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福特基金会资助、巴西“公共安全与公民权利与义务研究中心”与美国“维拉正义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妇女与警察”国际会议,于2003年9月14日至1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与会国有中国、美国、巴西、智利、肯尼亚、印尼、印度、俄罗斯。会议核心议题是警察在执法中如何保障妇女权益、女警察对保障妇女权益的特殊贡献。讨论涉及多层次的警察执法问题和影响警察机构改革的因素,包括女性暴力受害者的救助、性别犯罪及良性、有效的执法问题;检视警界妇女的作用及其影响;妇女工作站和特殊警察局的作用等等。政府对维护妇女权益的作用警察…  相似文献   

2.
中国警察代表团一行八人,应北欧亚洲研究所、丹麦人权中心和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所邀请,于2002年年初赴北欧访问,就丹麦、挪威警方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妇女权益的观念、法律、操作模式和经验等进行考察、交流。基于性别的暴力是全球性的妇女人权问题。丹麦和挪威的警察都强调:警察能否积极干预家庭暴力,是整个社会对家庭暴力态度的反映。丹麦妇女组织的一位学者说:“认识到家庭暴力不是个人私事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丹麦已经走过来了”。哥本哈根Glostrup警察局首席警官约翰·布朗说:警察对家庭暴力从不管…  相似文献   

3.
我国最早的女警察一九○一年清政府正式创设了警察到了北洋政府时期警察在全国已相当普遍但所有警察一律由男子充任国民政府成立后随着妇女社会活动的日益增多为了加强对妇女群众的控制和防范内政部决定设置女警察一九二九年上海市公安局以﹃租界环绕...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婚姻家庭法,对家庭暴力问题未作规定。过去认为家庭暴力属于家庭内部的私事,涉及家庭成员的私权利,政府等部门难以采取强制手段来制止家庭暴力。有的认为即使法律规定法院、警察等部门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应当予以救济,救济的效果也不好。20世纪70年代以来,家庭暴力问题引起各国重视。家庭暴力的直接受害者主要是妇女、儿童。有的国家建立妇女庇护所等妇女、儿童援助机构,保护妇女、儿童的安全。有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法律,规定受害者可以向法院、警察等部门要求保护,制裁家庭暴力的实施人。如英国1996年制定的《家庭法》,规…  相似文献   

5.
“受暴妇女综合症”最早由研究家庭暴力的先驱、美国临床法医心理学家雷诺尔·沃柯提出。“受暴妇女综合症”是对在家庭暴力中受虐妇女行为特征的一种概括,反映了受虐妇女在周而复始的家庭暴力环境中长期提心吊胆、忍辱偷生、自卑无助的精神状态。文章分析了“受暴妇女综台症”形成的原因,及警察在处理家庭暴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警察对家庭暴力受害者救助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自从罗伯特·比尔(RobertPeel)1829年创建英国伦敦大都市警察以来,现代警察制度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妇女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各国妇女也逐渐进入警察这个具有浓厚男性色彩的职业领域。随着世界各国警察队伍的发展壮大,女警逐渐成为一支越来越广泛地参与警务工作的力量。考察各国女警的录用与培训,存在大致这样一种发展趋向:一、女性在警察队伍中的绝对人数和相对于男性警察的人数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了警察队伍女性从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83年,当年英国就开始招募妇女从事警务工作,不过当时女警的主要工作是因为…  相似文献   

7.
穆津 《公安研究》2000,(1):91-92
文章介绍了日本警察职员的概念、种类和范围,警察职员任用晋升的条件、程序和审批权限,最后介绍了日本警察机关任用妇女警察职员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随着丹麦社会对妇女权益的关注 ,丹麦警察开始改变把家庭暴力作为家庭私事的做法 ,把防治家庭暴力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他们除了遵循国际法的基本精神外 ,还制定了国内法及相关操作规章 ,表明不容忍家庭暴力和帮助受害人的明确立场。同时丹麦警察转变了执法指导思想 ,在多机构合作治理家庭暴力的工作中 ,注意关心、尊重并切实帮助受害妇女 ,开展了有效的法律实践。丹麦警察对家庭暴力的干预给我们的启示是 ,防治家庭暴力是一项社会工程 ;警察部门必须转变观念 ,研究工作方法 ,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万里追婴     
闹市拐婴案 “警察同志。救救我的孩子吧。”2008年11月8日上午11点,一位妇女跌跌撞撞地跑到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城西派出所报案。从这位妇女断断续续的哭诉中,值班民警了解到这起拐婴案的始末。  相似文献   

10.
女警奇才大放异彩李贤华补历史的空白妇女从事警蔡工作由来日久。英国在1883年就招募妇女从事警察工作。当时的工作只限于对女犯人的搜身和拘留。1910年,美国洛杉矶警察局录用了爱丽丝·史狄赛威斯夫人,她是世界上第一位女警官。中国是在1940年设置公安部队...  相似文献   

11.
那天,市长要到我们这个小城来检查工作,为了方便,警察把通往城区的一条交通要道守住,让过往的车辆绕道而行。这时候,一辆踩得很快的人力三轮车向警察把守的这条路冲来。一个警察见状,快步跑上去把三轮车拦住,敬了个礼,然后说:“对不起,请你绕道行。”踩车的男人急了,说:“我老婆快要生了,我要上医院,绕道至少要30分钟,怕是来不及了。”警察上前看了看,车上一个妇女躺在一床大红花被上呻吟,一脸的痛楚。警察说:“请你抓紧时间,赶快绕道行。”男人听了更急,几乎哭丧着脸哀求道:“你行行好,让我们过去吧。”警察表现得…  相似文献   

12.
一个黑人电视导演和他的妻子,莫名其妙地因为莫须有的违章驾驶受到了白人警察的侮辱;看似该受到谴责的警察却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那名噌遭他侮辱的黑人妇女;老实巴交的波斯商店店主,差点谋杀了有着剌青的墨西哥修锁匠;地区检察官和他的妻子被抢吉普车后只能把怨气发泄到无辜的修锁匠身上;黑人警察在承受着上司的威胁的同时,焦急地寻找自己的弟弟。  相似文献   

13.
其实当几个歹徒刚一冲上来时,几个警察就可以开枪了,可是他们没有。如果我对着一个妓女说不让妇女乱卖淫,对着成克杰说不让人大常委会的主任们乱占人家媳妇儿,对着胡长清说不让省长们乱受贿,一定会激起公愤,从而指责我以偏概全,甚至说我别有用心。可是如今,真的有人在用这种思维说话,《南方周末》上,就有一个很高层次的研究人员面对着杜书贵这样说:不让警察乱开枪。说起警察用枪,我这里倒是有一些事例:去年,在郑州街头,我们有几个警察在歹徒的枪口下血洒街头。他们是刑事警察,他们手里有枪,可他们为了不误伤行人,宁肯牺牲…  相似文献   

14.
警察勤务问题本来就是警察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及认识水平的差异,目前对“警察勤务”涵义的看法仍存在分歧。从多年来各国警察勤务实践的共性来看,警察勤务应该表述为:警察部门以高标准完成任务为目标,以警察业务为基础,以追求最小投入最大产出为原则,科学安排警察工作的一切计划、措施、方法、原则、制度等要素的总和。对警察勤务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它与警察任务、警察业务是有区别的。警察勤务根据警察业务而来,而警察业务是根据警察任务产生,三者之间为渊源互动关系。无论研究我国警察勤务理论,还是推动我国警察勤务改革,首要一点是树立科学的警察勤务意识。  相似文献   

15.
刘芳 《公安学刊》2004,(1):86-87
在美国,警察机构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一共有四种类型:即联邦警察机构、州警察机构、县警察机构和城市警察机构。州警察机构属于一种自治体警察,不受联邦警察的领导和约束,只对州长负责。县级警察机构是指县及县以下各村镇的警察机构,属于地方警察之列,是根据美国各州的法律成立的。城市警察机构是美国执法体系中最庞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美国的专业警察机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普及,警察公共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和谐互信为内容的社会资本成为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选择要素,网络警察公共关系成为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发展方向,警察形象成为左右公众对警察公共关系态度和行为的重要价值坐标。公安机关要审慎考量警察公共关系存在的不足,发挥警察公共关系的综合之力,改善警察公共关系的传播方式,加强警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营造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环境,实现警察公共关系目的。  相似文献   

17.
法博士信箱     
刘静 《人民公安》2005,(19):60-61
警察施行家庭暴力应如何处理法博士:我是一名企业的女职工,我的丈夫是一名警察。某日,我遭丈夫无理谩骂、殴打。我挣脱后,找到他的领导。虽经领导劝解,回到家里,他再次施暴,造成我鼻、嘴多处出血,头部外伤,住院17天。请问,警察施行家庭暴力,应如何处理?安徽张一张一同志: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人民警察不得殴打他人,违者,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提请所在地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  相似文献   

18.
警察临战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警察临战心理是心理的特殊存在形式,对警察临战行为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对警察临战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提高警察工作效率有着重要意义。警察临战心理学研究主要涉及:警察临战心理的构成,影响警察临战心理的因素,积极临战心理的培养及消极临战心理的预防等。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警察执法管理中强调“人性化”管理,媒体宣传中也过于突出警察的义务和无私奉献精神,却忽视对警察执法权威的保护,无形中把执法警察置于无端受屈、忍辱负重的境地。人们往往能原谅一些人的违法行为,却对警察的执法产生误解。在此误导下,使警察手脚受到束缚,助长了不法分子袭警抗法的恶劣行为。警察执法被阻、被扰甚至被袭已经成为影响警察执法和社会秩序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警察勤务效率原则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警察勤务问题必须先从警察勤务的概念入手。所谓警察勤务,即是警察机关为完成警察任务,在从事警察业务时,对警察机构与警察人员以最有效的编组,使其按分配的时间,遵循不同的方式,执行各种警察工作之一切有计划有规律的活动。警察勤务的效率原则,是指在警察勤务的管理方式中,力求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进行。衡量“更有效”的警察工作的指标是多方面的。追求警察勤务的效率是必须的,只有追求效率,警察工作才会进步,才会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