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共23年,是中国历史上业绩杰出的君主。他统治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后人常用贞观之治来表达对唐太宗政绩的肯定和对贞观时期太平盛世的景仰和向往。据《旧唐书·志第三十·刑法(二)》记载:会  相似文献   

2.
在五代纷乱和宋代统治的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过辽金两个比较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是契丹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了210年;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维持了120年。后来辽被金灭亡,契丹、女真逐渐和汉人融为一体。辽金两个王朝建国后,积极效仿唐宋的政治模式,其中包括监察制度。辽代的监察机构较为简单最初的契丹人是游牧部落,随水草放牧,住在帐篷里。后来建立了国家。辽朝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在位的时候,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太原举兵叛乱,后唐派兵镇压。石敬瑭向辽求援,条件是称耶律德光为爹,割让十六州给辽。这一年是公元936年,石敬瑭44岁,耶…  相似文献   

3.
欧洲中世纪,是指自古希腊罗马文化衰落(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最后灭亡)到公元十五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约一千年的漫长时期。中世纪初期,是基督教神学确立自己独尊地位时期。这时,法的观念淡漠,法的统治几乎终止;或者说,这时是神法统治。与此相对应,这时的罗马法默默无闻,《查士丁尼国法大全》早巳被淹没达几个世纪。 那么,为什么到了中世纪中期,会出现罗马法的复兴呢? 首先,从最根本上说,这主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中世纪中期,欧洲封建社会内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滋长,使欧洲城市空前发达,商业贸易也  相似文献   

4.
<正> 90年代伊始,在汉译法学学术著作的园地里,又增添一枝绚丽多彩的花朵,这就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一译《法学阶梯》)。它为了解和研究罗马法提供了重要资料。《查士丁尼法学总论》(The Institutes of Justinian)是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公元527—565在位)下令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当时,罗马帝国已日趋衰落,由于奴隶和隶农的不断起义和斗争,帝国已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为了巩固帝国的统治,恢复昔日强大的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接位之后,采取了两项有力的措施: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继续其前任已经开始的法典汇编工作,另一方面大力扩充军队,强化国家官僚机构,对外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公元528年,着手编纂罗马历代皇帝所颁布的宪令,共编出10卷,名  相似文献   

5.
公元五世纪到六世纪的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度大分裂、大动乱的时期,佛教神学和孔孟之道结合,成为门阀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精神支柱,整个阶级斗争和儒法斗争十分尖锐。无神论者范缜对佛教“神不灭论”的批判,是儒法斗争在南北朝时期的继续。范缜所处的时代范缜(约公元450—415年),字子真,南朝齐、梁时期南乡舞阴(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人,是法家无神论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出身寒微,少年时曾求学于著名学者刘(王献)门下,许多贵族子弟衣着华丽,往返学馆骑马坐车,而范缜却“芒履布衣,徒行于路”。  相似文献   

6.
<正> 王夫之(公元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早在青年时期,他便痛感明朝极端腐朽的专制主义统治所造成的社会危机,而倾注心力于探索历代社会经济与典章制度的发展沿革,以期改革时政。一六四八年清兵南下,进占衡阳,王夫之于衡山举兵抗清。失败以后,参加南明桂王政府,又为阉宦所陷,乃愤然离去,长期隐居在荒岩绝壑、苗瑶山洞之中,在极端艰苦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的作者是明朝爱国将领戚继光。戚继光 (公元 15 2 8年~ 15 87年 )的先辈世代居住山东东牟 (今蓬莱及其以东 )。自幼跟随曾在山东登州 (今蓬莱 )任指挥佥事的父亲习文练武 ,青年时数次带兵到蓟镇戍守。他成年后的戎马生涯可分为两段 ,一是于嘉靖三十四年 (公元 15 5 5年 )至嘉靖四十二年 (公元15 63年 )在浙江、福建、广东抗倭 ,二是于隆庆元年 (公元 15 67年 )至万历十一年 (公元 15 83年 )在蓟镇练兵。这期间他潜心研究军事理论和总结战争实践经验 ,先后写下了《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部兵书既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8.
蒲坚 《中外法学》1997,(3):68-72
<正> 《唐律疏议》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封建律典,至今仍令人瞩目,为国内外学术界所重视。 一、唐律是我国古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时期的产物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封建王朝,公元六一八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唐朝,特别是李世民即皇帝位以后,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采取了许多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相似文献   

9.
英吉利位于不列颠岛上,公元一世纪中叶被罗马帝国所征服。到公元五世纪,日耳曼部族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乘罗马帝国衰落之机,侵入了不列颠。当时盎格鲁·撒克逊人正处于由原始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而英吉利的原有居民则处于封建化过程的萌芽时期,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统治下,英吉利成为早期的封建制国家。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国王的权力不大,封建主各据一方,地方当局享有较大的自治权;在法律制度方  相似文献   

10.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8年),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家主权的不完整和封建军阀割据,连年混战,这种混乱的局面导致政府正常的财政收入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要支付巨额军政费用和债务费,最终导致财政匮乏,以至于崩溃。  相似文献   

11.
中华法系是法制史上的概念,是中国封建社会法律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的国家法律的总称。中华法系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一起总称世界五大法系。其中印度法系和中国法系已经解体。中华法系开始形成于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到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618年)成熟。到清朝末年,在修律的过程中中华法系宣告解体,同时建立了中国近代法制的雏形。中华法系的立法思想是中国古代立法者及法律思想家对立法实践进行总结升华的结晶,同时又反过来指导影响中国自秦到清的立法实践。本文仅从中华法系的立法思想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正> 罗马法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除罗马法系外,还有中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和英国法系。作为这些法系的表现,尽管现在保存有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约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汉穆拉比法典》、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编制的《摩奴法典》以及中国的《法经》和英国一些不成文法律,但是无论就法的系统性来说,还是就法的完整性来说,它们都远远不及流传至今的罗马《国法大全》。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有的  相似文献   

13.
希伯来法,是指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世纪希伯来奴隶制国家全部法律的总称。主要渊源为《摩西律法》,其基本原则集中在《摩西十诫》(Ten Commandments)之中。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100年,中亚游牧部落民族希伯来人(犹太人的祖先)的先祖亚伯拉罕(Abraham)就已经开始了与古巴比伦人的交往活动。公元前11世纪,由部落民众大会选出的扫罗(Saul)成为希伯来人的第一个国王。公元前1013-973年,犹太部落的首领大卫(David)建立了统一的希伯来国家。大卫的儿子所罗门(Solomon)在位期间(前973-93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国家组织。在此  相似文献   

14.
陆贽是唐德宗时期有名的政治家,一生为官清正,刚直不 阿。自唐肃宗后,唐王朝进入衰落时期,公元780年唐德宗李 适即位后,重用窦参、裴延龄等奸相,政治更加腐败,贪污贿赂 之风遍及朝野。 贞元八年(公元792年),陆贽被任命为平章事(宰相)。陆贽 为相后,坚持倡廉惩贪的主张,一心想改变唐王朝的腐败局面。 他一方面积极与贪贿之风作斗争,一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5.
陆茂清 《政府法制》2011,(20):14-14
1955年,葡萄牙人自称澳门地区由其开埠的时间是公元1555年,至1955年正好400年。为了炫耀和巩固其在澳门地区的统治,决定举办庆祝“澳门开埠400周年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6.
文明的回响     
2021年末,在上海,我遇见了一场"遇见古埃及·黄金木乃伊"的藏品展.在这场特展中,最引入注目的当属6具黄金木乃伊,它们来自公元1世纪左右的古埃及.这些黄金木乃伊,讲述的是埃及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统治时期,关于来世的信仰.除了黄金木乃伊,还有罗马时期的木乃伊画像,即所谓的"法尤姆肖像",是古代世界最引人注目的肖像画之一.除...  相似文献   

17.
公元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是日本历史由古代进入中世的转折点。公元1192年,源赖朝接任“征夷大将军”之职,建立镰仓幕府,标志着日本进入了以幕府为中心的“武家政治”时期。武家政治的特点是天皇被将军所挟持,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成为实际上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机关。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形成“公家”(包括天皇在内的贵族阶层)与“武家”(包括以幕府为统治中心的武士阶层及其下的阶层)两种政权并立的二元制社会。  相似文献   

18.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六世纪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时期的罗马奴隶制国家全部法律的总称。它是古代奴隶制法中最发达的部分,对后世剥削阶级的民事立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恩格斯曾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罗马法能成为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法,是由当时罗马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所决定的,也与它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密切相关。因而,探索罗巧法的发展,必须研究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 普通法的形成开始于十二世纪。那时,在刚经历过诺曼征服之后的英格兰,被征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敌对情绪还很高,教会势力也不断上升,王室急需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巩固统治,这其中自然离不开对法律的关注。而当时的法律状况是:盎格鲁撒克逊习惯法、教会法、诺曼法并行,地方法庭(hundred court and county court)、封建法庭(manorial court)、教会法院(court christian)分割案件管辖权。就通过法律来控制社会而言,王室的力量相当薄弱,这对巩固王权极为不利。前代诺曼国王们纷纷采取不同措施,力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未能有太大成就。到安茹王朝的亨利二世(Henry Ⅱ,1154—1189年在位)时,他进  相似文献   

20.
1955年,葡萄牙人自称澳门地区由其开埠的时间是公元1555年,至1955年正好400年。为了炫耀和巩固其在澳门地区的统治,决定举办庆祝"澳门开埠400周年纪念"活动。1955年1月,澳葡总督府出面组建"澳门开埠400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