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高建生 《前进》2016,(8):25-2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把党的十八大关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要求,进一步阐述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赋予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意义,不仅强化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文化内蕴,也为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促进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9,(17)
<正>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内含着提升国家凝聚力的精神源泉、彰显大国担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6,(9)
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从我们淮安来说,要以"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的丰富实践为源头活水,植根传统,扎根现实,紧跟时代,服务群众,着力涵养文化自信的地方肥沃土壤。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持久的力量。"[1]文化自信何以能成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为它是源于对本国文化的"根"与"魂"的高度认同,源自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传承,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一、文化自信深植于中国文化的"根"与"魂"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基础,文化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如影相随。回望几千年文明史,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积极应对各种异质文化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一个组织、一支队伍的灵魂。特色鲜明的组织文化和战线文化,能够起到树立形象、塑造个体、凝聚力量、强化共识、激励斗志、滋养心灵的重要作用。"一、对文化自信与公安文化品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来源于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与自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国哲学、历史传统、语言文字、艺术审美、诗学情怀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坚定文化自信,人民论坛从8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推动国家与民族发展最为根本持久的强大动力。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已深刻认识到文化的重要作用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并在多个场合、多部论著中加以阐明。基于基础性命题、方法论命题及根本性命题三大视角对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予以归纳梳理,可以进一步明晰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创新性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认为,文化自信最为重要,起到决定性作用。他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这充分表明,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获得文化自信的三条途径。一是继承和弘扬。习近平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深刻讲到,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深度贫困地区坚定文化自信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临县安业乡前青塘村紧紧抓住新一轮脱贫攻坚战的有利契机,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减贫剂",通过挖潜力、创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他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担当,把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强新时代铁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提高文化开发水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提出"四个自信"重要论述,并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030年图景展望:当前,通过大力推动发展孔子学院等文化交流载体,支持媒体的海外发展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6,(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他进一步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并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数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机关提出了"四句话、十六字"的总要求: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信的本质源于文化的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培养与强化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中国新时代发展下的必然趋势。坚定"四个自信",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促进中国向更高、更强、更美好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我区文化艺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推出了一批精品、新品,打造了一批接地气、暖民心的惠民品牌,不断推进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扩大对外交流……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今年4月,到广西视察时,习总书记又强调了增强文化自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中华民族正是在光辉灿  相似文献   

18.
粟超 《重庆行政》2017,(6):93-9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此同时,大会同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并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再次置于相当高的战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6,(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提到文化自信,特别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更是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列,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于5月12日在京举办了以"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的"首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017"论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进一步充实丰富论坛成果,出版专题论文集,推进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相关领域研究取得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