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有: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搭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梯;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科学确定其主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以一种整体结构形态而存在的,是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及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决定的.据此,文章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内容是由专业情感的发展、专业知识的发展和专业技能的发展等三个方面所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性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是多层次多维度全方位的主导,主要表现为实施主导性,直接体现在知识传授、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能力培养、信念培育五个方面。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目标任务、地位功能、发挥形式、作用场域的发展变化中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导性的现实境遇,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意识,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动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本领,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吸引力,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刘强 《党史博采》2007,(8):44-4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承担者.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科学理论的"真信、真懂、真传播、真实践"事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感染力的发挥;至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学生党建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在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生入党引导教育、党校教育培养及学生党建理论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学生党建工作的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认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对其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须做优秀的"传道者"、"授业者"和"解惑者",并且三者应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统一于教师角色之中.  相似文献   

7.
汤波 《世纪桥》2007,(5):129-129,1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水平和发展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因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为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承担者。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科学理论的"真信、真懂、真传播、真实践"事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感染力的发挥;至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边缘化表现为:学术边缘化、教学边缘化、待遇边缘化与发展边缘化。主要原因有:学校政策因素、学科排斥、教师个体学识不足与人格魅力缺失及教学呆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应对策略有:学校政策保障、教师修身治学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魅力,不仅是增强教师教学感染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受欢迎度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继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我发展与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文章从四个维度提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魅力:一是要贴近学术前沿,立于学术高端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夯实魅力之基;二是要有批判的精神,掌握批判的方法对社会、自我与学生进行批判,开辟魅力之路;三是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价值坚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保障魅力之魂;四是要善用情感教育,增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与沟通,搭建魅力之桥。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对此,2008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从宏观上提出了一些纲领性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和科学的原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作出细致具体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定位,改变教学方法,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本文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重新定位的必要性,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重新定位的转变内容及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尤其是提升教师的亲和力,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影响甚至决定学生是否主动积极接纳以及内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否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尊重学生,真诚沟通,成功搭建师生平等的感情交流平台;二是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理论联系实际;三是教学语言要通俗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其必须旗帜鲜明地将讲政治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精神,以及教育部其后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规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进一步筑牢政治底色的重要支撑基石。文章着重从四个方面厘清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政治底色的基本要素,认为应当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仰、提升政治眼力、拓宽政治视野、厚植政治情怀、严守政治纪律,以筑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鲜明政治底色。  相似文献   

15.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文化自信是做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虽然有较好的文化基础、扶持政策和培养条件,但依然面临着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自媒体时代各种思想文化自由传播的挑战。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文化自信,需要发挥教育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毛淑梅 《世纪桥》2013,(15):28-2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引路人,其自身素质的高低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定信仰,以德感人,无私奉献,深化改革,争做教书育人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政策要求,也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受思想认识、制度设计及自身实际情况所限,面临诸多现实困境。要积极探索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加强顶层设计,提高能力水平,密切教学协同,发挥辅导员的队伍优势,确保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职责.作为特定的群体,他们感受着来自于内外的双重压力.分析成因、化解压力,才能使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真正的被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时效和实效。要从教师自身和队伍建设两方面,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反思,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格化载体。本文基于"课程思政"视角,从《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呈现的"黑天鹅事件"之"实然"问题切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应然"引领作用,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发挥引领作用的路径作了学理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