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防卫过当不是正当防卫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到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关系,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防卫过当是由正当防卫转变成的”①(以下简称为“转化论”)。立法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1979年旧《刑法》第17条第2款将防卫过当表述为:“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1997年新《刑法》第20条第2款将其表述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然而笔者认为,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不是一种转化关系,新旧《刑法》的表达都是不恰当的。一关于“转化”的含义,进一步的阐释是:“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的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  相似文献   

2.
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创造了电子计算机,而计算机病毒也随之出现。1983年计算机病毒首次被确认以来,直到1987年,计算机病毒的危害逐渐凸现,并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我国于1989年发现计算机病毒。1994年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条例》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具有特殊…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治理,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未联网计算机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主管全国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 51号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已经 2000年 3月 30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公安部部长 贾春旺   2000年 4月 26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治理,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相似文献   

5.
2009年1月18日,《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获得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将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生效。根据《条例》,今后未经允许,擅自在网上散布他人隐私,在网上提供或公开他人的信息资料,对发布者、传播者等违法行为人,最多可罚款5000元;情节严重的.半年内禁止计算机上网或停机。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刑法总结了国内计算机犯罪的现状 ,并吸收了当前理论研究工作者对计算机犯罪的研究成果 ,对一些具体的计算机犯罪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与我国已制定的《计算机病毒控制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相互配套 ,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保障计算机系统及其信息系统安全及打击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法规体系。本文拟对《刑法》规定的两种计算机犯罪作一探讨。一、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一)该罪的特征《刑法》第285条规…  相似文献   

7.
黄灵 《检察风云》2023,(23):38-39
<正>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2023年9月26日,经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种子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3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制定实施该条例,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具体行动,也是将沪上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规制度,为上海市持续全面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8.
2009年1月18日,<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获得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将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9.
不得公开他人信息资料,不得攻击他人系统,网吧实行实名登记……日前,《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经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查批准,将于今年6月1日起生效。该条例对计算机安全等级管理、保护措施、禁止性的行为、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详尽规定,特别是对近来社会广泛关注的“人肉搜索”,该条例明确“说不”。此举引发诸多争议,本期“一家之言”辑选了争议中的典型观点。  相似文献   

10.
因“暴力拆迁”和“暴力抗拆迁”等引发的一连串事件,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已经召开第三次拆迁条例修改专家研讨会,提出要抓紧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  相似文献   

11.
在建筑安装承包纠纷案件中,对发包方的“提前使用”和“擅自动用”如何认定.在我国已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中似尚无具体的阐述,而对“提前使用”和“擅自动用”如何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经济合同法》)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以下简称《建筑安装合同条例》)的规定又颇有差异,从而给司法实践中对“提前使用”和“擅自动用”的认定和处理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和一定程度的混乱。笔者仅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一、关于“提前使用”和“擅自动用”的认定《经济合同法》第4章第34条违反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23条规定“公证人员对本公证处所办理的公证事务,应当保守秘密。”这一规定在传统公证理论上称为“保密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在第八章经济类错误中分别设立了“占用公物”、“挪用公款”、“借用公款”错误(下称“三用”错误)。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容易将这“三用”错误混为一谈。本文拟就“三用”错误异同,作一粗浅分析。《条例》第六十条所称“占用公物”错误,是指党和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规定,占用公物长期归个人使用的行为。第八十条挪用公款错误,是指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经手管理国家财物的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利用职务上…  相似文献   

14.
陈龙江 《中国法律》2006,(4):41-42,109-111
今年3月21日国务院颁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7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通过,标志着我国首个通过行政法规予以确立的机动车强制保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问世。根据《条例》,交强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  相似文献   

15.
《法学研究》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了金凯同志《试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以下简称《试》文),读后,有些不同的看法,特提出来,以求指教。一、正当防卫的特征正当防卫的特征我认为就在于“正当”。“正当”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行为人的出发点正当;行为的实施正当。所谓出发点正当,就是指行为人的动机是制止和免除不法侵害,目的是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  相似文献   

16.
准确地划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不仅是刑法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疑难问题。《也谈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一文(《政治与法律》一九八五年第二期,作者郑裕顺,以下简称郑文)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有不少可取之处。但其中有些观点仍值得商榷。首先,郑文认为:“确定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关键在于明确正当防卫应有的最大危害。这是区分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的主要界限。”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的不妥之处,在于模糊了正当防卫的法律性质。防卫行为既称为正当(符合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  相似文献   

17.
“一个具体的法律内容完全不能排除解释的必要性”,法律适用的过程也就是法律解释的过程。《公证法》第39条、《公证程序规则》第十章规定了公证复查制度,张敬晖先生的《下列问题应在公证复查制度中再明确》(以下简称“张文”)和李全一先生的《也谈公证复查中的问题——兼与张敬晖先生商榷》(以下简称“李文”)两篇文章可以视为对公证复查制度的适用解释。本文是针对上述两篇文章阐述旧题的整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0月12日,中央纪委发布了《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是中央纪委第一次就某一领域的违纪行为如何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党纪处分条例》)作出解释,进一步细化了《党纪处分条例》中关于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的相关规定,是查处安全生产领域违犯党纪案件的重要法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灵 《检察风云》2023,(5):12-13
<正>2022年11月23日,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了检察机关对侵害妇女权益的违法行为可以提起公益诉讼的情形。保障妇女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994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并于1997年、2007年进行了两次修改。为更好地落实国家部署,  相似文献   

20.
杨清娟 《法制与经济》2010,(13):58-58,62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已由国务院公布施行,该条例的实施将对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必将影响到公司的发展与经营,因此,律师结合此前已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新法”)和《劳动法》(以下简称“旧法”),对公司在人事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法律风险提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