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户籍制度改革是促进湖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当前推进湖北户籍制度改革存在配套改革不同步、协调机制不完善、城市承载力不适应、法规政策不健全等问题。建议:全省统筹规划、梯次放宽户口迁移政策、进一步创新人口管理制度、统筹推进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启动以来,杭州着力推进户口登记制度、户口迁移制度、居住证制度、综合配套制度"四项改革",总体成效显著。同时也面临着户口身份识别难、人口逆向迁移、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大、新型居住证有待优化、配套改革推力不够等挑战问题。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要着力完善人口迁移政策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调整优化居住证申领条件,完善居住证积分指标体系及积分应用实施细则,推动居住证积分在多部门多领域应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 ,原有的户籍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逐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虽然近些年来 ,我国的户口迁移政策有了较大松动 ,不少地方对高科技人才的户口迁移开了绿灯 ,但仍跟不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我国的户口制度改革可分两步走 :近期目标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调控管理 ,实行用工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弹性挂钩制度 ,招工不受户口的影响 ;长远目标是实现公民的户口迁移自由 ,即转换户口迁移的功能 ,以经济手段而不是以行政手段调控城市人口规模 ,淡化户口的附加功能。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是在户口管理制度中附加政治、经济与社会领域的功能,用以控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一种工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制度体系变动没有根本改变户籍制度的原初性质与功能。当前惟一的出路是进行大户籍制改革,即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变迁推动制度体系的变动中,合理卸载特定历史时期赋予户口管理制度的各种额外功能。大户籍制改革面临的困境是,中央各部委的改革态度不一致,东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均衡,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不一致,发达地区变相抵制改革。走出困境的政策建议是,采用中央统筹与地方创新相结合,省内统筹与省际协议相结合,政府、市场与非政府组织相结合,回归户口管理的服务本位的"三结合一回归"的综合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5.
微头条     
《小康》2015,(16)
<正>#20省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农业与非农户口统一#@环球时报: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一年来已有至少20个省份出台省级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户口转移政策看,不少省份出台的户口迁移条件比国版宽松;在人口管理方面,建立或完善居住证制度已成为共识,但依照当地不同情况,居住证的"成色"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户籍壁垒、非永久性迁移、城乡二元结构是居住证制度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基础。居住证制度既有让流动人口分享居住地公共服务、保留农村进城人口的土地权利、有效缓冲城镇化的社会风险等制度优势,也有未完全打破户籍壁垒、降低农村人口迁户意愿等制度缺陷,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协调居住证制度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江中三 《政策》2013,(4):76-78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2011]9号)以来,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使得建立在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之上的生育政策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如何积极应对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给人口计生工作带来的挑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8.
刘伟 《公安研究》2014,(2):33-36
科学稳步推进城镇化,保障农民工群体利益是关键一环,与之关联最为紧密的,即为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与城镇化推进节奏不同步,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阻碍了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结构以及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改革户籍制度是促进我国城镇化稳步推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科学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应当不断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弱化以户籍为牵引的利益分配作用;适当放宽户籍迁移政策,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人口增长与城镇各项基础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消除户籍制度对利益分配的影响;不断提升流动人员服务管理水平,强化公安户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徐洁 《人民公安》2014,(16):28-30
<正>在王太元教授看来,7月30日《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的落实,不仅对户籍、人口、治安管理的意义重大,对公安机关内部管理有促进作用也十分突出。三个1亿人问题的解决对公安机关帮助最大记者:此次户籍制度改革最终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王太元:目标可以从两个层次来谈。第一个层次是直接目标,"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这四个方面是公安机关的直接工作。"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模式的制度创新与战略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处于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人口问题、婚姻家庭和计划生育工作同样处于前所未有的结构转型时期。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妥善解决人口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人口问题已成为公共政策、社会政策、经济政策、人口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核心议题。本文运用公共政策评价的方法,首次全面评估、分析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社会效果。计划生育政策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传统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存在诸多理念性、结构性、体制性缺陷,直接或间接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严重的社会后果或新型的社会问题。从社会现代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看,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战略转型迫在眉睫。笔者从传统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世界人口变迁普遍规律和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重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框架的战略目标.首次提出宏观的"以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为基础"(social policy-based)的新型人口政策框架,以取代传统微观的"以计划生育为基础"(family plannjng-based)的人口政策,为改善国民生活质量和提高全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奠定制度化基础,旨在用现代制度安排与政策框架解决现代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将达到1.3亿人。户籍理论问题研究专家刘宏斌说,问题不在于人口流动,而在于外围条件和制度如何适应人口流动的现状。不能用计划经济的观点来考察和预测市场经济下的变化。一句话:户籍制度的改革是一种创新,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户籍制度改革将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知识、智力、智慧创造条件,使人才这种最重要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2.
婴儿随母落户制度是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产物,是户口登记的一项原则。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无限定阶段、准限定阶段、限定阶段、选定阶段四个时期。它对于严密户口登记制度,调控城市人口规模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也产生了延缓人口城市化进程,影响农村妇女与城镇居民组合家庭的正常生活,不利于其子女的教育及人口素质的提高等种种弊端。改革婴儿随母落户制度,要充分考虑改革的步骤和方式、成本和效果,政策上的调整要衔接配套,与相关制度不构成冲突;在不改变“婴儿随母登记”制度的前提下,应通过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寻求问题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遵循"支助型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是一种上层领导人对改革的激励和支持与基层群众的创造和努力共同推动的制度变迁过程。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从国家顶层设计和各地改革实践来看,户籍制度改革主要围绕剥离户籍制度附加的社会福利功能、完善居住证的功能、缩小地区之间的福利级差、合理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等几个核心问题展开。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的人口服务和管理机制、完善大城市落户积分制度、统筹农业人口向大中小城市均衡转移机制、构建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罗静 《传承》2012,(2):90-91
户籍改革势在必行,今年召开的十二届五中全会中不少提案都以户籍制度的改革为焦点。本文在分析了户籍制度背后隐藏的不公平之后认为,取消户籍制度不能彻底消除社会,并分析了无效户籍制度不能消除社会公平的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了深化改革户籍制度的措施,即:第一,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公平化。第二,建立健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第三,强化公民身份证制度,逐渐弱化户籍在城乡的不公平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遵循"支助型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是一种上层领导人对改革的激励和支持与基层群众的创造和努力共同推动的制度变迁过程。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从国家顶层设计和各地改革实践来看,户籍制度改革主要围绕剥离户籍制度附加的社会福利功能、完善居住证的功能、缩小地区之间的福利级差、合理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等几个核心问题展开。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的人口服务和管理机制、完善大城市落户积分制度、统筹农业人口向大中小城市均衡转移机制、构建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商鞅变法时所建立的户籍制度是其农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对西周、春秋户籍制度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户籍制度的基础。商鞅进行了两次户籍制度改革;第一次是公元前359年。改革的重点是建立什伍连坐制度;改革立户办法,强迫居民建立一家一户的小家庭;改革户籍世袭制,实行按垦田和军功升降户籍的办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行农战政策。第二次是公元前350年。重点是进一步改革立户制度、变革社会风俗和改革宗法制。同时,也涉及到行政区划改革等问题。文章对商鞅这两次户籍改革的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17.
正一、制定目的"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和逐步统一城区落户政策"是我市户籍制度改革五项任务之一。2016年9月30日起,我市已经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需要调整我市的户口迁移政策,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提高我市新型城市化率。  相似文献   

18.
陈钊  陆铭 《传承》2011,(3):56-5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跨地区劳动力流动规模日益增长,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方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当前户籍改革的做法主要是放松中小城镇的落户条件,但大城市仍然在用户籍政策限制人口规模的增长,而限制的对象主要是低技能劳动力。我们的核心观点是:以加快降低大城市落户门槛为导向的户籍制度改革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双赢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口的发展态势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于人口的结构,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城乡结构。对于弥合二元体制,人们大多希望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来解决,但是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了,有关户籍改革的认识存在严重误区。二是年龄结构。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妖魔化了,有关"民工荒"的认识也存在严重误区。三是性别结构。性别比例失衡导致的"剩男"问题在婚配上的表现,将成为未来界定"贫困"的新的表达。四是家庭结构。中国独生子女群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未来的主流价值体系、家庭模式的传承等。因此,需要前瞻性地理解中国人口发展的态势,并通过一套整合的社会经济政策体系去积极地解决人口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武汉城市圈的户籍制度改革对于推动圈内的经济发展及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间的户籍制度存在差异、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公民的许多权益难以保障,城市化进程受阻,因而应从渐次放宽户口迁移限制、健全以居住地为主的户口登记制度,推进城市圈内人口信息现代化的进程,使武汉城市圈户籍制度改革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