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正>要守住知识分子的尊严,我觉得你必须对这个国家和社会负有责任具有担当。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也意味着你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识分子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当然应该用你们的所学,哺育人类哺育社会,为社会提供各种必要的具体的知识或者是精神文化产品。但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在社会狂热的时候,你们保持着清醒,在社会失败的时候,你们会给大家提出警醒。但我们不要以为一谈责任都是一件大事,不,很  相似文献   

2.
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中国现代启蒙运动中心的国民性批判思想,是一个文化谎言.它折射出知识分子坚韧性的缺失,也体现出对五四传统一定程度的遮蔽和曲解.这一思想不但不能深刻地影响中国的现实社会,反而导致知识分子群体与大众和现实的分离,知识分子的精神也日益孱弱,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性和行动能力.知识分子应该立足本土现实,进行自我批判,加强实践精神,才可望重新取信于民众,在社会发展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张泽民 《新东方》2007,(3):55-58
对于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研究,人们在谈论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原因时,往往多涉及相关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形势,很少分析这个特殊群体的社会心理,这也是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研究不能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图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转型的社会心理条件作些探讨,以求有助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之一,而马尔库塞关于知识分子作为新阶层的论述,无疑可以算作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他从知识分子的固有特征审视成为新阶层的可能性,从知识分子的新变化折射作为一个新阶层的知识分子已经诞生,并就知识分子社会地位改变这一新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乡村知识分子是乡村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它一方面与历史上的乡村"士绅"有着渊源性关系;另一方面,它又与现实的乡村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它在乡村社会的公共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社会变迁与阶层意识延续的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再议知识分子问题单纯在未来的世纪里,知识分子作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社会阶层,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与世界经济接轨;中国的改革开放,将在整个世界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构成的大环境中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引进...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的知识化程度越来越高,青年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持殊的社会群体,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年知识分子社会化无疑会更有助于社会的发展,更有助于青年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由此,我们对青年知识分子社会化问题必须有个粗浅的认识。一、青年知识分子社会化的意义青年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有自身的许多持点:思想敏锐、思维复杂、工作热情、乐于接受新事物,对事  相似文献   

8.
日益庞大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是一支特殊的队伍,它既不同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又不同于对资改造前的民族资产阶级即原工商业者,更不是新生的资产阶级。如同任何一个阶级、阶层和群体一样,他们在刚刚踏上历史舞台的时候,社会形象也具有两种特性:一是模糊不清,二是游移不定。因此,帮助进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的形象塑造,是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再思考孙信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的一个特殊问题。中国共产党在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几次大的波折,其中有成功的经验,更有惨痛的教训。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特殊的问题,我们至今还没有解决好。解决这个问题非...  相似文献   

10.
知识分子,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阶段,当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从事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的时候,是没有知识分子的。只有到了原始公社崩溃,奴隶制社会产生之际,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开始有了若干剩余产品,文字也开始出现,从而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创造了前提,这才给知识分子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给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行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继而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何积极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处理好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关系,并使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与其他社会阶层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和谐相处,是当前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知识分子问题,注意贯彻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知识分子政策是其作用发挥的前提保证,知识分子的社会定位是其作用发挥的基本保障,党外知识分子的特殊作用是统一战线得以巩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徐芳  王保庆 《桂海论丛》2003,19(6):15-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必由之路。能否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这是由知识分子所从事劳动的特点、知识分子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历史作用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立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是指以社区为基础,把符合一定条件的罪犯放在社区,参加有偿或无偿的社会劳动,由专门的国家机构,在相关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协助下,在判决或裁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活动。在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不过在我国刑罚制度中已经规定了一些社区矫正措施。但是,这些措施的执行却往往流于形式。为此,必须建立并完善社区矫正制度,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修订有关法律、完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解读“无直接利益冲突”这一社会矛盾的新形式,我们不难发现,它对于推动我国的民主化进程、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既有消极的作用,也有积极的影响.正视这一客观事实,积极预防、理性对待、妥善处置“无直接利益冲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Gerda Wielander 《当代中国》2009,18(62):849-864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link between Christian belief and the fight for political change in today's China focusing on the activities of certain Beijing house churches. It formulates the hypothesis that Chinese Christian intellectuals may be able to fulfil a special ‘bridge-function’ in Chinese society. This hypothesis is tested against evidence based on a close reading of two Beijing house church publications (Aiyan and Fangzhou) and interviews with intellectual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se as well as ‘ordinary’ Christian intellectuals. Areas investigated include education, urban–rural co-operation, the demographic make-up of congregations, the Christian understanding of liberalism, and the activities of Chinese Christian human rights attorneys. 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hile Christian intellectuals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their most prominent members continue the splittist tradition of previous dissident groups while the more meaningful work is undertaken by unknown Christians away from the spotlight.  相似文献   

17.
高广景 《桂海论丛》2010,26(4):36-40
新中国成立头七年既是新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也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断调整的时期。党的中心工作的不断变化是其政策调整的直接原因,党和政府关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和政治归属的二重性判断是其政策不断变化的根源所在。党在与知识分子的互动中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整合与意识形态的重构。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积极性的发挥至关重要,它既关涉到现代化的实现,也是衡量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公民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帆  谭琳 《思想战线》2007,33(3):116-121
和谐社会构建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也必须依靠各种组织和全民的力量。在我国,作为处于政府、市场、家庭之间的一种特殊组织结构,公民社会组织在社会的协调与发展中已经初显其价值与作用。重视公民社会组织的影响力,提升公民社会组织的功能,对于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书巧 《桂海论丛》2011,27(5):64-67
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潮经历了盛极而衰和重返复兴两个阶段,基本理念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优先原则,其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社会正义——平等的强调,这意味着西方政治哲学主题从"自由"到"平等"的重大转换。社会正义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主题,各民族各国在发展进程中必须特别关注,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Yijiang Ding 《当代中国》1998,7(18):229-256
This paper both analyzes and provides a detailed documentation of the conceptual changes in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circ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and the meaning of democracy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or so. In the late 1980s, the intellectual circles in China were engaged in intensified debates on issues concerning political reform. New ideas were proposed, indicating important rethinking of democracy in terms of changing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Increasing emphasis was placed on societal autonomy and plurality of social interests. Correspondingly, the meaning of democracy also changed from the party‐state's monopolized representation of unified social interests to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y an autonomous and pluralistic society. The brief period of post‐Tiananmen political backlash failed to inhibit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widening acceptance of the new ideas on democracy and the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among a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the 1990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