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更年灵胶囊为中西药复方制剂,由淫羊藿、女贞子、维生素B1、维生素B6、谷维素等组成.本方具有温肾益阴、调补阴阳之功效,用于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属阴阳两虚者.淫羊藿为方中君药,其有效成分主要为淫羊藿苷(icariin),《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中指出"淫羊藿"药材的质量评价指标亦为淫羊藿苷.本实验采用HPLC法对更年灵胶囊中淫羊藿苷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为该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淫羊藿属小蘖科(Berberidaceae)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该属植物全世界约有二十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已知我国有13个种及2个变种,分布地区较广、资源丰富。我省主要有2种:淫羊藿(Epimedium grand-iflorum Merr)、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 et zucc)Maxim)。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淫羊藿对大鼠退变颈椎骨组织钙(Ca)、磷 (P)代谢的影响,探讨淫羊藿防治颈椎退变的机制.方法:6月龄SD大鼠,体质量(220±20)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假手术对照组10只.通过切除动物C2-7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分离椎旁两侧肌肉,建立颈椎退行性改变动物模型.在1,3个月末两个时间点拍摄颈椎X线片,证实模型复制成功后,将模型组分为淫羊藿组10只,9.0 g/L氯化钠注射液(NS)组10只,分别喂服淫羊藿水提液和NS 2个月,假手术对照组喂服NS,取大鼠颈椎骨组织和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骨组织Ca、P含量和血清样本中Ca、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淫羊藿组大鼠血清P及ALP水平较NS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3组血C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NS组颈椎骨组织Ca、P含量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较显著降低(P<0.01),淫羊藿组颈椎骨组织Ca、P含量与NS组相比较显著升高(P<0.01).结论:颈椎Ca、P含量减低,是颈椎退变的病理结果.淫羊藿可提高退变颈椎骨组织Ca、P含量,抑制颈椎退变.淫羊藿可降低退变颈椎组织ALP活性,具有抑制骨赘形成,减缓颈椎退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淫羊藿提取最佳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为指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含量测定,考察不同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影响,用正交法进行优选.结果:最佳工艺为:以2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  相似文献   

5.
神力酒是根据神医华佗医学宝库之秘旨,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研制而成的一种纯天然壮阳保健食品.它由人参、黄芪、淫羊藿、白芍、当归、鹿茸、枸杞子、海龙等药物组成,具有填精益髓、温肾壮阳、大补元气、延衰益寿之功能.本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人参、黄芪、淫羊藿、白芍等4味药进行了定性鉴别,并应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了人参中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e的含量.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70).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2次(170 mg/kg),6周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以左室射血分数≤45%确定模型复制成功,将CHF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心衰对照组、美托洛尔组及淫羊藿总黄酮组,18周后使用左心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包括心率(heart rate,HR)、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左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maximal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of development,+dp/dtmax)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maximal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of decline,-dp/dtmax),观察心室质量指数(ventricular mass index,VMI)和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水平,并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学特征.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校,心衰对照组HR、LVEDP、VMI、LVMI和血浆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LVSP和±dp/dtmax显著下降(P<0.01),心肌细胞周围胶原组织明显增多,出现心肌纤维化;与心衰对照组比较,淫羊藿总黄酮组及美托洛尔组HR、LVEDP、VMI、LVMI和血浆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dp/dtmax显著上升(P<0.01),心肌纤维化明显改善.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能改善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其作用可能与降低心力衰竭大鼠血浆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淫羊藿是传统的壮阳药,具有升阳益火之功效。多年来不少作者曾作过不少药化、药理研究,提示对机体可能存在广泛的作用。作者设想:升阳益火的中药对衰退性功能或衰老变化有回逆作用吗?为此对淫羊藿作了初步实验观察。现先将其对心血管几种机能影响作下列报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淫羊藿苷对哮喘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哮喘大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挪威棕色大鼠40只,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淫羊藿苷组,地塞米松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致敏及雾化吸入激发方法制备哮喘大鼠模型,观察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皮质酮水平;采用肾上腺质量指数评价各组大鼠肾上腺皮质情况,同时分离肾上腺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呈现明显的炎性反应,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皮质酮水平、肾上腺质量指数均降低(P<0.05),肾上腺细胞的凋亡率升高(P<0.05)。淫羊藿苷和地塞米松均能够明显减轻模型大鼠肺组织的炎性反应,降低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P<0.05);与哮喘模型组大鼠比较,淫羊藿苷能升高哮喘大鼠血清中皮质酮水平,提高肾上腺质量指数和降低肾上腺细胞的凋亡率(P<0.05)。结论 淫羊藿苷防治哮喘的机制可能与提高哮喘大鼠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同时测定骨疏灵颗粒中淫羊藿苷和β-蜕皮甾酮含量的方法。〖JP〗方法 采用Waters BEH130 C18色谱柱(250 mm×4.6 mm,3.5 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 淫羊藿苷和β-蜕皮甾酮分别在0.012 5~0.125 mg/mL(r=0.999 8)和0.005~0.15 mg/mL(r=0.999 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9%和100.16%(n=6),RSD分别为1.69%和1.43%(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骨疏灵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多糖含量、人参皂苷Rb1和淫羊藿苷总含量、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选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可为复方培元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培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培元颗粒中人参、黄芪、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培元颗粒中人参皂苷Rb1与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为100 ℃,雾化温度为30 ℃。结果 薄层色谱法能检出人参、黄芪、淫羊藿,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人参皂苷Rb1和黄芪甲苷分别在2.46~20.5 μg/mL、1.54~7.69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4%、97.58%,RSD分别为1.15%、1.34%。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培元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本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以原发性OP为多见.OP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的老龄化,其发生率逐渐上升.OP已构成对社会和中老年人健康的严重威胁,加紧开展此病的防治研究已成为医药工作者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目前国内外使用的一些药物如钙制剂、维生素D、氟化物、性激素、双磷酸盐等,虽有一定疗效,但因其本身毒性和不良反应大或疗效不确切或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在中医药领域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意义重大.中药淫羊藿很早即被应用于治疗OP的复方中药中,但其抗骨质疏松作用直到近年来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大量基础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笔者就这方面的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体外研究烘干过程中酶对亳菊总黄酮成分的影响,为亳菊产地加工和炮制工艺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 模拟亳菊烘干过程,采用β-D-葡萄糖苷酶酶解亳菊总黄酮,以金合欢素、芹菜素、木犀草素3种黄酮苷元含量为指标,分析酶解反应对3种黄酮苷元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酶解反应后,亳菊总黄酮中木犀草素、芹菜素、金合欢素3种黄酮苷元的含量升高。结论 β-D葡萄糖苷酶可酶解亳菊中黄酮类成分,使其中黄酮苷元含量升高,β-葡萄糖苷酶水解亳菊总黄酮是烘干过程中黄酮苷元含量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筛选绿萼梅水提物抗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Aβ)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细胞模型的活性部位,并对活性较好的部位进行化学成分辨识。方法 采用水和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绿萼梅活性部位,再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并制备绿萼梅4个不同洗脱部位样品,采用Aβ诱导的SH-SY5Y细胞AD模型筛选绿萼梅不同部位样品活性,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活性较好的部位进行成分鉴定。结果 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物对Aβ诱导的SH-SY5Y细胞毒性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P<0.05),药效呈现出浓度依赖性,其中60%、90%乙醇洗脱物作用极为显著(P<0.05);从两个活性部位共鉴定出24个化合物,包括16个黄酮类成分,4个苯丙素类成分和4个其他类成分;两个活性组分中共有成分14个,其中主要为黄酮类成分。结论 60%乙醇洗脱部位和90%乙醇洗脱部位是抗Aβ毒性的活性部位,黄酮类成分为该活性部位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郁李仁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脂肪酸类、氨基酸类、苷类及矿物元素等,其中黄酮类与脂肪酸类成分具有润燥滑肠的作用,部分黄酮类、氨基酸类、氰类成分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此外,药理学研究表明,郁李仁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惊厥、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镇咳等作用,能够用于治疗便秘、水肿、呼吸道等疾病。对郁李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作用进行综述,可为郁李仁的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某些中药及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致癌、致突变和生殖毒性(如致畸)作用,虽然这些物质大多是较弱的三致原,而且大多为动物试验结果,需经长期、大量或(和)特定的给药途径才会产生,但它们对人类仍具一定危害性,其研究结果仍应给予重视.依据化学的主成分,大致可分为生物碱类、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砷及砷化物类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3个黄酮类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转运特征及其在大鼠肝微粒体中对CYP450酶亚型活性的影响。方法 MTT法研究药物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安全浓度范围,以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双向转运机制,以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检测指标,考察时间、浓度以及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转运的影响,利用Cocktail探针法研究药物对CYP450亚型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从顶侧(apical, AP)到底外侧(basolateral, BL)(AP→BL),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的Papp>10-6 cm/s,表明其吸收性良好,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Papp为10-6 cm/s,表明其吸收性一般;且三者的转运量随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BL→AP的转运量与AP→BL的转运量的比值小于1.5,其中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的转运都受到P-gp外排蛋白的外排作用;补阳还五汤黄酮类有效成分明显降低了CYP2E1、CYP1A2酶探针底物的代谢量(P<0.05)。结论 3种黄酮类有效成分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方式均为被动转运,毛蕊异黄酮与芒柄花素明显受到P-gp的外排作用,补阳还五汤黄酮类有效成分可以增加主要通过CYP2E1、CYP1A2酶代谢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18.
黄酮类化合物亦称为类黄酮或生物类黄酮,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 其基本结构式由两个苯环(A和B)通过中间杂环的吡喃或吡喃酮(C)相连接.  相似文献   

19.
红车轴草(Trifolium pretense L.)为豆科车轴草属植物,又叫草原幸运草、紫花苜蓿、三叶草等[1],主要作为家畜和家禽的优良牧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2].红车轴草含有异黄酮、黄酮、香豆素、皂苷、微量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多种成分,其中异黄酮主要包括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BCA)、大豆苷元、芒柄花素、染料木素等[1],因与雌激素结构相似而具有雌激素样作用[3].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王枣子乙素聚乳酸纳米粒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用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得王枣子乙素聚乳酸纳米粒,并对其粒径、形态、表面电位、包封率等进行研究.结果 所得王枣子乙素聚乳酸纳米粒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20±10.6)nm,Zeta电位为-17.6 mV,平均包封率为(90.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