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政部门人少事多,效率不高,多年来一直是“民政困”里的突出话题。在趋于“小政府、大社会”,机构人员不会增加的形势下,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笔者根据自己在民政局工作多年的实际情况,谈点浅见。一、给乡、红、街办放权,把有限的时间和人员用在必须办的事情上。县级民政局,是上级民政部门联系乡、镇、街办的桥梁和纽带,是民政部门最基层的机关,受当地政府块块领导和管理,掌有本级政府赋予的一定的行政权利。这种权利,通常是由民政局承担的职能、任务以及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而决定的。但是,长期以来,不少民政局对下面乡、镇、街办…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政》2011,(8):50-50
江西省龙南县民政局曾岗鸣认为,信息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信息工作,对于及时有效沟通情况,加强与上级民政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科学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多措并举全力做好低保复审清退工作。一是分三个阶段开展工作,即对20万元元以上家庭的清退;对人均3000元以上家庭的清退,包括车辆、房屋、的清退;按照经济状况认定标准对低保家庭进行全面复审,对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的清退。二是不定期地召开街道、镇科长、救助管理所所长会议,传达工作精神,布置工作任务,要求各街道、镇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落实针对性工作措施。三是实行每日报告制度。要求各街道、镇每天将低保复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四是加强工作指导,提高清退实效。对在清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民政局及时召开专题会,组织各街道、镇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归纳清退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商讨研究解决难题的办法。同时密切关注各街道、镇清退工作的进度,及时跟进,并进行实地指导,逐案疏理分析,确保全区低保清退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06,(10):21-22
灾情上报工作是救灾救济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整个自然灾害管理金字塔型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部门管理体制与地方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对灾情上报时间有严格的要求,县级民政部门要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并在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向地级民政部门报告,重大灾害可越级上报;地级和省级民政部门也要在2小时内向上级报告。  相似文献   

5.
县级民政部门有以下特点:一是最接近基层,既要充当“二传手”,指导基层民政工作;又要担任“主攻手”,直接从事基层民政工作。二是编制紧、机构精、人手少,工作职责分工不可能太细,股室之间往往互相渗透、交叉,“分工不分家”。三是突击性工作多,突击任务一来,局机关的力量要统一调度,“一轰而上”,“一轰而下”,或曰“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四是县级民政部门是民政工作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新情况和新问题多,干部职工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县级民政部门不但要有熟悉某门专业的尖子人才,还要有更多的一专多能的“通…  相似文献   

6.
案情介绍不久前,某区民政局接到群众举报,称该区一对男女青年不到法定婚龄,却在民政部门领取了结婚登记手续,并大操大办婚事,在群众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群众举报引起了区民政局的高度重视。区民政局认为,如情况属实,就不仅是一起当事人违法问题,而且更严重的是婚姻登记机关违法行政的问题。据此,该民政局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经查实,发现这对户口在本区的男女青年确实不到法定婚龄通过熟人到相邻的外省某县民政部门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为妥善处理这起案件,区民政局立即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进行了汇报。然后三家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7.
民政工作的落脚点在基层。县级民政局作为全县民政工作的组织指挥部门,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湖南省双峰县民政局的作法是,对干部实行“双重责任制”。所谓“双重责任制”,就是在机关考核岗位目标、下基层考核联系乡(镇)民政工作目标,年终考核政绩各占50%的双重责任制。1993年开始,局里决定,以局领导、股室负责人为主,将干部分到全县16个乡镇,争取乡镇党政领导对民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协助乡镇民政所把工作落到实处,总结推广基层民政工作经验,及时了解与反映民政对象的问题和要求,建立机关干部联系乡镇责任制,工作效果以乡…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2014,(2):58-58
云南省施甸县民政局尹志鹏认为,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县级民政部门处于政策贯彻落实的第一线,改革绝不意味着可以开政策的口子,而是要准确把握和严格执行中央以及省、市规定,在民政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做出有益探索,创新工作方法,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一是规范婚姻登记,鉴于县乡之间道路交通网络逐步完善,群众出行更加快捷便利,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4,(5):6-6
4月10—11日,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立国一行到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民政局,指导基层民政部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1、如何填报(半)年报中各级救灾投入? 答: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半)年报》中,救灾资金和救灾物资投入折款是反映救灾工作情况的两个主要方面。按照统计制度规定,县级、地级以及省级民政部门都要填写这两方面的内容。 县级民政部门只要填写“县  相似文献   

11.
广西钦州市推进“五个民政建设年”活动加强民政工作精细服务管理。一是民政基础建设成果继续巩固和发展。二是民政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民政信息建设方面。各级民政部门及时对网络和电脑进行升级,做好数据采集进网工作和网络维护安全工作。四是法制建设方面。市民政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出台《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钦州市民政局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联系会议制度》,  相似文献   

12.
《广东民政》2010,(4):33-36
蕉岭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按照“一法两办法”等文件精神,始终坚持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贯穿于村民自治过程,建立由县民政局负责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努力打造阳光村务’率先在全市建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村务公开信息平台,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去年我县被市推荐申报广东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县。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沙洋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以“五个一流”积极争创县级文明单位。展现民政窗口文明单位新形象。一是营造一流的环境。不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改善服务环境.实现“四化”.即:美化、亮化.绿化、温馨化;二是培养一流的队伍。择优录用大学生,到省、市民政部门培训.并制定学习计划,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逐渐成为民政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地方民政部门如何应对新形势、新情况,开展好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苏省宿迁市民政局刘菊认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广泛宣传,强化培训,把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作为队伍建设的抓手。国家首次社工师职业水平考试将于近期举行,但是在民政系统内,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政》2012,(6):30-31
为推动“十二五”时期全国民政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民政部档案资料馆起草了《关于加强民政档案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使该《意见》对实际工作更具指导意义,日前,闫志壮馆长带队赴上海市就当前民政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展开了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上海市民政局、宝山区民政局和长宁区民政局的工作汇报,实地考察各类档案的整理保管情况并与一线档案工作人员深入交流,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上海市民政档案工作的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灾情管理是民政部门的传统性业务和基础性工作,既是民政部门的职责,也决定民政部门在救灾工作中的位置和作用发挥。1993年,民政部与国家统计局共同制定出台《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并历经几次修订,对灾情报送流程、灾情统计指标解释、灾情报送时效性及规范性等多方面进行明确。同时,民政部建成了覆盖中央一省一地市一县的4级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国县级以上灾害信息员在统一的业务平台上开展灾情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的发挥民政部门在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作用,陕西省宝鸡市民政局采取了四项措施,加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8.
汤家庭 《中国民政》2008,(10):57-57
安徽省和县民政局积极破解人员短缺、经费短缺,管理滞后的“瓶颈”,走出一条创新城乡低保工作新路子。一、设置专业机构。破人员编制“瓶颈”随着城乡低保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民政部门工作更加繁重,需要有专门机构,有专人办事。去年初,县民政局多次向县委、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泗水县民政局开展相关科室联系社区活动,深入推进民政职能进社区工作。具体做法:一是精心筹备。制定出台《泗水县民政局关于开展相关科室联系社区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9名科室负责人与相关社区结成长期对子,指导帮助社区开展工作。二是大力宣传。各科室根据工作职责,对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制作相关业务服务流程,印制服务手册10000余份,发放到社区居民手中,为民政服务进社区做好了前期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20.
图片新闻     
《政协天地》2012,(4):2+67-F0002,F0003
3月21日至22日,梁绮萍主席带领省直有关部门和对口帮扶县的负责人到挂钩帮扶的平和县调研扶贫开发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图为梁主席在国强乡三五村了解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指导驻村帮扶工作。(朱连生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