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字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以象形符号发展的文字有古埃及文字、藓美尔文字、玛雅文字等,然而至今保留着象形书写痕迹的却只有中国汉字一种。中国汉字具有其象形性,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双重关系,它为汉字进入纯艺术范畴奠定了先决条件。远在六千多年前,在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彩陶图案中就有了类似文字的符号出现。作为比较完备、系统的汉字的出现则是四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字。甲  相似文献   

2.
意音文字存在的民族语言文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保亚 《思想战线》2002,28(1):110-114
文字选择的背后隐藏了一个民族在语言文化方面的重要信息 ,一个民族的特殊语言文化背景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自然文字的发生发展方向。从特定的民族语言文化背景看 ,决定意音文字存在的民族语言文化条件是 :1 该意音文字所记录的方言很复杂 ;2 用该意音文字所书写的古代文本很丰富 ;3 该意音文字是原生的 ;4 该意音文字所记录的是权威语言。目前汉字和彝文满足了这些条件 ,并且汉字已经走入一种超稳定状态。当然拼音文字也有其优势 ,拼音文字应该与汉字并行而不取代汉字。  相似文献   

3.
"汉字直接表义说"把汉字看作不通过语言而可以直接表义的文字,是一种错误的言文关系观。这种言文关系观的错误不仅表现在它误解了文字表现语言的途径,认为文字只有表现语音才是表现语言的,而且它忽略了汉字书写与阅读过程中脱落的有声语言环节,还错误地把汉字的构形理据与超越时空的特点作为汉字直接表义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汉字的书法     
吴心 《黄埔》2006,(2):46-47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随着中国汉字的发生与发展而发生、发展起来的。因为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书写出来的有章、有法的一种艺术形式,离了汉字,则无从谈起书法,而只要说汉字,就不能不说书法,书法史与汉字史不可分割。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形式,书法史便从甲骨文始。甲骨文带有原始图画的形迹,构图形象简练,其成字本身就是艺术结晶。由于甲骨文是以刀刻于甲骨等兽骨上,用笔自有特点,虽然古人未必有意识追求刻字的艺术美,但甲骨文这一文字本身的形态决定了刻写的美感风貌。甲骨文从被发现至今已100余…  相似文献   

5.
李明 《贵州民族研究》2007,26(1):102-107
水族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古文字——“水书”,这种文字的特殊性之一是它主要不用于人们之间的书面交流,而是用于人与“神”之间的沟通。本文从水书文献、水族古文字义类、水族古文字的形成与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水族古文字的这一社会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6.
书法与书学     
<正> 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深受人们喜爱。独特艺术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一种独特艺术,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只有在中国才把文字的书写发展成为书法艺术?这是和我国独有的文字——汉字分不开的。汉字的特点是结体源于象形。世界上的文字开始都是象形文字,而后相继发展为拼音文字,字形简单,变化不  相似文献   

7.
陈虹 《求索》2015,(1):183-187
汉字的书写深受器物载体的影响,其美学风貌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陶片甲骨上的书写,青铜碑碣上的书写,简牍绢帛上的书写,纸张上的书写和计算机书写。陶片甲骨上的文字稚拙古朴;青铜碑碣上的文字圆润凝重;简牍与帛书上的文字舒展流畅;纸张上的挥毫泼墨使汉字的书写成为了一门艺术;而数字化时代计算机"书写"的出现,更是让书写者可以任意挥洒个人的情感和意趣。  相似文献   

8.
迎接汉字文化的新纪元汉字电脑输入法的成功使我国的文字技术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化。当今,积极推广信息时代的“电脑书写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弘扬祖国文化,已逐步成为一项规模空前、意义深远的社会工程。汉字书写简洁,表意深隧,是世界上最明确简短的文字。...  相似文献   

9.
孙建伟 《理论月刊》2013,(7):56-58,125
区别律、表达律、简易律这三大定律贯穿文字发展演变始终,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受文字发展三大定律的制约。汉字最大的特点是形义统一,之所以始终保持形义统一,除了为适应汉语在原初造字时因义赋形外,也受文字发展三大定律的影响。文字发展定律对汉字形义统一性的主导影响是通过分化字形、别构异体、重新分析等维持其形义关系,另一方面,也在三大定律综合作用下割裂某些字的形义关系,但这并没有改变汉字形义统一的整体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戴建国  蒙耀远 《前沿》2010,(3):92-94
水字和水书是水族人民的古老文字与典籍,是水族的百科全书和易经。水书一直以来就没有在水族人民中普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水书的宗教功能优位;权力对知识的垄断和控制以及水书先生自身的利益取向。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隋文帝在其执政的短短20多年间,就能一统南北,把隋朝建设成一个颇为强盛的封建王朝,除了与隋文帝所进行的内政改革致为密切外,与其所推行的“无隔华夷”、“文轨攸同”的治边思想、“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治边方略和“严防边塞”、“清边制胜”的治边措施亦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宋辽夏金民族互动过程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团结的发展在经历了隋唐的第二次大整合之后,在宋辽夏金元时又进入第二次大冲突时期。  相似文献   

13.
李丽芳 《思想战线》2002,28(2):102-104
21世纪写作学发展的思考 ,首先是学科定位的思考 ,即在注重以往文本的社会学认识基础上充分注重写作与语言及表述的关系 ,以发展写作学科 ;其次注意对写作“体”的区分 ,不同“体”的写作 ,对语言、思维都有不同的要求。因而根据“体”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述 ,即宽式语言方式、严式语言方式。而写作与社会关系之维面 ,一方面体现写作与写作者的目的性、自觉性相关联 ;另一方面强调写作者满足服务社会某一方面需要所使用的规范的表述语言。  相似文献   

14.
书写条件变化对笔迹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迹鉴定过程中,由于检材书写人书写条件的不同,以及书写条件的变化,导至笔迹鉴定人员对书写条件变化笔迹和伪装、摹仿笔迹等常有混淆的现象。分析书写人受自身生理、心理状态影响和受制于特殊的书写条件、书写环境等因素,导至条件变化笔迹的形成原因、特点、变化规律,对笔迹鉴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表象是指头脑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映象。写作思维过程有赖于表象的参与,表象是思维活动的基础。写作思维中形象思维的过程,正是不断对形象信念所传递的客观事物的表象进行加工,集中概括,分析组合,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因为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所以,积累生活表象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途径,要提高写作者感知和积累表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隋唐汉族风俗演进的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建中 《思想战线》2003,29(1):72-76
隋唐时期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对外交流的频繁、文化的昌盛以及社会风气的开放 ,致使当时汉族地区的民间风俗呈现明显的时代特征。胡汉风俗的融合给了汉族风俗重构和更新的机遇 ;大一统的皇权促使风俗向着更为规范、一致的方向演进 ,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仪并逐渐固定了下来 ;富足的物产提供了时人充分享受生活的条件 ,享乐、挥霍的风气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在很多高等院校,应用写作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应用写作知识贫乏,应用写作能力极为欠缺,与社会需求相去甚远。因此,高等院校在应用写作教学方面需加大力度,引导学生认清学习应用写作的重要意义,并从教学方法、实践训练、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应用写作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从文字接触视角看汉字对水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接触”问题在学术界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之相关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亦未得到科学的界定。研究“文字接触”问题,水文是一个极好的标本。汉字的传入对水文的结构方式、符号体态、性质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从文字接触视角对水文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把水文文字本体研究推进一步,而且可以为其他文种之间的文字接触研究提供一个较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听说能力与写作能力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公安写作教学中进行听说训练的依据 ,听说训练具体可采取即兴演讲、组织辩论和课堂讨论三种形式 ,它有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听课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改善教学质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汉语辞书语体的下位分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辞书语体是运用全民语言诠释词语或提供信息,并按一定方式编排,以适应人们查检、释疑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言语特点体系.着眼于其内部语言运用的差异性,它有语文辞书体和专科辞书体之分.前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词目的多样性、符号性,专用的释义提示语,语词式句形,与词目词性相符的释义结构;后者的特点主要有词目的单调性、短语性、名物性,含有复杂定语的名词性偏正结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