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灾情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发展迅速,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灾情管理制度不断得到完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灾情应急值守制度、灾情会商核定制度、灾情报送通报评估制度等为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提供了支撑;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发展,分级培训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这支队伍力量逐步发展壮大、能力不断提升,为解决灾害预警、灾情报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供了保障;灾情管理技术也取得了新突破,多网络多终端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平台、全国灾害信息员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先进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领域,并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打开了"空中之眼"。一旦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在信息中断交通受阻的情况下,无人机可迅速越过高山河流阻隔,通过摄影、摄像或其他遥感手段获取灾情,及时为抢险救灾提供准确信息;同时在人力救援和查灾核灾无法直接介入的情况下,可完成  相似文献   

3.
张云霞 《中国减灾》2014,(10):10-13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灾害事件发生频率明显提高,我国正面临更加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灾情信息管理作为一项基础业务,支撑着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在防灾减灾救灾全局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灾情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灾情信息管理是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整体实力跃升必由之路的实践认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相似文献   

4.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省将防灾减灾体系构建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深化"减灾—备灾—救灾—灾后重建"四位一体救灾思路,实现防灾减灾与灾害救助并重,救灾工作向灾前防控和灾后重建拓展延伸的新格局. 完善灾害预警机制 做到灾害险情有预警 四川省充分发挥省减灾办综合协调职能,以险情预警和灾情会商为平台,与多个涉灾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基本实现灾情参数即时共享.在突发天气过程中,气象等部门及时提供最新雨情、水情、汛情和地质险情,提前发出预警预报.依托村、镇、县、市四级灾害信息员网络,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传递到县、乡、村、组、户和施工单位,提前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由于灾害信息员培训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会商预报准确率较高,为提前组织转移群众赢得了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5.
正灾情信息管理作为一项基础业务,支撑着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在防灾减灾救灾全局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灾害事件发生频率明显提高,我国正面临更加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灾情信息管理作为一项基础业务,支撑着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在防灾减灾救灾全局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正>卫星遥感作为一项重要的空间信息获取技术手段,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灾害发生后,凭借实时性强、可大面积同时观测、连续观察等优势,卫星遥感技术能够提供直观准确的灾情信息,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分布多样、地质构造多变,四川省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灾害发生后如何快速、安全、有效地获取灾情信息,是应急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而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无人机技术,为破解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为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四川省减灾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16年成立遥  相似文献   

8.
正湖北省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灾害造成损失重。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功应对了"6·1"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和2016年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依然存在短板,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依然薄弱,亟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特别是推进县(市、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示范,积小胜为大胜,积  相似文献   

9.
随着灾害问题的日益加重和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遥感、地理信息、网络通讯及其他信息技术已逐步应用到防灾减灾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灾害预警、灾情评估、救灾决策、灾害救援多方面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数据的科学管理是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可为政府及相关减灾部门提供标准详实的基础地理信息,同时也为各级减灾应急指挥中心提供及时准确地救灾决策信息。因此,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综合数据管理体系,实现防灾减灾海量数据的集中存储、高效管理与统一调度,是各级减灾部门开展应急工作的基础和基本保障,也是各级减灾部门面对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徐园  王卫京  吴磊 《中国减灾》2013,(17):48-51
随着灾害问题的日益加重和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遥感、地理信息、网络通讯及其他信息技术已逐步应用到防灾减灾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灾害预警、灾情评估、救灾决策、灾害救援多方面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数据的科学管理是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可为政府及相关减灾部门提供标准详实的基础地理信息,同时也为各级减灾应急指挥中心提供及时准确地救灾决策信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安徽省民政厅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深入推进全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意见》提出了完善政策支持、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培育防灾减灾救灾社会力量、建立"三社联动+防灾减灾救灾模式"、探索推进智慧灾害治理、积极探索整合防灾减灾救灾社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河南省南阳市减灾委办公室主办的南阳市减灾网正式上线运行,这也是河南省唯一一个综合减灾网站。网站设有"机构概况""减灾新闻""政策法规""救灾管理""为你服务""防灾科普""联系我们"等版块,第一时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南阳最新的灾情信息和预警公告,以及防灾减灾的科普常识。南阳市减灾网的开通运行,对于宣传南阳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正辽宁抚顺:举办灾害信息员业务培训6月22日,辽宁省抚顺市民政局组织市、县、乡三级近100名民政救灾战线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该培训围绕防灾减灾救灾政策文件和工作中的疑难点,以及灾情信息报送等相关业务知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授课讲解和互动解答,并设置灾情背景,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进行了现场模拟报灾。  相似文献   

14.
正湖北省谷城县通过构建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管理人员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上报和发布灾情,发挥县减灾委的统一协调作用,科学会商评估灾情,有效提升了灾情管理水平,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湖北省谷城县着力提高灾情管理水平,为及时、准确判断灾害发展趋势、核定灾情、评估受灾群众需求以及灾后救助工作赢  相似文献   

15.
陈铁军 《中国减灾》2011,(10):61-61
近年来,山东省滨海市无棣县民政局与县气象局紧密配合,双方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联合开展灾害信息员队伍和社区减灾建设,加强灾害信息共享和灾情预警、预报、评估工作,共同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一是双方将加强与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提高北斗在减灾救灾领域的业务化应用,2014年,湖北、陕西、甘肃、青海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被选为示范省份,开展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家综合减灾与应急典型示范项目"。项目实施四年来,各地积极投入资金购置终端设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开展相关操作培训,搭建起各地的北斗综合减灾应用平台,为当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注入科技效能。通过多年的应用,各地的灾情报送时效性得到大幅提高,更消除了灾害多发地区以及老少边穷地区等灾情报送的网络盲区,为及时开展救灾决策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防灾减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提出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改革任务。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结合湖北省情灾情实际,我们对"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问题作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灾害信息员队伍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灾害隐患排查、灾情统计报送、灾情损失评估核查、协助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灾情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基层灾害信息员恪尽职守、不畏艰险,用自己的实干与热血谱写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篇章。本文特此展现基层灾害信息员的工作风采。  相似文献   

19.
正"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新的发展理念如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健全公共安全体系,都要求不断创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制机制。"十三五"时期也是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的关键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诸多新形势、新任务与新挑战。一是灾情形势复杂多变。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影响,未来我国极端天气增多趋势明显,灾害的  相似文献   

20.
许洁 《中国减灾》2011,(1):44-45
灾情信息统计工作是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的重要基础,及时、准确地掌握灾情信息,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中防灾减灾决策,关系到灾后救灾工作的决策,关系到灾区群众的生活安排,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2009年,吉林省按照《关于全面推广使用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统》操作使用及灾情统计制度的培训,之后全省各地开始使用《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报送统计灾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