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与罗马规约的生效,国际社会对其反响强烈.在对规约赞誉的同时,也不免因为其规定的管辖权与国家主权有所冲突而受到一定程度的评判.在当前以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家主权仍然是一个独立自主国家安身立命、稳步发展的保障.因此,面对国际社会的现实,需以批判的眼光认真审视《罗马规约》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面对日益严重的国际犯罪,国际社会建立常设性质的国际刑事法院以国家合作的方式来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设想由来已久,然而在主权国家林立的国际社会,国际刑事法院对国际罪行的管辖权或多或少会对国家主权产生影响,因此国际刑事法院通过补充性管辖原则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现结合《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条文进行分析,以对补充性管辖原则之适用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国际刑事管辖权发展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刑事管辖权产生于《凡尔赛和约》 ,在欧洲国际军事法庭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得到第一次实践 ,前南国际法庭与卢旺达国际法庭的设立使其得到了发展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出现标志着其相对完善。本文对国际刑事管辖权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评价 ,进而探求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人类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后,有效惩治和防止严重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犯罪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21世纪初,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国际刑事法院应运而生。国际刑事法院作为一个新生国际组织,其管辖权的,l生质与范围具有鲜明的特点。1998年通过的《罗马规约》对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亦有若干规定。准确理解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性质和范围,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刑事法院在打击和预防严重国际犯罪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罗马规约》和国际刑事法院的《法院条例》规定了非常详细的诉讼管辖权,但对咨询管辖权只字未提。咨询管辖权作为诉讼管辖权的补充,对于国际争端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依据另一方面的支持,为具有法定咨询资格的国际组织等国际法主体提供了新的法律救济的手段和途径,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因此,笔者建议国际刑事法院设立一个咨询委员会,这个咨询委员会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已经存在的法律文本咨询委员会,另一个部分是对特定案件的咨询委员会,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国际刑事法院追求司法正义的信心,而且可以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依据《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以下简称《规约》),对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内的犯罪,国际刑事法院对一国国内刑事管辖权起补充作用,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补充性主要体现为国家刑事管辖权"不愿意"或"不能够"行使两种情形。国家不愿意或不能够切实进行调查或起诉犯罪的情况在国际上并不少见,解释和探讨"不愿意"进行管辖对于准确理解和运用《规约》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一个学理问题为例,解释和探讨如何判断一国是否"不愿意"进行管辖。  相似文献   

7.
2009年3月4日和2010年7月12日国际刑事法院两次对苏丹总统巴希尔发布逮捕令。虽然苏丹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缔约国,但是安理会第1593号决议,使得国际刑事法院有权对发生在达尔富尔地区的国际罪行行使管辖权。巴希尔总统虽然根据国际法享有豁免权,但这种豁免不能妨碍国际刑事法院对他发布逮捕令。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是否有利于恢复苏丹的和平与稳定,还有待检验。  相似文献   

8.
关于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权力问题,从《罗马规约》起草到现在一直是国际社会和学术界争议的焦点,通过对《罗马规约》和国际社会政治因素影响的研究,分析缔约国、预审分庭、安理会和其他因素对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以求对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权力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国家安全近年来受到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采用传统的军事打击方法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国际社会一直希望能在国际法律层面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管辖、审判与惩治。《罗马规约》明确规定了国际刑事法院对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罪的管辖权,但没有具体规定对恐怖主义罪的管辖权。把恐怖主义罪作为一个罪名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将在法律上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战争罪与武装冲突性质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战争或武装冲突的性质,是属于国际性、还是国内性的,将决定要适用哪些战争与武装冲突法的规则。战争的性质问题,是与战争罪相关联的一个问题。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第8条,是关于"战争罪"定义的条款,其中也涉及到武装冲突的性质问题。前南国际刑庭《规约》的"关于严重违反1949年日内瓦公约的情事"、"违反战争法或惯例"和"反人道罪",都涉及到该法庭对战争罪属事管辖权的法律规定。通过前南国际刑庭对这些条款的适用,对预见国际刑事法院对战争罪的适用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涉及刑事普遍管辖权与国家主权的问题上,一方面应使普遍管辖权的适用严格遵守有关国际公约规定的适用条件、范围和方式,不能假借普遍管辖权来侵犯别国主权;另一方面国际刑事法院行使普遍管辖权应当以国家的自愿接受为前提,应是国家司法系统的补充。国家主权原则仍然是国际法的核心和基石。  相似文献   

12.
《罗马规约》的制定以及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终于在保护人类基本利益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另一方面,规约的规定以及随后成立的国际刑事法院对缔约国乃至第三国的国家主权都造成了一定的侵蚀。规约的缔约国因此对规约的执行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在这其中,澳大利亚对规约的执行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澳大利亚在注重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协调的同时,保护国家主权,关注国家安全,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国际刑事法院和国内法院在刑事司法管辖权上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重视。国际刑法的管辖可以分为直接管辖模式和间接管辖模式。国际刑事法院采用了前者。这样 ,国际刑事法院和国内法院在刑事司法上对人的管辖权和对事的管辖权上的关系就成为一种相互限制、相互合作和促进、相互竞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四个《日内瓦公约》及其两个附加议定书,为惩治战争犯罪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前南法庭规约对国际惩治战争犯罪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但该规约规定国际法庭应优于各国国内法院,超出了国际社会的现实可能性,削弱了法庭的意义。《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是国际惩治战争犯罪的最新发展,在吸收刑法原则、改进管辖权及触发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仍含有理想主义成分,在处理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关系上也尚待改进。国际惩治战争犯罪的发展史反映出规范审判组织、增强强制性和优先发展个人犯罪惩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国际刑事法院对我国的法律影响以及我国的应有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与推动下,追究犯有严重国际罪行的个人刑事责任的第一个常设国际机构———国际刑事法院于2002年7月1日诞生。由于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与《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存在分歧,中国未加入该规约,因而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的缔约国。但由于国际刑事法院自身的特殊性及国际关系的特点,国际刑事法院在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中国产生相当大的法律影响,本文主要论述国际刑事法院对中国产生的这种法律影响,并分析中国对国际刑事法院应采取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
虽然国际刑事法院由于联合国将苏丹情势提交给检察官而取得了对苏丹总统巴希尔案的管辖权,并在《罗马规约》的框架内有权发布逮捕令来行使其管辖权,但根据该规约的规定,法院不得向缔约国发布将使其违反国际义务的请求书。国际刑事法院目前已经向各国发布了逮捕和移送巴希尔的请求书,但除了苏丹在安理会决议下负有与法院合作的义务、且苏丹对巴希尔的逮捕和移交不会涉及到对其国际义务的违反之外,其他国家并不能因为该请求书或安理会的决议而解除其对苏丹所负的尊重巴希尔作为国家元首之豁免权的义务。倘若其他国家执行国际刑事法院的请求书而逮捕了巴希尔,将构成对习惯法下的豁免原则的违反。  相似文献   

17.
国际刑事法院对于中国主权构成潜在威胁,其根源在于:普遍管辖权的蚕食因素、启动机制的强制因素、战争罪的衍生因素以及程序性审查权的优势因素。中国政府应当顺应国际刑事司法发展趋势,反思和修正绝对主权现,并加快国际犯罪国内立法进程,健全国际犯罪追诉机制,以有效屏蔽国际刑事法院的威慑力,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8.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是国际刑事立法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也是罪刑法定原则在国际法上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于国际刑法的法典化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规约自通过以来获得了较为广泛的批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国际刑事法治的积极追求.同时,中、美、俄等大国的缺席影响了规约的实际效力,这些国家能否加入规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际刑事法院的未来,也决定了国际刑事审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围绕《选择法院协议公约》中的当事人合意选择法院管辖权的原则和规定,考察了国际私法上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发展轨迹,论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国家主权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公约管辖权的确定规则进行评析,指出我国加入公约的可行性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20.
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它的成立意味着对危害人类利益的严重国际犯罪进行管辖具有了更为常规化的形态。而国际刑事法院要真正发挥作用,其管辖权无疑是一个核心要素。因此,研究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探讨了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对我国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