它的又一次高潮并成为70年代台湾文坛的主流.这种日益浩大的声势引起各方人士的不同反应,也使它成为各种矛盾汇聚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一场震动台湾社会的“乡土文学论战”于1977年爆发并延绵了一、两年.本文拟对这场论战的发展过程、争议的焦点、论战的特征和意义等,加以概略的描述和论评.  相似文献   

2.
正1930至1931年发生在台湾的乡土文学论争,上承20年代的新旧文学论争,呼应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文艺大众化建设,下启7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战。台湾文学延续现实主义传统的历史脉络清晰可辨。距离日据时期台湾乡土文学论争已经有80多年,这期间台湾文坛经由日本殖民下的"皇民文学"、"边疆文学"到国民党当局的"反共文学"再到解严后的现代主义文学和70年代乡土文学等,发生了一连串  相似文献   

3.
杨娟 《统一论坛》2016,(4):11-13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是认识社会的重要切入点,两岸和谐文化关系构建对于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和两岸统一意义重大。一、台湾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和特点台湾先后经历过荷西、明郑、清治、日本殖民统治、中华民国等不同时期,特殊的历史轨迹使台湾文化呈现多元并存局面,台湾的文化类型有数十种,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殖民文化、本土文化,是  相似文献   

4.
台湾乡土文学对于闽南文化的感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时期,台湾文学界有学者提出一种违背客观事实的看法,认为台湾文学经过乡土作家们反映台湾社会现实的努力,加上50年的异族统治,“终于与中国的文学传统分道扬镳”,为了论证这个看法,他还引用一位著名小说家返台接受访问时所说的“台湾虽然在政治还未独立,但是在文学上早就独立了”的话来加以补充说明。我们认为这位学者对台湾文学与祖国文学之间的关系至少是缺乏应有的了解,且不提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从台湾乡土文学与祖国大陆文化的关系看,二者之间也是密切相关。事实上,无论是在台湾乡土文学的发轫期、成长期、还是当代,台湾乡土文学从不脱离祖国大陆文化而独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看见十九世纪台湾——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尔摩沙故事》(Curious Investigations:19th-century American and European Impressions of Taiwan)为主要分析对象,将西方人讲述的台湾故事当做西方对东方的观看和关于台湾的知识生产,探讨何种事物被选择为讲述对象,考察来自西方的“凝视”(gaze)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台湾图景.首先,将西方旅行者对台湾自然事物的发现与19世纪西方的科学发展相联系,说明对未知世界的探险、科学化的叙述和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传播是由西方主导的.而旅行者对台湾人文景观的记录则表现为观察与被观察、控制与被控制的权力关系,是西方主体对东方他者的认知投射.第二,借用文化与社会关键词的论述,将旅行者对台湾人文与社会的讲述集中于一些有代表性的词汇中,如“野蛮人”、汉人与儒家文化等,这些词汇体现了西方主体的意识与观念,呈现了当时西方眼中的台湾知识地图.原住民被作为讲述中心可能与西方眼中的文明位阶相关;汉人和儒家文化受到贬抑是中华文明衰落和西方文明崛起的世界格局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1995年2月号的台湾《中外文学》刊出一《台湾文学的动向》专辑,刊登了三篇论文:陈昭瑛《论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一个文学史的考察》、陈芳明《百年来的台湾文学与台湾风格——台湾新文学运动史导论》、黄琪椿《日治时期社会主义思潮下之乡土文学论争与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文学的某些思潮脉络在当代大陆文坛其势不彰,或断续小整,在台湾却延续下来甚至有较大发展,因此缺少台湾文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将是脉络断裂、残缺不完整的。本文梳理了"一民主义文艺"、"自由派"和"人的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和乡土文学等在当代台湾的延续和发展,认为将它们纳人研究视野和文学史书写中,才能勾勒中国新文学诸多思潮脉络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完整图像,并使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过程和经验得以全面地呈现。  相似文献   

8.
在1977年台湾乡土文学论争中,台湾文界人士针对当时出现的文学现象,为便于提出问题与探讨问题,指出台湾省的文学具有特定的内涵,因而“台湾文学”这一名称便应运而生;而“台湾意识”则是台湾评论家叶石涛在《台湾乡土文学史  相似文献   

9.
1960年前后甫入文坛的陈映真喜爱、赞赏钟理和作品,据此扬弃现代主义,初步建立现实主义文学观,并早于叶石涛数年提出"台湾的乡土文学"概念,具有重要文学史意义。1977年陈映真却撰文批评了钟理和小说《夹竹桃》,这一反差缘于时代、社会和文坛语境的变迁。陈映真《原乡的失落》与《"乡土文学"的盲点》堪称姊妹篇,因它们都针对着史明"台独史观"及叶石涛《台湾乡土文学史导论》中"以台湾为中心"等暧昧词语中隐含着的分离主义苗头和倾向。钟理和的缺失是他于新生中国的分娩期所必有的混乱和阵痛中,未能看清整个中国的"正体"和"实相",从而发生了民族认同上的动摇。这一教训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台湾文坛出现了一批创作风格鲜明的新乡土作家。他们着力描写乡土人物,再现台湾典型的社会环境,洋溢着爱国的民族主义精神,体现了台湾乡土文学发展的趋向。宋泽莱就是其中一位令人注目的青年作者。宋泽莱,台湾省云林县人,1952年生。在台湾乡土作家中,宋泽莱的创作堪称独特。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在《试评〈打牛湳村〉》中写道:“他似乎一直在尝试着不同的创作路线和形式。”这个评论确切地概括出宋泽莱的创作个性。他的创作既没有滞于  相似文献   

11.
1986年12月,台湾文学界杂志社出版了叶石涛的《台湾文学史纲》(下文简称《史纲》)。这是光复后40年来台湾第一次出版台湾文学发展的史书,即刻引起文坛注目,批评迭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笔者也试图呈一孔之见,借以抛砖引玉。中国结与台湾结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成为台湾文坛的敏感点。实际上,这两种意识之争几乎伴随着整个台湾新文学的进程,如台湾新文学发轫期关于台湾话文之争;70年代关于乡土文学的论战,80年代关  相似文献   

12.
事物发展变化的周期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台湾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周期惯势波动规律,呈现出一个波浪式的演进过程。探讨这一周期性波动,对于认识战后台湾经济增长的历史积累过程,把握其发展轨迹与发展趋势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一、台湾经济波动的型态与特征经济波动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规则地连续反复地出现上升和下降的循环运动。进一步描述,就是经济运动不断经历高涨、衰退、低潮、回升、高涨这样的循环过程。经济发展的循环波动,在理论上又被概括为经济周期。一个经济周期是由一个扩张期和接下来的一个收缩期所构成。例如,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就包含着由高涨、危机、萧条、复苏再至高涨的循  相似文献   

13.
当代台湾的浪漫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官方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预留了较大的空间。当代台湾的浪漫文学至少存在以下三大脉络。一是司马中原式的承载自我内在生命感觉的乡野传闻、灵异作品;二是以三毛、琼瑶、席慕容等为代表的浪漫爱情文学;三是70年代部分乡土文学作家和进步作家对抗工商文明的田园倾向或憧憬和呼唤社会变革的浪漫主义创作。  相似文献   

14.
直觉,或者说审美直觉,是西方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一个中心范畴。对直觉的极端强调和崇尚,是现代主义艺术观念的重要表现。作为二十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学家,卢卡契自然没有回避对审美直觉的研究。这对于我们批判地借鉴西方现代文艺学,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有相当的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和《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就台湾问题先后于1993年9月和今年2月发表的两个白皮书。比较两个白皮书的内容及其发表的背景和影响,对于我们了解90年代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新变化,展望未来两岸关系发展走向,促进海峡两岸形成一个中国原则共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2月22日下午,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省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举行省会各界人士座谈会,就《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进行座谈。与会各界人士认为,这份白皮书是在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入新阶段的头一年发表的,非常及时,非常重要,对于我们继续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江主席提出的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对于反对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分裂势力,对于国际社会进一步认识李登辉“两国论”的谬误和危害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人士指出,白皮书论证了一个中国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皇冠丛书”的3本《黄春明小说集》,收入作品26篇。其中写了近百名人物,对30多个主要人物的个性、心态和情感刻画得翩翩如生;小说的构思独特,文字顺畅,具有浓郁的乡土魁力。这些当由专家学者们去评说;对于我,主要是读了之后,仿佛时空倒转,回到了二三十年前在祖国大陆可望而不可即的家乡,那个时代宝岛上的人、景、情。事,生动地展现在眼前。60年代初,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降临台湾。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进,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让给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台湾成为一个受益者。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大搞跨…  相似文献   

18.
台湾民众面对“中国大陆崛起”产生了一些矛盾而复杂的心态.本文认为主要的心态是:承认或不承认“崛起”的事实,既看到机遇又感受挑战,挫折感与自尊需求,参与与疑惧等,并对此加以概括性的描述.在提出矛盾与复杂心态的基础上,探讨它对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态度,特别是对身份认同的影响,指出“强化自我认同,维持两岸现状”仍然是当前的主流民意.因此,如何面对这种心态及其影响才能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应当是两岸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台湾文学,必然含有中华文化的基因。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和现实政治等原因,台湾在如何看待中华文化传统的问题上显得格外敏感。这一问题如幽灵般缠绕着台湾文坛,成为数十年来不同文学流派和思潮相互对抗、折冲的焦点之一,也是影响各时期台湾文学风貌的重要因素。台湾文坛在70年代兴起了回归乡土和传统的巨大浪潮,并在乡土文学论战中达到高峰,其后虽因“高雄事件”而遭挫损,但它对于文坛的激荡则自然地延续到80年代。1980年女作家萧丽红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获得《联合报》长篇小说奖,即可视为这种延续的突出例证。小说在男、女主人公的一段恋情主线上,串连了一个尚未现代化的农村家族中日常生活的诸般情事,无论是贞观和大信之间那含蓄深沉的爱情方式,或是家族生活中体现的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宽恕、厚道、忍让的道德人伦,都突显了中华文化传统的某种特质。小说通篇采用的抒情笔调、“千江有水千江月”的隐喻意象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后半期,对于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中取得显著发展的台湾经济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机的时期。而最充分地反映这一重大转机现象的是,台湾从一个长期接受海外直接投资的接受者演变成为对外投资的投资者。这一点在台湾岛内外都十分引人注目。本文着重分析80年代后半期台湾的这一迅速变化。首先整理一下台湾迅速扩大的对外投资现象。然后,了解还有哪些产业留在台湾,并从对台直接投资的变化中,弄清台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