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柬埔寨终于加入了东盟。东盟多年的课题——东南亚10国体制终于建立起来了。东盟自1967年成立以来,一直在促进地区合作的深化和扩大,例如促进政治合作和经济合作等。加盟国也从1967年成立时的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5国增加到了10国,1984年文莱、1995年越南、1997年缅甸、老挝都先后加入了东盟,从而使东盟的领域扩大到东南亚整个地区。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EAN),是东南亚的一个区域合作组织。东盟于1967年8月8日在曼谷宣告成立。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是东盟的创始国。1984年文莱加入东盟,成为东盟的第6个成员国。1995年越南加入东盟,使东盟的成员国增加到7个。1997年,老挝和缅甸被同时吸收人盟,东盟成员国增加到9个。不久的将来,柬埔寨也将加入东盟。届时,一个包括东南亚所有10个国家在内的“大东盟”就将形成。  相似文献   

3.
1995年12月14—15日,第5次东盟首脑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这是东盟接纳越南以后的首次首脑会议,是东南亚10国(包括非东盟成员国)首脑齐聚一堂的首次会晤,也是东盟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会议背景 东盟成立28年来,历次首脑会议均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旨在确定东盟中长期发展方向。1976年巴厘会议是在越战结束、印支3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不久召开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4.
1967年 8月6~8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四国外长及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曼谷举行首次部长级(外交部长)会议,8日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宣告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NA),取代1961年成立的东南亚联盟.东盟宣称对所有东南亚国家开放.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1989,(2)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8日,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区域性组织,其成员国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文莱六个国家。 东盟组织成立以来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均已取得显著成绩,在东南亚的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国际威望日益提高。本文想对东盟成立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东盟未来走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期,东盟及东南亚国家的官员和学者提出要建立“东南亚10国共同体”的意向之后,经过几年的准备,1995年7月东盟正式吸收越南为成员国,1997年7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上又接纳缅甸、老挝入盟,1999年4月30日在河内举行特别仪式又吸收柬埔寨加入东盟。至此,一个包括东南亚10国在内的大东盟正式形成。大东盟形成后,地域连成一片,人口将近5亿,总面积扩大到447.7万平方公里,国民生产总值约6020.5亿美元①。东盟在组织发展和地域扩大上获得成功,确立了在东南亚地区的主导地…  相似文献   

7.
4月30日,东盟接纳柬埔寨入盟仪式在河内举行,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0国外长共同签署了柬入盟协议,大东盟宣告正式成立。东南亚10国连成一片,人口达4.98亿,面积447.7万平方公里,国民生产总值约6020.48亿美元。东盟成为一个颇具实力和潜力的区域组织。大东盟成立是冷战结束后本地区的重要事态发展,也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自然发展趋势。大东盟的未来走向将对本地  相似文献   

8.
1984年7月12日,东盟六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外长,与太平洋地区的五个“对话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美国)的外长就加强东盟和太平洋国家经济合作这个课题进行了讨论。这就是国际上通称的“六加五”会议。会上,这些国家的外长们就太平洋地区前景问题交换了看法,并原则上同意了东盟提出的开展“人力资源开发计划”的建议。“六加五”会议引起了国内外舆论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国家联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1967年8月8日成立,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五个东南亚国家组成。东盟五国的领土总面积为30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600万(1980年估计数字),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合计为1160亿美元。东南亚国家联盟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地区域性合作组织,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 [宗旨与组织机构] 根据东盟成立时发表的《东盟宣言》(《曼谷宣言》)规定,东盟的宗旨是:“通  相似文献   

10.
时间地点 1997年7月24—29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 参加成员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文莱、越南、老挝、缅甸东盟9国,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加拿大、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盟等10个东盟对话伙伴,以及柬埔寨、巴布亚新几内亚2个东盟观察员国。与上届会议不同的是,各对话国除外长和一名高级官员外,又增派一名安全事务高级官员出席。 会议内容 (1)东盟外长会议,主要讨论了地区安全局势、柬埔寨国内危机、东盟内部的政  相似文献   

11.
《东盟反恐公约》——区域合作反恐法律机制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反恐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东盟10国,即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柬埔寨和老挝于2007年1月13日在菲律宾宿务召开的第十二届东盟峰会上签订的区域性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公约,是自东盟成立以来在安全领域内首份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规定了东盟反恐的具体举措和东盟联合反恐的工作机制.自此,东盟合作反恐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2.
去年7月下旬,在曼谷举行的东盟国家外长会议上,一致同意接纳越南加入东盟,从而使这个组织迈出了建立包括印支3国及缅甸在内的东南亚10国集团的第一步。随着越南的正式加盟,“大东盟”将在不长的时期内形成。“大东盟”形成后,台湾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将发生变化。本文拟就这些变化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东盟的经济发展与日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盟与日本于2002年11月签订了“关于日本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构想的首脑联合宣言”,双方同意在10年以内实现包括设立FTA(自由贸易区)在内的经济合作。目前,双方正在探讨要实现什么样的协定?其结果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地区经济?为了打好进行这些讨论的基础,本文拟以经济方面为中心对迄今为止的东盟与日本的关系加以整理和归纳。 东盟于1967年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这5个国家组成,其后,1984年文莱、1995年越南、1997年老挝和缅甸、1999年柬埔寨也相继加盟。这时所谓的东盟10国体制已经建成,但此后东帝汶又脱离了印尼,于2002年取…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组织的“八十年代跨国公司与东盟的发展”讨论会,于1980年9月7日至10日在新加坡举行,出席讨论会的各国各界人士约一百人。此次讨论会是由亚洲基金会、美洲银行、英国石油公司、埃索石油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莫比尔石油公司资助召开的。东盟五国政府各派出部长级官员出席了讨论会,他们是:新加坡教育部长陈庆炎,马来西亚公共企业部长马南·奥斯曼,印度尼西亚工业部长苏胡德,泰国财政部长威拉弯,菲律宾财政部付部长维拉塔,菲律宾工业部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与东盟关系的新阶段济南陆军学院贾超为近年来,日本在“政治大国”战略的驱动下,加强了对东南亚的外交攻势,进一步密切与东盟的政治关系。以今年1月7—14日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东盟5国之行为标志,日本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重视政治交往的新时期。日本对东南亚外...  相似文献   

16.
1995年7月,越南加入了东盟,使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相互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后几年,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将可能先后加入东盟,到那时候,东南亚地区原来的“东盟6国”和“非东盟4国”,就将形成一个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东南亚新经济圈”。这种形势将带给中国大西南与东南亚各国经贸合作与交流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将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大东盟”带给大西南的新机遇 90年代,东南亚地区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新时期,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增长率为世界平均增长率的3-4倍,为拉美、南非和加勒比等新经济增长区增长率的1-2倍。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仅次于中国,居世界前列。1994年东南亚的东盟6国(新、马、泰、菲、  相似文献   

17.
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它从初期的5个成员国扩大到10个。东盟已覆盖了整个东南亚地区,成为拥有450万平方公里国土、5亿人口和超过70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的区域性组织。东南亚10国联盟的最终形成,标志着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迈出重要一步。但是,由于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加之来自西方的各种压力,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与障碍。尤其是1997年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从根本上打乱了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时间表,未来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1月。中国政府总理朱镕基与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立了要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早期收获”计划是《框架协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从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及东盟6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对近600种《海关税则》中第01—08章的产品(即农产品)进行减税。2003年6月,中国与泰国又签署了在“早期收获”计划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规定对于食用蔬菜、水果及坚果类产品,对方应不迟于2003年10月1日取消关税,将“…  相似文献   

19.
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继2001年正式确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CAFTA”)计划之后,2002年11月4日,出席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  相似文献   

20.
东盟是1967年8月8日成立的地区合作组织。1997年迎来了成立30周年。原定在7月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上确定老挝、柬埔寨及缅甸加盟,结果柬埔寨未能加入。如果柬埔寨加盟,东南亚的10个主权国将全部加入东盟,东盟即可成为东南亚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