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桔梗饮片及桔梗配方颗粒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测量方法,为桔梗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柱(2.1 mm×50 mm,μm),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 0.25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9 ℃。 结果 桔梗皂苷D进样量在0.504~2.5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9%,RSD为1.64%;桔梗饮片和桔梗配方颗粒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具有差异。 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桔梗饮片和桔梗配方颗粒中桔梗皂苷D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选桔梗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干膏率和桔梗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2.0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桔梗多糖(Platycodon grandiflorum polysaccharides,PGP)对桔梗皂苷D(platycod-in D,PD)在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为桔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PD组,PD+PGP低、中、高剂量组(PD-PGP-L、PD-PGP-M、PD-PGP-H组),灌胃给药后在各时间点眼眦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PD的血药浓度变化,由DAS 2.1软件拟合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PD组比较,各PD-PGP实验组均显著缩短PD的达峰时间(P<0.05),并显著提高峰浓度(P<0.05)以及药时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 PGP能够显著改变PD口服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比较桔梗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方法 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 浓硫酸比色法测定桔梗不同部位多糖含量。结果 葡萄糖在3.60~14.40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0.59%,桔梗根、须根、茎、叶中多糖含量分别为11.41%、9.24%、2.35%、2.21%。结论 桔梗须根中多糖含量比茎、叶中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及软化切制方法对板蓝根中(R,S)-告伊春含量的影响,从而建立提升黑龙江产板蓝根质量的加工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板蓝根中(R,S)-告伊春含量进行测定,比较晒干与烘干板蓝根药材的(R,S)-告伊春含量差异,比较不同投料形式板蓝根颗粒和饮片中(R,S)-告伊春含量差异。结果 60 ℃烘干后的板蓝根药材中(R,S)-告伊春含量高于晒干的板蓝根药材,且能明显缩短板蓝根药材的产地干燥时间;经软化切制的板蓝根饮片中(R,S)-告伊春含量明显高于板蓝根粗颗粒。结论 在板蓝根产地加工过程中,可用烘干法代替晒干法;以板蓝根药材作为中成药投料,建议采用软化切制后的板蓝根饮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时测定桔梗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4.6 mm × 250 mm,5 μm),以乙腈-0.5%磷酸(35∶6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40 nm,柱温25 ℃。结果 木犀草素和芹菜素质量浓度分别在11.20~67.20 μg/ml(r=0.999 6) 和12.25~73.50 μg/ml(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3%、99.71%,RSD分别为0.77%、1.38%(n=6)。结论 HPLC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中药桔梗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选桔梗非药用部位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桔梗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料液比、浸提次数、浸提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25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铁皮石斛中有效活性成分石斛多糖和甘露糖含量的影响,为铁皮石斛药材的加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红外线、烘干、微波、真空冷冻4种方法干燥铁皮石斛,采用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露糖含量,分析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多糖及甘露糖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不同干燥方法得到的铁皮石斛中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中多糖和甘露糖含量最高,明显优于另外3种干燥样品(P<0.05)。结论 真空冷冻干燥法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样品中的多糖和甘露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两种微波干燥方式对绿萼梅中醇溶性浸出物、绿原酸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为绿萼梅产地加工新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波直接干燥和微波“杀青”后干燥两种微波干燥方式对新鲜绿萼梅进行加工,以醇溶性浸出物、绿原酸及总黄酮为评价指标,通过测定其含量,探讨不同微波干燥方式对绿萼梅质量的影响,并与产地工艺加工的样品比较。结果 两种微波干燥方式对绿萼梅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微波“杀青”后干燥方式较优,成品花萼色泽呈黄绿色,外观性状较佳,且绿原酸及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微波直接干燥。优选出的微波干燥工艺:取绿萼梅置微波托盘中,薄膜密闭,90 ℃微波干燥2 min,取下薄膜,晾2 min,摊于微波托盘上50 ℃微波干燥10 min。结论 不同的微波干燥方式对绿萼梅有效成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亳州栽培知母的最佳采收时间。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不同采收期知母中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测定芒果苷的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85),流速为0.8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为317 nm;测定知母皂苷BⅡ的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为60 ℃,载气压力30 N/cm2。结果 不同采收期知母药材中芒果苷含量为1.10%~5.28%,知母皂苷BⅡ含量为0.22%~8.68%。结论 11月份是亳州栽培知母的最佳采收期,其芒果苷和知母皂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犯罪要素应遵循裁判过程予以序化,形成由客观到主观的阶层递进模式,中国刑法犯罪构成体系可在借鉴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论基础上,对通说"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予以分解重构,使传统平行结构体系融入递进因素,以犯罪构成体系的变革推动刑法理论发展与司法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日益突显,本文认为,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文章着重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角度来寻找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健康发展,减少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相关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12年《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描述刊物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寻找差距和不足,以期对刊物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常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包括地下部分在内的组合体、抽象的矿产资源、地壳中的不动产等.由此而将采矿权归属矿业权、特许物权、准物权等形成虚无的物权体系.通过逐一甄别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单一而特定的矿产,采矿权人对矿产支配的权利状态具有自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等的分析与论证 ,对我国现有的担保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能对完善制度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风建设制度化,是党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条件。只有制度化,才能保证党风建设沿着规范有序的轨道进行。制度化关键在“化”,即在制度化条件下,制度是最高权威,一般来说它不因任何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任何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风建设制度化应在建立健全党风建设的规范体系、制度程序、制度机制等方面努力,并且要与加强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教育权可诉性的理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几起学生状告学校的行政诉讼案一度成为传媒的热点 ,也向法学界提出了新的问题 :学生不服学校处分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校方处分学生的行政行为能否成为诉讼标的 ?本文作者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见解。  相似文献   

18.
“量刑基准制度”是指法官在对刑事被告人定罪量刑时可供参照的具体客观的基准。作为韩国法务部“变化战略计划”重要课题内容,韩国近年来开始着手推进刑事“量刑基准”改革方案。本文将通过对韩国“量刑基准制度”引进背景、量刑委员会及“量刑基准”促进动向及方案内容、韩国法院及法务部量刑调查主导权之争及韩国“量刑基准”制定的基本经验等进行考察,以期对我国刑事量刑制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判断行使财产权行为是否构成夺取罪方面存在司法上的困惑和理论上的缺失.传统观点认为,行使财产权行为不具有侵犯他人所有权的客体,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且是一种自助行为,不构成夺取类犯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夺取罪构成要件需要进行重构.夺取罪犯罪客体采用以平稳占有说为基础的财产秩序.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非法占有目的虽然具有债权的法律依据,但其夺取行为和手段不符合法律规定.自助行为的成立需在主体、标的、主观目的、紧迫性和手段强度上符合要求.因此,行使财产权行为应构成夺取罪,除非其符合自助行为阻却违法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刑法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本文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和“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当让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的范围明确化,并建议以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宣告刑作为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