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是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和基石.在工作体系中要考虑到各个工作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如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之间的关系,各个职能部门间的关系等.根据这些关系的相互关联和制约,在工作机制建设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具体的任务,合理配置和优化人力资源,最终形成整体合力,产生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2.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殊的、最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它是由各民族之间的相应关系和代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从根本上来说,民族关系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密切相关的变量,对该地区人民生活的和谐安宁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西北地区民族关系问题,对西北地区民族关系发展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探讨大学生充分就业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和解决办法,帮助我们更好的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作好就业准备。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各方面影响因素着手,分析存在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建议。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健康成长成才。学校应该帮助、指导学生熟悉国家就业政策,了解社会职业信息,掌握求职技巧,不断提升职场竞争力和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高级阶段,必须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既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又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由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等因素构成,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开发性、新颖性和价值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物质丰厚的人才政策,人们往往会忽略了人才去与留之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情感依恋,尤其是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建立的对学校、对学校所在地方的依恋。基于此,以天津市450名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学校依恋、地方依恋以及根植意愿问卷,深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学校依恋、地方依恋包含的两个方面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根植意愿两两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在学校依恋与根植意愿的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学校依恋通过影响地方认同,地方依赖间接影响个体的根植意愿。这一结论为地方"留人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探索国家的国际化需要我们从较为微观的角度入手,正确的认识地方社会国际化。国家的国际化实际就是地方社会国际化的量变积累引起质变的效果,地方社会国际化的发展带来了公共政策环境的变迁,新的政策环境要求政府从地方社会国际化的内涵出发,理性认识地方社会发展国际化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不断突破公共政策创新的困境,以具有积极意义的、具有价值的公共政策或行动取代原有政策或行动的过程,以求得公共政策与环境之间的新均衡,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和推动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关键在于国际化的主体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基于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实践,在多元培养主体方面进行了探索,构建了校校合作、校企校合作、校企校政合作等多元主体模式.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多元主体模式中,要协调好主体间的关系,培养全面发展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8.
当前,围绕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是理论界和教育界的一大热门话题,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的有关论述也屡见报端,本文试从几方面来论述影响大学生素质形成的几个因素,以期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大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大学生个体素质本身就是社会规范、准则、价值观念与个体身心作用的结果。国际国内环境,社会现实状况,校园文化,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家庭氛围,人际关系,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均影响着大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他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函数关系表示为:S=F(X1X2……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个人行为观念,尤其是关于个人成才发展的行为观念,综合协调了大学生个人的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的因素,是了解大学生个人成才发展状况和过程的重要方面。大学生的个人行为观念,既受学校中教育培养模式和社会制度、政策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又受家庭教育、传统习惯、身  相似文献   

10.
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对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研究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采用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校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探究,在对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融洽师生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大国因素的同时,应更加关注亚洲因素,关注东亚因素。总体上看,日、韩和东盟等亚洲国家、地区与中国各方面关系的发展情况良好,有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同时,也应正视这些国家、地区及相关国际组织与中国之间已经存在和可能存在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和要素。东亚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在各种各样的亚洲区域合作中体现出来。研究中国经济中的东亚因素,对制定符合国家利益的对外政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浅析提高高校外语教学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高校外语教学质量可谓老生常谈。然而意义却不容忽视。本文拟从三方面对影响外语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学校的政策和管理;外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学术交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围绕当前师生交流的频率、方式、内容、载体、效果及影响因素等在全国27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表明:研究生培养多以单个师徒指导交流为主;科研课题是互动交流的主要载体;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形式与手段多样;师生互动交流的总体满意度较高。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应该加强对导师和研究生交流关系的研究,规范导师管理与评价制度,营造卓越的学术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当代研究生的价值观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网络诸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与主流价值观存在认同上的差异.本文研究对象聚焦于上海大学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的研究生,通过对国情教育课程效果的调查,提出增强当代研究生认同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较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诚实守信、仁爱友善、公平正义、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关系、遵纪守法五个方面的践行度不高.在大学生群体内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回归分析模型表明,个体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大众传媒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度的重要因素,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影响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政策学的兴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政策过程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对于多族群国家的政策制定模式缺乏相应的关注。本文将族群因素纳入政策学的研究范畴,从政策议程的视角出发,探讨多族群国家与政策制定模式之间的机理关系;通过选取"族群结构"和"体制结构"两个变量,构建一个多族群国家政策制定的分类模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清晰地勾勒出四种不同的多族群国家政策制定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刑场上的国家、民众与犯罪人--一种关系犯罪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关系犯罪心理学为理论出发点,对古代国家权力的社会控制模式及其效果作了重新认识,剖析了刑场上的国家、民众、受刑人之间各自的心理特征和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并指出这是公开行刑制度存在及其消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编问卷对我国跨境民族地区五省高校的720名在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总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做了系统调查,发现跨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度普遍较低,在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因素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与国家认同呈正相关,且相关度较大,其中学校因素影响非常显著,其次是家庭因素,最后是社会因素。国家认同教育是强化国家认同、国家建构的核心力量,欲消弭跨境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危机,有效提高其国家认同度,就需处理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以实现跨境民族长治久安、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被提上日程。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形势严峻,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增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准和综合创新能力,进而实现由"研究生培养大国"向"研究生培养强国"的转变,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基于我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集中体现,它是在一定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意识。因此,对我国公民尤其是研究生进行时代精神教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而且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和建设。而在实践中,研究生时代精神教育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加之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导致了他们不能顺利或更好地继承并弘扬时代精神,加强研究生继承和弘扬时代精神的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