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中国公证》2009,(2):58-58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中国公证制度全面恢复30周年。从1979年到现在的近30年间,中国公证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果您是中国公证制度全面恢复之后最早参加公证工作的同志之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证》2009,(1):57-57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中国公证制度恢复重建30周年。从1979年到现在的近30年间,中国公证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您是中国公证制度恢复重  相似文献   

3.
记者:罗局长,您好!今年适逢中国公证制度全面恢复30周年,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的公证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公证的职能作用越来越广泛的被社会所认知,您能谈谈天津市30年来公证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么?  相似文献   

4.
14日.记者在重庆市公证行业恢复重建30周年表彰大会上获悉.30年来.该市公证机构办理国内民事、经济、涉外、港澳台公证事项累计达240多万件.其中涉外公证事项13年间翻了近5倍。据介绍,1981年1月1日,停业22年的重庆市公证处正式挂牌恢复.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证》2009,(5):9-9
2009年3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和新疆公证协会联合主办的"纪念公证制度全面恢复30周年暨《公证法》颁布实施三周年座谈会"在乌鲁木齐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6.
《中国公证》2011,(4):51
从1979年中国公证制度全面恢复到现在的30余年间,中国公证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果您是中国公证制度全面恢复之后较早参加公证工作的同志之  相似文献   

7.
王洋 《中国公证》2009,(3):49-52
为纪念中国公证制度全面恢复三十周年,<中国公证>杂志从2009年1月开始推出新栏目,题为"走过公证的历史".意在寻找那些很早就加入到我们这个行业的"老人儿",由他们去讲述那个年代他们所经历过的"公证",以及他们所见证过的"公证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记者:刘厅长,您好!了解中国公证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共产党政权下的第一份公证书是出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因此就有人说,黑龙江省是新中国公证工作的发源地.今年是中国公证制度全面恢复三十周年,请您谈谈黑龙江省三十年来公证事业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证制度自1979年开始全面恢复国内业务已近三十年,这三十年是我国公证制度恢复、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200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确立了我国公证制度的基本框架,使我国公证制度又一次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闫峰 《中国公证》2004,(10):21-22
2004年是我国第一部全国性公证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颁布实施22周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证制度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事业已成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整个社会文明进步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李成 《法制与社会》2012,(33):38-39
中国公证制度已经恢复三十年了,但是至今尚未建立起自己的证据规则制度。笔者从事公证工作这的这几年接触了大量公证案例,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证据是公证制度的核心,是实现公证职能的保障,公证行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建立公证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第一部全国性公证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二十周年。二十年来,公证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事业已经成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已建立了布局比较合理的公证机构,公证  相似文献   

13.
公证制度自1951年起直至1982年经历了辉煌、沉落和恢复的过程。1982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件》(以下简称《公证管行条例》),使公证重又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一)《公证暂行条例》的实施及影响。1982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公证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新中国公证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部公证法规中确立了一个 “以处为本”的公证制度:国家以规章的形式将公证证明权赋予了一个组织──公证处;公证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公证处来进行的。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全国公证机构按行政区划的设置逐步…  相似文献   

14.
公信力是公证的灵魂。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应当严格规范履行职责,确保公证质量,确实维护和不断增强公证公信力,推动公证事业科学发展。一、当前影响公证质量的若干因素公证制度恢复30多年来,质量与发展一直是公证行业的两大主题。"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公证质量是公证行业的生命线,这些都是业界常谈的  相似文献   

15.
自公证制度恢复建立以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愈来愈重的法律保障作用.1982年4月,国务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我国公证事业由此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简要的论述了我国公证事业发展的难点及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公证的公信力问题,从公证制度恢复到现在,30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公证行业反复讨论、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不断强调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今年上半年,中国公证协会要求全国公证行业开展"让人民群众能感知的公信力"实践活动,不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而是从实践的角度,号召全行业行动起来,切实改善提高公证公信力。这是一次必将对公证行业产生重要影响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薛春喜 《中国公证》2005,(11):13-16
二、<公证法>颁布的意义 (一)<公证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公证法典 新中国的公证制度是借鉴前苏联公证制度创立形成的,并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建国初期至1959年,为新中国公证制度的初创时期.1959年至"文革",为公证工作停滞期,除基于国际惯例办理的少量涉外公证外,国内公证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18.
公证赔偿责任的认定是公证理论和实践中一个“老大难”问题。说其“老”,是因为这是一个自公证制度恢复以来一直困扰公证研究者和从业者的老问题,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更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言其“大”,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公证机构与当事人关系,甚至事关公证员执业生涯和公证机构社会形象的根本性问题;论其“难”,则从法理高度到技术层面,皆有未明之义,未解之结。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法律制度也不断完善。公证法律制度是我国法律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是保证公证制度正确开展的根本所在,对我国经济民事活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公证法律制度下完善我国公证诚信制度进行实际探讨,建立完善的诚信公证制度,发挥公证行业的真正效能,实现法律制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82年国务院制定的<公证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公证事业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条例>对公证的性质、任务、原则、业务范围、组织领导以及公证管辖、程序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从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公证制度.从此,我国的公证制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