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庆 《法制与社会》2012,(32):177-178
在2012年,3月24日,我国十一次全国人大会议针对刑诉法做了修改,新的刑诉法会在2013年的时候开始正式实施。针对新刑诉法的变更与调整,都对相应机关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检察机关,检察机关是关系到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根据新刑诉法,检察机关在诉讼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上,都会面临新刑诉讼的改变而带来的新的挑战,新的问题。本文先介绍新刑诉法中对强制措施的修改,后分析了新刑诉法对强制措施修改后对检察工作的影响与挑战,并针对新刑诉法的修改,提出检察机关的应对措施,以便广大读者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日前,由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刑事诉讼监督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刑事诉讼监督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司法机关、学术界、律师界的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论坛以“贯彻新刑诉法与完善诉讼监督制度”为主题。  相似文献   

3.
控、辩平衡与保障律师的诉讼权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控、辩平衡与保障律师的诉讼权利周国均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现刑诉法”),是在对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原刑诉法”)修改...  相似文献   

4.
诉讼监督,特别是刑事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的主要体现,是保证刑事诉讼活动依法进行、保证刑事案件得到公正处理的重要途径。当前,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已于2011年12月26日提交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其中,改善和强化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是刑诉法修改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对检察机关诉讼监督职能的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5.
曲磊  高刚  郭宏波 《法制与社会》2012,(33):256-257,259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顺利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以下简称"新刑诉法"),要求公、检、法三司法机关切实转变执法理念,尤其是检察机关要妥善处理好诉讼职能和诉讼监督职能。作为检察机关最先接触刑事诉讼的侦查监督部门必须认真领会新刑诉法对侦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有机统一,保证案件办理准确无误,真正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汪薇 《法制与社会》2012,(15):132+152
今年3月24日,第十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诉法修正案,新刑诉法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新刑诉法内容的调整、制度的改革、程序的增加,对检察机关在内的政法机关工作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检察机关,几乎涉及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新刑诉法实施后,检察机关在诉讼程序各环节上均会面对法条修改后的新问题、新挑战。本文立足于基层检察工作实际,就新刑诉法修改较多、对基层检察工作影响较大的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试图提出应对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1997年11月11日至13日,湖北省律师协会在丹江日市召开了全省律师刑事辩护经验交流暨业务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44人。省法学会、省司法厅律师管理处和法制处派代表列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刑诉法和律师法为依据,总结交流贯彻执行新的刑诉法,开展刑事辩护工作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就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广大律师执行刑诉法的自觉性,把刑事辩护工作做得更好0会议共收到经验交流材料及论文44篇,其中22篇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这些材料和论文,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总结和论述了…  相似文献   

8.
赵宁 《犯罪研究》2013,(2):76-81
我国刑诉法2012年进行修改,并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条文逾百条,在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调整,必然对现行刑事诉讼模式产生重大影响。而刑事诉讼模式是实现刑事诉讼目的最主要的手段,代表着刑事诉讼改革的方向,也是反映某一国家和地区刑事诉讼特色的典型标志,从刑事诉讼模式角度能够最有效的把握某一国家和地区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和各项诉讼制度运作的基本状况,能更加务实地把握新刑诉法在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因此从诉讼模式的角度考察和认识此次刑诉法修改也会更加清晰、准确和全面。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修改后刑诉法对审查起诉工作和公诉工作的新要求,保证审查起诉案件质量,最大限度地保障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益和辩护人的辩护权利,河南省信阳市检察院创设了刑事案件诉前会议工作机制(以下简称“诉前会议工作机制”)。诉前会议工作机制是在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阶段,由承办案件的检察人员召集侦查人员、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参加,  相似文献   

10.
“新刑诉法”的提法不妥廖继鹏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将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司法实践中人们习惯地称修改后的“刑诉法”为“新刑诉讼”,其实这种提法是不妥当的。1、这种提法割裂了现行“刑诉法”与修改后...  相似文献   

11.
刑事审判保护被害人诉讼权利亟待明确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刑事审判实践中,法院如何正确适用法律,以实现被害人的诉讼权利,面临着许多具体问题亟待统一认识。一、关于被害人的诉讼地位问题'79刑诉法对犯罪的追诉仅规定由检察机关基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来进行,虽然这在总体上也包括了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维护,但却难以做到公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完全反映并代表每个被害人的具体要求和利益。'96刑诉法则明确规定被害人是刑事诉讼当事人之一,赋予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并不是依附于公诉人的独立的诉讼地位。这种诉讼地位的独立性,决定了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中必须尊重被害人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2.
李忠诚 《中国法学》2004,(1):186-190
<正> 2003年12月13日至17日,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出席本届年会的代表300多人,收到论文200多篇。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到会并讲话。与会者围绕三大诉讼法典的修改及诉讼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刑事诉讼一、关于刑诉法修改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必要论”。认为刑诉法在实施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刑讯逼供、超期羁押、律师阅卷难、证人不出庭等,不通过立法修改无法得到妥善解  相似文献   

13.
由于刑诉法的修改早于刑法的修订,刑诉法没有对单位犯罪的追诉程序作出规定;之后的司法解释虽然对此做了一些规定,但从司法实践来看,仍存在很多问题。设立诉讼代表人的初衷是由其代表犯罪单位参与诉讼,以维护犯罪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见指派诉讼代表人应当首先作为一项诉讼权利,而不是诉讼义务,因此,应当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来保障这一诉讼权利。既然是一项权利,犯罪单位当然就可以选择行使,也可以选择放弃;没有必要强制要求犯罪单位一定要指派诉讼代表人,或者一定要指派什么样的诉讼代表人,其不到庭既不应该也没有必要采用拘传措施。  相似文献   

14.
姜修芳 《法制与社会》2013,(33):279-280
刑诉法的修改进一步明确了检察院诉讼监督的地位,并与《律师法》接轨解决了辩护律师权利行使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刑诉法修改为背景主要探讨了诉讼监督存在的问题和辩护律师权利的变化,并浅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修改后刑诉法第182条标志着我国庭前会议制度的确立。在起诉、审判之间植入庭前会议程序,符合刑事诉讼的规律。但具体如何运作,法律及司法解释都没有详细的说明。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庭前会议制度的理解与适用。一、庭前会议程序的功能定位庭前会议程序,是指在开庭审理前,人民法院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与审判相关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全国工业产权诉讼研讨会10月16日-20日在江西省九江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专利、商标、司法等方面的专家学者90余人。会议交流论文约60篇。会议主要研讨当前受理.审理专利、商标纠纷诉讼案件方面的理论上和实践中的问题。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商标方面的代表以及商标方面的论文比第一次诉讼研讨会大大增加。第一次诉讼研讨会就专利方面提出了一些重要问题,会后最高人民法  相似文献   

17.
控、辩、裁三方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蒋玉明新刑诉法对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作了很大调整,其中最为重要的变革莫过于审判程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即在庭审中引入对抗制,由诉讼双方在法庭举证,法官中立听证并保持庭审控制权、调查权。在这种“控辩式”诉讼制度中,控、辩...  相似文献   

18.
刑诉法、司法解释与律师诉讼权利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解释的规定必须以宪法和刑诉法为依据,不得与它们抵触或违反。在保障律师的诉讼权利方面,司法解释可以对刑诉法的条款作详细具体的解释,但其内容不得曲解、歧解;不得与刑诉法的有关规定相矛盾;司法解释增加规定的条款不得违背刑诉法的立法精神  相似文献   

19.
傅强 《法制与社会》2011,(17):296-296
综观现行刑诉法,虽然新刑诉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被害人的处境,使被害人获得了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及一些新的权利。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司法水平、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现行刑诉法对被害人诉讼地位的规定仍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被害人的诉讼当事人地位具有从属性、被害人的很多诉讼权利得不到保护或确认,以及被害人的损失得不到赔偿等方面。因此根据我国目前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现状,在刑诉中完善对被害人权益的保障,增强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新刑诉法应将受害单位规定为“当事人”裴以冈新刑诉法应该加强对受害单位诉讼权利的保护,将受害单位规定为“当事人”,赋予受害单位与被害人相同的诉讼权利。一、与被害人相比,受害单位所享有的诉讼权利与其所处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被害人是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