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宇 《传承》2009,(4):116-117
长期以来,史家关于"文景之治"的赞誉掩盖了一个事实:西汉前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比之战国实际有所倒退。文帝二年,晁错上疏中提到的"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就揭示了这一事实。导致这种倒退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历史时期的统治者在经济管制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造成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史家关于"文景之治"的赞誉掩盖了一个事实:西汉前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比之战国实际有所倒退.文帝二年,晁错上疏中提到的"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就揭示了这一事实.导致这种倒退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历史时期的统治者在经济管制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造成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史家关于"文景之治"的赞誉掩盖了一个事实:西汉前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比之战国实际有所倒退.文帝二年,晁错上疏中提到的"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就揭示了这一事实.导致这种倒退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历史时期的统治者在经济管制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造成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4.
闻星 《创造》2004,(2):8-9
"中国制造之都",这是广东东莞人前久在传媒上做的一条广告用语."某某之都"的美誉,中国其他城市也可如此自诩且不去管,但"广货"盛行天下却是国人普遍认同的事实,这其中尤以东莞为制造产地的商品最为显眼.  相似文献   

5.
时光倒退二十年,即使倒退十年,“扫黄打非”这一专用术语,恐怕不少国人还不知何意。可现在连一些小孩都能够回答这一词语的含义。从某种程度上讲,“黄”、“非”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扫黄打非”已经逐渐被广大人民群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作为旨在通达"现实生活过程"的理论,其基本的方法被描述为"纯粹经验的方法"。这一方法作为对形而上学思辨态度的批判,在对事实之现成性的批判上,体现为范畴去蔽;在现实的历史说明方式上,体现为历史去蔽;而这两方面的彼此联合,也正构成了"历史科学"的基本意蕴,其在理论构建上与实践的指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七大报告有一段精彩论述,令党内外、海内外倍觉振奋:"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本文试图从逆向视角,对这番精辟的话语作一解读。中国改革事业不能倒退,只能向前。纵观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历史,改革在某一时期可能  相似文献   

8.
《小康》2007,(12)
2006年岁末,在为其画上句号的时候,我们给这一年贴上的标签是改革,2006是"中国改革年"。又是一年岁末,在我们即将为2007画上句号的时候,这一年贴上的标签依然是改革。没错,就是改革。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9.
西藏的人权状况如何,这是一个在国际上被搞得最混乱不堪的问题。公正地看待和评价西藏的人权状况,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要看西藏在新中国中央政府的领导下人权状况是前进了,还是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了;二是要看藏族人民作为少数民族的独特利益和权利是否得到有效的保护。我想从这两个方面介绍西藏人权的一些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与人类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批评,这促使了二者的结合。人类学对发展研究与实践的参与,为"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文化视角和路径选择,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重塑发展观,使之往更加接近社会事实、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向走去。在此过程中,人类学对"发展"的一种批判的眼光,以及在参与发展工作后对自身学科的反思,能够成长为一种对"发展"的张力,二者之间的互动,将既有益于发展研究和人类学学科自身的完善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北京观察》2001年11期上关于京剧演现代戏的争鸣,确实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随着十年动乱的结束,批判所谓的"样板戏"之义愤,几乎也已汇成"人民战争的大海洋".然而,这些年,所谓"样板戏"中的一些具体剧目,如《红灯记》,并未像当年批它者所说,"批倒批臭",反而久演不衰.听朋友讲到它在台北演出的盛况,尤其经历过抗战八年的老人,为它振奋了民族精神的悲喜之情,无论从思想、从艺术上讲,都无法说它是负面的.这一事实,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发展,宛如"中国号"巨轮勇往直前的动力之源;动力不足,巨轮就会停滞乃至倒退。科学发展观,恰似巨轮一往无前的导航系统;系统失灵,巨  相似文献   

13.
"是—应该"问题是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基本主题。马克思在这一问题上的独特贡献有三:第一,揭示出社会历史事实本身蕴含着"应该"的维度;第二,将"实践"建构为能是与本应的统一,从而起到沟通事实与应该之鸿沟的作用;第三,从对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中生发出资本主义本身的内在批判力。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中秋与国庆双节相遇的最长"黄金周",以及首次实行节假日小型客车高速公路免费等政策,激发了井喷式的旅游大潮,也随之带来了高速拥堵、景区"爆棚"、游客滞留、垃圾满地等诸多乱象。多位专家因此呼吁恢复"五一"黄金周,为集中旅游"泄洪"。也有专家建议取消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以恢复价格杠杆调控道路供需的作用。不过反对之声也不小,有专家甚至直批这将是"制度的倒退"。  相似文献   

15.
"证明的推理"与"辩证的推理"是亚里士多德认肯的两种推理方式.在进行纯粹的事实判断或求"知"时,使用"证明的推理";在进行纯粹的价值判断或求"善"时,使用"辩证的推理".实际上,在伦理层面,并没有纯然的事实或纯然的价值之存在.事实与价值之间或"真"与"善"之间往往是交糅在一起的.因此,这两种推理方式是统一的,常常被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16.
评中美人权之争——兼驳“中国人权倒退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云虎 《人权》2004,(3):39-42
3月3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0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自1991年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以来第七次发表白皮书阐明中国的人权状况和观点。该白皮书以大量的事实,令人信服地阐述了过去一年里中国政府为促进和保护人权所作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展,是对美国散布的所谓“中国人权倒退论”的有力驳斥和回击。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关立法及司法解释上应当明确"不需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这一法律概念,将其范围界定为众所周知的事实、通过权威资料可以迅速查明的事实、法官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事实及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事实。法院在认定这些事实时必须要遵循相应的程序规则。在认定的启动程序上允许公诉机关及当事人申请方式启动程序和法官依职权启动方式并重;在认定的反驳程序中,允许公诉机关及当事人提出弱化、反驳法院认定的不需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的证据;在认定时间上,应当明确认定是事实审程序中的事情,并不是每个诉讼阶段都可以进行认定。法院一旦认定了不需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该事实就有预决事实的效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的法治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在保障市场自由和市场秩序方面,中国的法制建设明显缺位;二是国家权力过于介入市场经济生活,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变相加强,需要通过完善立法手段,对之加以规范;三是中国法治面临倒退,某些地方又恢复了人治的色彩;四是"稳定压倒一切论"和"中国情况特殊论"对法治建设可能产生消极影响。这"两论"的提出,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是也容易在实际工作中遭到基层官员的误用和歪曲。  相似文献   

19.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叫中国十三年的革命,完全是失败"。并指出俄国所以能彻底成功,是因为有一支革命军,中国辛亥革命后,"只有革命党  相似文献   

20.
苗德岁 《当代广西》2014,(11):59-59
正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由于达尔文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理论似乎支持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因此,马克思是达尔文的"拥趸"。尤其广为流传的是,马克思曾在1873年春将出版不久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寄赠达尔文,并在扉页上写下了对达尔文极尽仰慕之情的赠言。但事实可能比其表象更为错综复杂一些。《物种起源》在1859年11月面世后不久,恩格斯就将这一消息知会了马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