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病毒性马流产广泛存在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危胁马匹的繁殖。 1965年曾有人对17个国家的马匹进行血清学调查,发现大部分马匹的血清中具有明显的抗体存在,说明这些马匹是曾与本病接触过的。英国人曾对其纯血马及小型马进行血清学调查,证明本病广泛分布于英国的马群中。1966~1967年对22个患呼吸道症状的马群进行检查,结果证明7个马群的发病与本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马过敏性皮炎(马蠓咬过敏性皮炎)是热带、亚热带以至温带地区马匹中的季节性疾病,虽不能直接造成死亡,但由于其发病率高(在发病地区,最低不少于10%,最高可达60%以上),病马剧痒难忍,严重影响马匹的健康、使役和训练,因此,本病早就为国内外兽医界所重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区虽年年进行布病免疫,但在考核验收合格县的山羊群中,流产仍然存在。1984~1985年最为严重,乌什县阿合牙乡牧业队有怀孕母羊7000余只,1984年流产率高达80%;洋海乡,1985年山羊流产率为40%。温宿县恰西力克牧场,1984年流产率为55.9%;古力瓦提乡4大队6小队流产率达74%。库车县二八台农场,1985年流产率为67%。为搞清山羊流产病原,对本地区山羊流产胎儿病料进行了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诊断,其结果:病原体为羊衣原体,与兰州兽医研究所报道的羊流产衣原体相同。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马流感王湛军,宋宝仁,潘晓梅,张平(吉林省农安县畜牧兽医中心站130200)马流感病在我县于1979年、1989年各发生1次,1993年又发生1次。我们用中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45匹马均痊愈,现将发病和治疗经过介绍如下。(一)流行情况本病主要是通...  相似文献   

5.
十、肝炎这里所讲的肝炎是包括肝脏的弥漫性、变性及炎症的疾病,也包括肝硬变。在临床上,肝纤维性变与肝炎系同一征候群且病原相同。(一)病原1.传染性肝炎:家畜由病原所致弥漫性肝病罕见。马传贫、沙门氏菌病、李氏杆菌的败血型及钩端螺旋体病均表现有肝的坏死,但在临床上常不显示肝功能障碍,而在尸检时可以看到。有些真菌可引起肝脏有多数肉芽肿病变。马病毒性动脉炎呈现马的肝炎,重病例可引起黄疸。马患病毒性鼻肺炎流产的胎儿的肝脏可见坏死病灶。羊由诺维氏梭菌致传染性坏死性  相似文献   

6.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简称BVD-MD)是奶牛和肉牛重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本病首先于1946年在美国纽约州发现,称为牛病毒性腹泻。1953年在衣阿华州又发现一种临床和病理综合症与之类似的粘膜病,称为粘膜病。经病原学确定,认为这两种疾病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只是临床表现不同。1971年由美国兽医协会统一命名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在我国已有从牛体分离到BVD-MD病毒的报道,但还未见到从绵羊分离出本病毒的报道。我们在1980~1982年研究牛白血病的过程中,先后从羊的白细胞培养物和羊胎肾细胞培养中分离  相似文献   

7.
马焦虫病分布比较广泛,尤其在产马地区危害更为严重。最早在1943年曾在黑龙江省珲春县发现马焦虫病,以后在吉林、内蒙、青海、甘肃、新疆、辽宁、宁夏等地都有报道,而以黑龙江、吉林、内蒙发生本病比较严重。如黑龙江省西部草原地区于1959年3月发生马焦虫病至4月下旬本病扩展到12个市县、31个以上的乡和镇。据不完全统计共发病1306头,死亡159头,其死亡率为11.94%;其中发病较严重的地区如杜尔伯特旗共发病445头,死亡65  相似文献   

8.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Morbus Aujeszky)又名阿氏病,由匈牙利学者Aujeszky首次记述于1902年。它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奇痒(猪和鼠类慢性经过除外)为主要特征。1956年C.R.柳巴申柯等又在水貂、北极狐中再次发现本病,最近,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以及欧洲、中美洲各国均有发生本病的报道。我国在水貂、北极狐、银黑狐、家兔、狗、猫、猪等动物中也有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淋巴管炎自14世纪就曾流行于地中海沿岸一些国家。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流行历史。自1873年Rivolta分离出本伪皮疽组织胞浆菌(Histoplasna farciminocum)以来已经过114个春秋。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美国、苏联、印度、苏丹、尼日利亚和埃及等国的兽医真菌学工作者都曾不断地致力于预防菌苗的研究、但由于本菌的生物特性复杂,直至今日未见应用于生产的弱毒菌苗。 我国养马地区不同程度地流行着本病,内蒙古和东北较严重,发病率为10~32%。个别  相似文献   

10.
鼻疽病是马属动物的一种严重疫病。本病在我区各地均有发生,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极大。 在过去曾有许多兽医学者应用过无数种药剂试治鼻疽,但都无效,所以鼻疽就被认为是一种不治之症,各国多采取扑杀患畜的办法来消灭本病。1953年伊朗Hessarek研究所的R.Fathi等氏曾以磺胺嘧啶——Anamorve(福尔马林处理的鼻疽菌苗)和磺胺双甲基嘧啶——鼻疽菌素治疗鼻疽病马获得一定疗效。1954年至1955年我国哈尔滨兽医科学研究所对此  相似文献   

11.
作者原在察北某牧场工作时,该场妊马在1958年和1966年曾两次发生大批流产,流产率1958年占妊马21.3%,1966年占34.3%。伴随流产的发生,幼驹副伤寒急剧增多,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农场,于1980年家畜布氏杆菌病得到控制以来,在猪群中仍不断发生流产。该一中队生产母猪流产率高达56.1%,三中队流产场率为31.3%。为了查清其流产原因,于1986年对流产母猪群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采集被检血清333份,经补体结合试验检验,阳性101份,阳性率为33.3%。所采病料,经鸡胚卵黄囊培养,分离到鹦鹉衣原体。人工接种怀孕母猪可引起流产。为控制本病流行,按《羊流产衣原体甲醛灭活油佐剂  相似文献   

13.
马属动物大肠杆菌感染包括幼驹大肠杆菌病、马尿路感染和马中毒性肠炎。前两种病均已有专著沦述,此处不再赘叙。本文仅将我们几年来对马中毒性肠炎研究的初步结果,结合有关文献汇总如下。 (一)流行病学 早先称本病为马X结肠炎、马急性结肠炎等。美国(Rooney, T.R., 1963)最先报道,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也陆续报道。十几年来,在我国河北、内蒙古、新疆、河南、山东、辽宁和吉林等省区先后出现,呈区域性群发或散发,并有逐渐扩大蔓延的趋势。本病可在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马属动物发生,尤以新从外地引进的多发,在一次较大的群发之后,于若干年内病例不断,只是在发病率和致死率上有所变动。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每年的3或4月为发病峰期,死亡率可高达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用马流产(即鼻腔肺炎)灭能疫苗的所有试验,均未获得满意结果。通过叙利亚田鼠传代致弱,制成活疫苗,对马仍有一定毒力,免疫注射后发生流产的比例相当大。 为制作安全有效的活疫苗,西德慕尼黑大学家畜传染病和微生物学研究所鉴定了一批野外毒,通过马、猪、仔猪和犊牛的肾细胞以及传代细胞系BHK_(12)、AND、HELA、PK-15和PK-13的组织培养,从中选出了马流产病毒系RAC-H。这个病毒系是用田鼠从流产马胎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应用免疫电镜技术(IEM)吸附法、装饰法、吸附和装饰结合法以及沉淀法检测羊流产衣原体,并以直接法做对照。实验结果表明,这4种方法适用于检测羊流产衣原体,处理的样品在电镜下均较直接法处理的样品清晰,对于观察羊流产衣原体的形态以及对本病的诊断都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羊流产衣原体(黄株)鸡胚卵黄囊培养物磨碎稀释经差速离心提纯,制成衣原体悬液。羊衣原体阳性血清批号8806,补体结合效价为1:256。阴性血清。上述材料均由我所羊衣原体研究课题组提供。  相似文献   

16.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956年苏北农学院方定一教授首先发现本病,至1961年分离出病原,并证实为病毒。接着使用母鹅免疫血清治疗患鹅,同时采用强毒注射母鹅使其所产的蛋孵出的雏鹅获得天然被动免疫力,均取得良好效果。 根据文献报道,苏联及欧洲一些兽医工作者,从1966年开始对雏鹅一种病毒性肠炎做了  相似文献   

17.
(一)马口服土霉素的中毒试验 本试验选择20匹淘汰成年蒙古马(妊娠母马18匹,骟马2匹)作为试验动物,土霉素按每匹马2g,共计40g,拌入燕麦中,混合均匀后饲喂,每日2次,连续喂给土霉素3天,结果口服土霉素后第7天,供试马全部出现中毒表现,发病率为100%,第10天突然倒地死亡5匹,致死率为25%。未发现流产。马中毒症状为;精神稍沉郁,皮肤弹性降低,被毛粗乱无光泽,很快消瘦,异嗜,尿呈砖红色,初期尿量少而排尿次数增加,潜血试验阳性,pH5.8~6.0,在二次尿中发现有透明管型和颗粒样管型。粪便  相似文献   

18.
本病于1946年由Olafso等在纽约奶牛中首次发现后,现已广泛传播世界各地。自1980年我国已明确肯定有本病的存在。笔者就包头地区犊牛急性病毒性腹泻/粘膜病作如下报告:(一)发病特点1990年包头市合作奶牛场4个分场均发生新生犊牛因拉血死亡,其中受害最严重的是西滩奶牛分场。该场入冬前后所产的31头牛犊在出生后3~15天内全部因拉稀、拉血死亡。1991年1~5月又产牛犊94头,死亡于拉稀、拉血的有93头;而6~10月期间生产的60头犊牛均成活;但近11月天气转凉后新生的17头牛犊又有14头拉稀,其中3头出现血便,死亡1头。通过近两年的观察,本病主要发病在新生牛犊群,在育成牛群和成年母牛群不见发病;发病和死亡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时节是本病发生的高峰期;发病牛犊有很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家兔不断发生一种以内脏和淋巴结出血为特征的病毒性出血症。青、壮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长毛兔最敏感,其次是青紫蓝兔。乳兔有一定抵抗力。为了探索本病新的诊断方法,在解放军兽医大学朱维正副教授指导下,用特异性荧光抗体对人工感染兔进行试验诊断,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据国外兽医文献记载,马媾疹是马的一种由病毒所致的急性良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媾疹病毒,可直接通过交配接触传染。本病于上一世纪的前半叶在中欧就已见到,法国、奥地利和匈牙利几乎年年发生。但在我国迄今尚未见到有关本病的报道。本病的特征是于交配感染后公、母畜可发生一种外生殖器官的泡疹性炎性反应,呈现明显的水肿、丘疹、溃疡。 1981年3月份扶沟县马属动物中(马、驴)突然发生一种与上述表现相似的急性良性传染病。从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体征等足以建立马媾疹的印象诊断。尽管没有大的危害性,但是一旦造成配种季节大流行,对配种工作的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现以疑似马媾疹的病名将该病作一报告,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