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走向社会,重新就业,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关键在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善待下岗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也要善待自己。因此,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应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善待下岗职工,下岗失业人员也必须努力改变择业观念,调整心态,积极自谋职业,开创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图片库     
《中国妇运》2005,(8):39-39
从4月份开始,淄博市妇联、淄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淄博市总工会集中三个月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真情相助”活动,多渠道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一是开展下岗、失业人员专场招聘洽谈会活动。确定每月下旬的第一个星期六上午三部门联合举办下岗失业人员专场招聘会,并组织相关用人单位现场招聘。同时,通过.开发社区公益岗位等措施,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二是开展“政策咨询援助周”活动,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南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狠抓政策落实,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截至2008年11月底,南安市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5人,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97%。南安市也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着手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一是开展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利用技能就业本领。二是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着力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失业下岗问题的产生,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怪异现象,其中之一就是“隐性就业”问题。与失业下岗相关联的“隐性就业”是指,一部分名义上失业或下岗的人员,实际上是有工作和有收入的。但是,这部分人无论是在正式统计中,还是在他们自己填答的各种登记表中,都显示为失业下岗。这就使得我国失业问题变得异常复杂,连真实的失业人口数字也搞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下岗失业问题中出现了青年失业现象,而且愈演愈烈。青年失业现象的特点、产生原因不同于其他人员的下岗问题,因而解决这类失业也要区别对待。青年失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解决青年高失业问题,不但可以降低资源的浪费,促进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论下岗、失业人员与社会治安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定平 《湖湘论坛》2003,16(3):83-84
在城市体制转换过程中 ,因下岗、失业而产生怨恨、仇视社会及他人的心理 ,出现采取盗窃、抢劫单位或他人财物 ,报复社会、故意伤害企业领导人等方式影响社会治安的现象。从根本上控制这类社会治安问题就必须提高社会整合力 ,采取积极的社会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第二代独生子女也已长大。独生子女是社会的未来,关注独生子女的成长、成才,是全社会的责任。目前,在我们身边有一个颇令人忧心的现象:这些由20岁到30岁的新失业族,大有直逼“4050”下岗人数之势。他们大学毕业不就业在家“啃老”;或者低学历、少技能又怕苦在家“待业”,他们成为了新时期的“新失业群体”。本刊记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采访和剖析,期望通过我们的文章引起社会的关注、决策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张飞 《青年探索》2007,(1):87-90
辽宁老工业基地“新失业群体”的社会生存状况与自身的先赋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确实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导致了其在就业中遭受一定的社会排斥。“新失业群体”的父辈由于本身的失业下岗而沦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而且由于辽宁老工业基地特殊的体制转轨境地,使之遭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挤压。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是一个国有企业较为集中的工业城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职工下岗和失业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据2002年度统计,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共有21万人,其中七城区下岗失业人员19.4万人,在七城区下岗失业人员中“4050”人员总数4.14万人,一户家庭两人及两人以上下岗失业的有1.35万人。  相似文献   

10.
失业,这个人们讳莫如深不敢面对的问题,终于摆在了我们面前。多年来,我们把失业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失业。其实,失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与社会制度无关,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的产物。目前,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失业的现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就业体制和就业政策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也是长期以来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以及企业经营机制深层次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有人说,既然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同时就选择了失业。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正视失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把失业所带来的负效应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人”与日俱增.老年人问题日益突出,待业及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日渐突出.街道社区内出现了“五多”现象:下岗失业人员多、外来人员多、零就业家庭多、未参保人员增多、困难家庭增多.劳动保障工作建设和谐社区任务也越来越重。民惠街劳动保障事务所、服务站.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服务力度,开拓服务范围.成为民惠街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2.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起,至2004年3月,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3余万人,其中,2003年全区民营经济中仅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新增就业人数就有9.5万人,“金三角”地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的民营企业为社会提供10万个就业岗位,在解决下岗、失业和待业人员就业与再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阿拉善盟、乌兰察布盟、兴安盟、锡林郭勒盟等地区有65%的下岗、失业人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重新找到了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失业下岗问题已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应当看到不同地区的失业下岗状况具有不同的特征。判断一个地区失业下岗问题的程度,不能仅仅依据其数量,还需要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各方面以及失业下岗人员自身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失业下岗问题,科学地判断其程度,以便冷静地采取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失业、下岗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面对严重的失业、下岗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一些学者的见解引起了笔者对一些问题的深思:1、失业、下岗产生的都是负效应吗?2、能否把失业、下岗归咎干科学技术进步?3、失业是改革的结果吗?4、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解决我国失业、下岗问题之根本吗?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失业、下岗产生的都是负效应吗?根据经济学家胡鞍钢的统计显示,1997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589万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03,(7):19-21
去年以来,市妇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市再就业工作会议及市妇女工作会议精神,把党委、政府工作的难点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把广大妇女群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在全市积极实施“姐妹帮扶工程”,广泛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帮扶困难妇女群众,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目前,“姐妹帮扶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层层宣传发动,在“广”字上做文章 市妇联针对当前我市下岗失业  相似文献   

16.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北京市通州区通过举办下岗职工创业培训班,一年诞生了30名小老板。无独有偶,安徽省蚌埠市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聘请安徽财经大学等5个单位和38位创业能人,采取“结对子”和“上门”服务等形式,为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提供项目论证、政策法律咨询、市场营销策划等多方面的指导、培训和服务,受到下岗职工的欢迎,促使一批下岗失业人员迈出了自主创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08,(3):24-26
近年来,吉林省妇联按照省委、省政府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总体部署,提出了“岗上岗下齐抓,创业就业并举”的工作思路,在全省实施了“巾帼创业小额借款项目”,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使她们实现了创业就业。迄今为止,“巾帼创业小额借款项目”在全省9个市州全面铺开,借出资金总额已达2308.92万元,直接扶持4495名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并带动11412名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5,(11):30-32
实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典型“妇字号”示范工程是自治区再就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委政府对妇联工作的充分信赖和大力支持。各级妇联组织要深刻理解、充分认识做好妇女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领导,把促进妇女就业和再就业、实施好“妇字号”创业典型示范工程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以扶持国有企业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典型为重点,示范带动下岗失业妇女就业和再就业。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两个相辅相成的基本内容——发达的经济和社会公正。表现在社会结构中就是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的权益,都应一视同仁地去尊重和保护。而对“弱势阶层”的社会关怀,更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民主、文明程度的基准。国营企业下岗失业职工这一群体的形成和日益“边缘化”问题,是我国经济机制深层次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就业政策和体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下岗失业职工愈来愈严酷的困境1994年、1995年大面积国企职工下岗以前,我国许多行业(军工、煤炭、林业…  相似文献   

20.
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一种困扰世界各国的普遍的社会现象,各国当政者无不把治理失业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认真对待。中国的失业问题,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在当前经济改革的形势下显得特别突出。一、我国下岗失业人口的现状及成因随着改革的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