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从犯罪趋势看,犯罪数量上升 2001至2006年,厦门市两级法院共审理未成年刑事案件999件判处未成年罪犯1311人,占同期刑事案件总数的7.8%,占判处罪犯总数的9.9%(见图表1)。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达24%(见图表2)。2006年未成年刑事案件升至276件,与2003年比增长206.7%,未成年罪犯人数升至386人,与2003年比增长28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迅猛上升,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上海市审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数据统计显示,闲散未成年人的犯罪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犯罪危害性也趋于严重。就此,我们对本市浦东、虹口、杨浦和南汇等五个区、检察院未检部门自1997年以来审查起诉案件中涉嫌犯罪的395名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统计反映,在这涉嫌犯罪的395名未成年人中,属于本市闲散未成年人有241名,占61%。1998年上半年五个区、县检察院受理闲散未成年人犯罪数为85名,比1997年同期的54名上升了57.4%,本市其他区、县基本上都呈上升趋势,有的上升高达60%以上。其犯罪作案的主…  相似文献   

3.
导言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从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以下态势:在人数上和占犯罪总人数的比例上呈上升趋势;犯罪类型明显增加,暴力化倾向加剧,严重犯罪日益突出,而且犯罪手段向成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低领化趋势明显,而且相当一部分未成年犯罪者在此犯罪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7年,广东省各级法院共判处未成年罪犯39468人,约占判决刑事罪犯总数的10%,同时,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呈目渐严重的趋势。据统计,广东法院判处未成年罪犯数从2003年至2007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96%,2007年犯罪总人数几乎比2003年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5.
调查发现,现阶段未成年犯罪人的基本情况是:文化程度偏低,案发前处于闲散状态者居多,犯罪低龄化现象突出,多次实施犯罪的比例较高;在犯罪特点方面,主要表现为犯罪的突发性强、犯罪类型相对集中、犯罪手段暴力化倾向明显以及犯罪形式以结伙犯罪为主;在发展趋势方面,今后一段时期内,未成年犯罪人的总数在刑事罪犯中的比例可能突破10%;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比例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未成年人犯绑架、交通肇事罪的比例可能上升;团伙的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未成年人可能更多地卷入有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颇为严重,并呈现出日益增长的势头。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至2005年全国各级法院共判决生效的未成年犯罪人数为393543人,自1999年至2005年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2.87%。大量的涉少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告人由于身心发育不成熟,其不良心理因素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类未成年犯罪人简单地处以刑罚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是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但由于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所决定,不能对未成年犯罪实行严厉的刑事政策。在我国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八种犯罪负刑事责任。对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和无释放可能的无期徒刑是国际公约的基本要求,我国作为缔约国必须遵守该规定。对未成年罪犯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没有实际意义;财产刑对教育、改善未成年罪犯的作用有限,而且有悖于刑事法治公平正义原则,故而不宜对其适用财产刑。《刑法修正案(八)》对未成年人犯罪累犯、缓刑、犯罪报告义务的规定,是进一步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的体现,但仍有立法完善的余地。  相似文献   

8.
当前,浦东新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增多,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的因素之一。掌握、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和研究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为此,我院对1993年6月至1994年3月受理的67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9个未成年被告人作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调查。 犯罪类型:盗窃63人,占79.7%;抢劫8人,占10.1%;强奸3人,占3.8%;流氓2人,占2.5%;故意杀人、奸淫幼女、故意伤害各1人,各占1.3%。 被告人的身份:农民52人,占65.8%;社会闲散人员17人,占21.5%;学生7人,占8.9%;工人3人,占3.8%。 被告人年龄,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2人,占2.5%;16岁以上不满18岁的77人,占97.5%。其中女性仅一名。  相似文献   

9.
杜振宇 《法制博览》2015,(7):232+23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急速增长,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越来越多,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很多,未成年人犯罪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现状、原则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更好地保护未成年罪犯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有关资料表明,自七八十年代以来,未成年人吸毒与犯罪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截止2000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已达86万,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80%,未成年人占有一定比例,最小的只有8岁。刑事涉案的的未成年人占同龄人的比例也从1986年到1995年十年间提高了一倍;未成年人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规定的现象常有发生,人数也逐年增加。近几年来,刑事涉案人员中14岁到25岁的青少年占60%以上,其中14岁到18岁未成年人犯罪逐年递增;从某少管所1997年~1999年在押的未成年犯人数据显示,其每年的增长率在17%左右。一些未成年犯罪人员从10岁,11岁起就有严重的不良行为,因吸毒诱发的犯罪已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笔者的一些调查结果中显示,未成年吸毒者中,男性90%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其涉及的案件性质有杀人、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盗窃、贩毒等;女性则几乎以淫养毒,少数涉及刑事犯罪。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家庭幸福的一大社会问题。据新华社报道,在近几年的全国刑事作案人员中,14至25岁的青少年竟占总数的60%以上,其中14岁至17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比率更是逐年递增。目前,在管教所服刑的少年犯就达1万余人,在劳教所改造的未成年罪犯则更多。  相似文献   

12.
一.问盟的提出—不同户籍地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存在的区别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不同未成年人划分为户籍地在本市的未成年人和户籍地不在本市的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3.
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中,我们的关注点常常集中在犯罪的预防上,期望通过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等各种犯罪措施,来控制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其实,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犯罪人、被害人和犯罪行为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被害人学研究的大量成果表明,加强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维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利益,同样可以达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之目的。大量研究表明,现实生活的未成年人被害与未成年人犯罪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未成年被害人和未成年犯罪人的角色往往是不固定的。从预防犯罪角度看,预防未成年人被害与预防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公平性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上海籍未成年人已成为上海未成年人犯罪主体的客观状况下,司法过程中体现出的非上海籍未成年罪犯缓刑适用率低、法定代理人出庭少及社区矫正落实难等突出问题已难以回避。本课题从刑罚的适用、诉讼权利的保障及刑罚的执行方面,对非上海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实现对未成年被告人司法处遇上的平等对待。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因网络引发的犯罪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鹿城区人民法院一项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1月至7月,该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0件,其中涉网犯罪29件,占26.4%,同比上升9.3%。网络已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大黑洞,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违法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呈上升趋势,而最令人担忧的是中小学生违法犯罪人数明显增加。据福建省检察院统计的数字,1995年批捕的未成年人1629人,其中在校学地286人。1996年批捕未成年人2364人,在校学生321,比1995年同期分别上升24%和12%。1996年全省平均每天有5.4个少年沦为罪犯。其中学生犯罪占未成年犯罪的比例均为11%左右。为剖析我省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探索预防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全省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作了一次较为系统的专题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和我们的分析,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事立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刑罚上虽然有若干区别于成年人的特殊规定,但依然比较粗疏,刑罚体系总体上并没有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区分开来。未成年人在无期徒刑、财产刑、资格刑等刑罚的适用中存在着一定争议和困惑。为更好地教育、挽救、改造未成年犯罪人,应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在刑罚适用上区别对待。对未成年犯罪人,应禁止适用无期徒刑,限制罚金刑的适用,并建立罚金刑配套制度,以及禁止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因此,在现有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的了。本文主要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以及未成年犯罪成因、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进一步构建提出了相关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团伙犯罪约占所有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70%,未成年人团伙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十分严重。哥们义气对未成年人结伙进行犯罪即团伙犯罪的影响十分重要,贯穿于犯罪团伙始终,处处约束犯罪未成年人的行为与内心,是他们的行为准则,是未成年入团伙犯罪的精神纽带。哥们义气对未成年人犯罪团伙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起着精神支撑的重要作用,让犯罪团伙更具有凝聚力,纠合性更强。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持肯定态度。但是,在实践中对未成年犯罪人是否应处以罚金刑,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一些无力支付罚金的未成年犯罪人或者对其处以罚金起不到惩戒作用的未成年犯罪人,可以考虑将把本应适用的罚金刑易科为社区服务,这样有利于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和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