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世纪80年代,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刘培育主编《全岳霖的回忆与 回忆金岳霖》、钱穆《师友杂忆》等回忆录相继出版。 这些回忆录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 事进行了集中回忆, 也对西南联大的人际交往和学术研究进行了重现, 用文学表达的方式建构了作为 镜像” 的西南联大。 在一定程度上, 他们的回忆录不仅丰富了中国当代文 学的表达空间, 也推动了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 “ 西南联大热" , 彰显了西南联大在中国现代文化史、高等教育史上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苗振亚 《今日广西》2007,(15):63-64
谈到读书,我最佩服20世纪上半叶那—代文化名人。他们读书多,更读得精,动不动一部大厚书就能背下来,真是了不得的功夫。 从《八十忆双亲》里,知道钱穆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此事值得一录:那是一个晚上,父亲去镇上的烟馆议事,钱穆跟随同往。进了烟馆,一客忽然问钱穆:“听说你能背《三国演义》,是真的吗?”钱穆点头。又一客问:“今晚可以试试吗?”钱穆又一点头。于是,按照客人要求,他开始背诵“诸葛亮舌战群儒”。一面背诵,—面表演,把诸葛亮与张昭等人的语气动态,表演得淋漓尽致。大人称奇,小钱穆当然免不了有些飘飘然。  相似文献   

3.
电影《无问西东》,又唤起很多人对"西南联大"这所学校,以及昆明这个抗战后方的记忆。但对于西南联大的往事,云南已经做了很多钩沉。十多年前作家张曼菱在省委宣传部支持下制作的纪录片《西南联大》,就是其中极有价值的一部。在大量联大校友访谈基础上,张曼菱写过很多文章,发表过很多演讲,包括回到她的母校北大时做的对教育发人深省的反思。这里刊载的是其中的一篇,借此窥见那个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在联大,刘文典以其极具个人魅力的讲课风格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1938年,《大风旬刊》在第15期发表了西南联大学生徐志鸿的一篇文章,标题为《国立西南联大在云南》。文章开篇即说:"读史读到东晋末年,五胡入寇,当时士大夫阶级狼狈南渡的情形,常引起人无穷的感慨。历  相似文献   

5.
途中考察中国的少数民族,大多集中于西北和西南的边远省份。从西南联大的前身长沙临大决定西迁昆明并成立湘黔滇旅行团之日始,就注定了西南联大的师生要与少数民族打交道,他们在与少数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在大西南,特别是在云南,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倡导民族平等,向全国介绍云南少数民族,这在抗战时期的旧中国,是极其不易的。湘黔滇旅行团由200余学生和11位教师组成,徒步横跨湖南、贵州和云南三省。此举不仅仅是师生因贫困不能乘车乘船,而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如果说,北大、南开、清华南迁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愿当亡国奴…  相似文献   

6.
西南联大在滇办学期间,联大历史学系教师在通史撰著、断代史研究、宏观史论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写出了《国史大纲》《中国史纲》《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清史探微》《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等经典学术名著。与抗战前北大、清华的史学研究特点相比较,联大史学研究在学术取向上发生了重要的转变:研究选题上,从注重专题考证走向微观实证与宏观通论相结合;研究方法上,从崇尚考据走向考据、综合并用;研究目的上,从求真为主走向求真与致用并重。联大史学研究取向的转变,既是抗日救国的时代大潮影响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自五四以来中国史学自身演进发展的必然取向。  相似文献   

7.
汪宁生同志的《云南考古》一书,近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初读之后,颇觉是一本具有学术价值的专著。本书汇集解放前后,特别是解放后近三十年来云南及其毗邻地区出土和传世的大量文物,结合古代文献记载进行综合的分析,形象化地为我们再现了远古至宋代大理国时期云南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轮廓。全书共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春秋至两汉时期、东汉至初唐时期、南诏至大理时期五章。载插图八十张,图版一百零四幅,并附有《云南考古重要参考书目》、《南诏大理纪年表》、《铜鼓分类表》等资料。  相似文献   

8.
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时,在校园东北角建立了一块纪念碑,碑文最后说:"视金瓯,已无缺。大一统,无倾折。"寄托了全体师生希望国家实现完全统一的愿望。40年后,已经92岁高龄的原西南联大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钱穆应台北《联合月刊》编辑之请,发表了《丙寅新春看时局》的文章,提出了对两岸和平统一的主张。文中说:"我是研究历史的,我更看重历史的传统文化精神。我所说的'和平统一',是根据我  相似文献   

9.
《创造》2008,(11):36-39
今天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在西南联大在昆建校暨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西南联大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推动高等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对传承西南联大精神、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我谨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西南联大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0.
《春秋》2021,(2)
正近日,由临朐县政协编辑的文史资料专辑《临朐记忆·乡村篇》出版发行。该书30万字,分为乡村风物、乡村农事、乡村生活、乡村印记、乡村味道、乡愁悠悠六个栏目,从收到的300余篇稿件中精选81篇入编。临朐乡村记忆的点点滴滴,是中国乡村历史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1.
黄晨  邵思思 《创造》2021,29(12):79-82,84
2020年1月20日,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西南联大旧址参观调研,对西南联大师生在抗战期间教书救国、读书报国,在艰苦条件下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光荣历史进行了高度评价,也为我们做好西南联大精神的价值传承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王春瑜 《同舟共进》2013,(10):78-80
近日我写了一篇《忆吴江老人》,已寄沪报待刊。但纸短情长,意犹未尽,谨再忆有关吴江老人(1917~2012)的一些往事,以纪念这位我很敬重的老前辈。  相似文献   

13.
无价的精神瑰宝──《忆邓大姐》一书出版文/李静今年是邓颖超同志诞辰90周年。为了表达对她的崇敬和缅怀之情,中央文献研究室约请部分同志撰写回忆文章,编辑成《忆邓大姐》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忆邓大姐》的编辑出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在此前的《原著》,我们已经写过钱穆。他是史学大家,抗战时,一度隐居云南宜良的岩泉寺写《国史大纲》,每周泡一次宜良的温泉,吃一只今天已列为省级"非遗"项目的宜良烤鸭,堪称宜良旅游的形象代言人。这次我们继续介绍钱穆,不过,重点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在1952年写的一本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是据钱穆讲课笔记整理而成,读起来比一般严谨的史学著作轻松;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用现代的眼  相似文献   

15.
李玲  康宁 《理论月刊》2006,(3):72-72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韩东屏教授经过潜心研究,提出克隆转忆人构想。他在近著《克隆转忆人——供人类思考的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指出,“我之为我之物”是记忆。假设记忆可以移植,在我死后将记忆移植于我的克隆体大脑中,我就得以转世复活,这种人即为“克隆转忆人”。既然“我之克隆 我的记忆移植=我的转世”,那么“我的代代克隆 我的记忆代代移植=我的永生”。韩东屏教授认为,从科学的理论和实验看,克隆转忆人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的;从价值层面看,无论对个人、社会还是人类来说,实现克隆转忆人构想都是一个利远大于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梁实秋 《创造》2006,(3):140-140
北平烤鸭,名闻中外,在北平不叫烤鸭,叫烧鸭,或烧鸭子,在口语中加一子字。《北平风俗杂咏》严辰《忆京都词》十一首,第五首云: 忆京都·填鸭冠寰中烂煮登盘肥且美, 加之炮烙制尤工。此间亦有呼名鸭, 骨瘦如柴空打杀。严辰是浙人,对于北平填鸭之倾倒,可谓情见乎词。北平苦旱,不是产鸭盛地,惟近在咫尺之通州得运河之便,渠塘交错,特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乡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熟悉的街景、房舍、院落迅速从视线中消失,它们所承载的中华文明、历史印痕也随之消逝。从2009年起,学苑出版社策划、组织出版《故园画忆》系列丛书,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全国各个地方市镇乡村已经消失或行将消逝的民居建筑、生活生产方式、文化遗存、风俗礼仪场景等。原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担任丛书编委会名誉主任,并题写丛书名《故园画忆》。  相似文献   

18.
文艺     
《创造》2008,(11)
云南师范大学和社会各界,以不同文艺形式、从不同角度,庆祝西南联合大学在昆建校暨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反映西南联大暨云南师大70年风雨历程的大型文艺演出《弦歌七秩》。书画方面有"滇风五人画展",展览在云南省博物馆举行。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和云南师范大学联合排演了大型话剧《我的西南联大》。此外,云南师范大学还举办了马拉松体验跑、诗文朗诵会等活动。  相似文献   

19.
忆《现代妇女》黄慧珠1943年元旦,《现代妇女》创刊于当年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她是由邓颖超同志倡议创办的。主编曹孟君。1946年8月迁上海出版,1949年解放军渡江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封,前后坚持出版6年多。她是抗战后在国统区坚持出版时间最长,也是继...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17,(12)
正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学校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为了躲避日本飞机对昆明市区的狂轰滥炸,许多教授将家安在了远离校区的乡下,进校极为不便。岳南在其新书《梅贻琦传》中,为我们讲述了当时许多联大教授出行的细节,令人慨叹。那时的联大教授,没有私家车,出行的首选就是公共汽车。当时的昆明,乘坐公交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语言学奠基人之一的王力,当时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任教,在回忆文章中,他用颇为幽默的笔法记述了当时乘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