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苏格拉底的申辩〉为文本依据,来分析苏格拉底对智者的"学问谱系"的清理和批评.苏格拉底认为它无劝于严格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建立,因为他们深陷于"意见"之中.苏格拉底批评这些"意见"之学,提出了"无知之知"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色诺芬在一系列"苏格拉底对话"中,不遗余力地为苏格拉底被指控的两项罪名——不虔诚和败坏青年——辩护。他关于苏格拉底不虔诚的辩护系统地讨论了苏格拉底的宗教实践和宗教观点。这些讨论为我们在柏拉图的作品之外理解苏格拉底的宗教观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有证据表明,色诺芬关于苏格拉底虔诚的讨论,确实有过强的辩护目的,其中的一些内容很可能并不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的观点,而是色诺芬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李文韬 《法制与社会》2012,(16):134-135
苏格拉底之死是法律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事件。人们疑惑于民主制度的实践者——雅典,为什么背离了自己的原则,使苏格拉底蒙于死亡阴影之下。本文试解读造成苏格拉底之死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文明史上,除了对耶稣的审判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审判,像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死一样震撼人心。公元前399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行刑的日子推迟了一个月,苏格拉底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越狱逃走。他的好友一再劝他远走高飞,但苏格拉底认为,虽然对自己的判决是不公正的,但越狱同样是不正当的。因此他决定:遵守法律,面对死神。  相似文献   

5.
杨敬栓 《山东审判》2013,(3):115-116
一、苏格拉底之死"逃监是毁坏国家和法律的行为,如果法庭的判决不生效力、被人随意废弃,那么国家还能存在吗?逃监是蔑视法律的行为,是践踏自己立下的契约,是最下贱的奴才干的勾当。如果我含冤而死,这不是法律的原因,而是由于恶人的蓄意。如果我无耻逃亡,以错还错、以恶报恶,毁伤的不仅是法律,而且是我自己、我的朋友和我的  相似文献   

6.
姚秦川 《政府法制》2014,(33):45-45
有一年,苏格拉底云游到一座城市讲学。期间,有两位青年去找苏格拉底,他们一心想愚弄一下这位人称“拥有大智慧”的大哲学家和大思想家。  相似文献   

7.
西方历史观念的发展及其现代性危机,最终导致对与错、善与恶之间价值标准的消解。对此,政治哲人列奥·施特劳斯主张回归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哲学,并以"隐微写作"重新解释之。通过透视苏格拉底哲学向政治哲学的转向,从而找到一条克制"哲学"走火入魔进而防止"政治"走火入魔的现代性出路,最终使政治哲学返回常识,使哲人返回清明与温良。  相似文献   

8.
这一期要给读者推出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篇著名辩护词。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生于雅典的石雕世家。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经常在雅典市场上和人谈话,批评现状,探索真理。他认为文字不如口头表达那么灵活,因而极注重口才,一生好谈论而没有著述。 公元前399年春天,雅典举行了一次轰动一时的审判,70岁的苏格拉底被雅典检查官、民主派政治家阿尼图斯、雅典悲剧诗人梅勒土斯等控告。所告罪状是:一怠慢神、二蛊惑青年。审判苏格拉底这天,法庭上聚集了500名审判官,还有许多旁听的群众。在嘈杂的法庭上,苏格拉底作了这篇著名的自我申辩。本文着重介绍苏格拉底在辩护时向控诉人提出的反问;为自己的辩护;以及表明自己对判决的立场。整篇辩护全用日常谈话的方式来表达,不仅问答自如、雷辞恳切,而且逻辑性强、反驳有力。他非常自信,对死无所畏惧。法庭最后判他死刑,一代哲人苏格拉底饮鸩酒屈死在狱中。  相似文献   

9.
《法律科学》2015,33(1)
修辞妨碍真理实现,这是自苏格拉底审判以后流传的成见.柏拉图通过反思苏格拉底审判,得出了修辞是“通过语言蛊惑听众”的诡辩术这一结论.就苏格拉底审判而言,从技术层面看,苏格拉底为了追求真理,在辩护中期待以“去修辞”的方式说服民众,实现自己的抱负.实际上,苏格拉底的“去修辞法”是一种修辞;苏格拉底拒绝背法而逃,追求以死服法,用生命叙说守法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苏格拉底审判以一种隐喻的方式,指出缺乏真理追求的制度只会存有“回光返照”似的光明,冲击了雅典政治,是典型的行为修辞.苏格拉底审判一开始就将真理与修辞关系之争拉上了历史序幕,并用自身的生命论证修辞必须是追求真理的修辞.苏格拉底审判看似是对特定公民的审判,实际上却是对雅典公民的审判;是德性之争,更是真理之辩.修辞本身应当是价值无涉,它是一门关乎说服的方法,并非是遮蔽真理的技艺.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关于"无人自愿作恶,作恶皆因无知"思想的核心是对不能自制问题的论证.由于苏格拉底的论证建立在许多可疑的前提或假设的基础上,因此,其结论难以成立.但是,尽管苏格拉底否定不能自制行动的理由不能成立,但他的论证以及他所提出的问题,依然给我们以启迪.在苏格拉底的启发下,当代西方哲学家针对不能自制的问题提出了种种理论,从而推动了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对于人们认识实践理性、道德心理学、以及行动主体道德行为心理结构和心理活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应用价值.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些与国内许多希腊哲学史专家看法颇为不同的新观点,比如,苏格拉底是一位有远见的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快乐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他死于其毕生热爱的雅典同胞之手。一个追求真理、舍生取义的伟大哲人为何在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被判死刑?这使我们有必要对苏格拉底的死进行反思。在当时他究竟该不该死?如果放在现在的司法体制下他会不会死?为什么?有人说,苏格拉底死于民主的暴政,“(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其实苏格拉底不是死于民主,也不是死于司法,而是死于绝对民主的司法。司法可以民主,但民主和司法不能混为一谈,民主与司法之间有一定的界限,超越这个界…  相似文献   

12.
浅析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格拉底提出的“美德即是知识”在哲学和伦理学上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也是其本人道德哲学中最基本的命题。“美德即知识”命题一方面规定了知识的对象仅限于作为类概念的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它还包括认识了人的本质即意味着人会自然去实现这些本质,使之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出来。但是亚里士多德针对苏格拉底的看法也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3.
未知 《政府法制》2008,(18):15-15
几个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挑选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  相似文献   

14.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由于其学说的巨大影响,当局以其盅惑青年而判处他死刑。他的学生克里多作了充分的准备后劝他越狱,此时苏格拉底只要愿意,就可以重新获得自由。但出人意料的是,苏格拉底拒绝越狱,克里多怎么劝说也无济于事。这场狱中争辩成为西方法律文...  相似文献   

15.
我曾在去年《人民司法》第四期发表了《在民主的制度下苏格拉底为何被判死刑》一文,探讨了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原因,借以说明现代司法理念与民主的联系与区别。文章发表后,湖北省的徐先金法官在第八期发表了《重温苏格拉底的慎重》一文,他主张苏格拉底是为了尊重法律而赴死。而我则认为苏格拉底之所以选择死亡并不是为了尊重法律,恰恰相反,他之所以选择死亡就是拒绝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他选择死亡是为了所谓的“殉道”,是对民主雅典的嘲弄。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根据我对《斐多篇》和斯东  相似文献   

16.
苏格拉底的死亡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哲学家对于法律的高度信仰。苏格拉底坚信守法即正义,遵守城邦的法律就是行正义,而法律信仰在苏格拉底身上又陷入了一种困境和悖论之中,即雅典的法律缺乏某种被信仰的品质,但苏格拉底却依旧保持对法律的信仰的心灵状态。本文主要从雅典民主制缺陷导致雅典法律瑕疵的这一外部制度因素,以及苏格拉底本人具有的公民意识中的法律至上观念这一因素入手,分析了苏格拉底身上所形成的法律信仰的悖论。  相似文献   

17.
现今中国正逐步走向法治的正轨,就法治之理解及构建,学者的论述颇丰,足以著书立说。本文从苏格拉底之死来窥探法治,希冀从历史的积淀中寻觅些许法治的沉香,对现今中国的法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从对苏格拉底、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的分析出发,总结出当时的经济思想。文中认为它们形成了古希腊最早的经济思想体系,所以要想清楚西方经济思想的发源,就一定要了解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们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9.
温晓莉 《中外法学》2012,(2):301-311
本文通过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凡一正题必有一反题"的改造,论述了苏格拉底以"对话"论证中的"反证"为题,揭示了其在法律论辩中的意义。论文首先提出了"反证法"蕴含的程序伦理(求真)的意义和实体意义(求善);其次分析了反证法中的形式逻辑(正)、辩证法认识论(反)和存在论(合)三个层面的结构;运用古希腊逻辑学、黑格尔辩证法和康德图景论及海德格尔历史建构论的学术成果,以一则中国刑法疑难案件的分析,来说明和展现"反证法"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犯罪构成中的"真"与犯罪三性中的"善"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一、70岁的孔子与70岁的苏格拉底考究中西文化的源头,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就相同的方面来说,两位圣贤在中西文化传统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崇难分伯仲,甚至都喜欢“述而不作”这种表达思想的方式———格言式的孔氏“论语”是孔门弟子整理而成的,论辩式的苏氏“论语”则是柏拉图、色诺芬等人记载下来的,等等。不过,两位圣贤之间的差异更加引人注目:孔子曾“居庙堂之高”,怀有强烈的用世之心,为了重返庙堂,曾多年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各国;苏格拉底则始终安心做一个职业的雕刻技师,喜欢利用业余时间漫步雅典街市,自由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