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鲁民 《新长征》2008,(5):64-6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前一句是责任,后一句是权利,前一句是建设,后一句是享用,两项内容相得益彰,辩证统一,缺一不可,不论强调哪一句而忽略另一句,都是片面的。然而在社会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任炳 《前线》2011,(8):56-56
何为“懒政”?通俗、明白、形象而言,就是官员“拿着钥匙不开锁”、“装着钞票不买单”、“占着茅坑不拉屎”,就是“苦干不如‘巧干’、‘巧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  相似文献   

3.
2011年5月,中共贵州省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在贵阳举行。会议提出: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下大力增强抓好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素质和能力,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贵州特点的社会管理新路子,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建设平安贵州、和谐贵州、幸福贵州,为实现贵  相似文献   

4.
阿明 《党建文汇》2005,(5):24-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建设的战略思想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响。然而,也有不少人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建设错误地理解为建立健全福利社会。  相似文献   

5.
正之 《前线》2013,(11):81-81
古人在论述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时说:“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认为文学与文风的发展变化,和时代状况及社会政治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古人把这种对应关系提到了相当的高度,把文风视为社会政治的“睛雨表”,于是就有“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虽然把文风和社会生活直接对应起来有夸大的嫌疑,但文风如同时代的皮肤一般,可以反映政治状况、社会习俗、官吏的工作作风等丰富内容则是有其合理之处的。  相似文献   

6.
加强管理、改善管理、从严管理,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做得更出色。千条江河归大海,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 把工作做好,最后都要落实到人,人民群众的满意才是最终目的。话是这么说,实际工作中却不是如此,“上面”一旦强调什么了,“下面”往往可以翻出许多花样来,有些花样还颇有些幽默,令人对这些首创精神不得不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7.
由过去重经济建设向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过去事后处置的灭、压、堵的“严管惩治”,向“寓管理于服务”的执政理念转变;由传统的社会事务“政府包干包揽”,向党委政府主导下的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尤其是社区人的协同作用转变。  相似文献   

8.
心理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各行各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当一个国家处在社会转型期,不仅社会问题频繁发生。而且人们的心理问题也大量凸显。目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面对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需要积极推进心理疏导机构建设,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9.
现实中有多少人正在努力甚至挣扎着去追求某个身份? 追求身份天经地义.因为我们本来就生活在“身份社会”。此种身份当然不是人们在家庭血缘关系中的身份.而是指其在职场和官场中的身份。所以追求身份.也就是人们追求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台阶和位置.追求在人群中的排序和等级。  相似文献   

10.
郭庆晨 《奋斗》2006,(5):60-61
在美国读博的儿子只要通过论文答辩就可毕业了。可答辩评审委员会的一位成员因病重不能出席答辩会,致使答辩延期。儿子的论文答辩评审由一个五人组成的答辩评审委员会负责.必须五人全部到场,答辩方能生效。这是规定。就不能变通变通吗?可以变通,变通的方法是:或等生病的答辩委员会成员康复;或更换一名委员,  相似文献   

11.
快乐大叔 《党课》2012,(1):99-101
有人说,从一个民族的神话及宗教信仰之神,可以看出该民族价值观之构成及其取向,以及其社会历史语境的主要特征。例如,中国传统民间俗神中,就没有爱神和体育竞技之神,但却有月下老人;而西方社会各民族没有财神及福禄寿喜之神,却有智慧女神。  相似文献   

12.
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时代巨轮飞速运转,海量信息铺天盖地,社会发展一目千里。所有的一切都在催逼你:快一点,再快一点!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正观具有"目标价值",而罗尔斯的"分配的正义"和诺奇克的"持有的正义"理论具有"工具价值","工具价值"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的"目标价值"所用。以社会公正为视阈,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土地征收,实施以"保障"为基点的"社会补偿"政策,不能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切实保障被征收土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应该实行符合社会公正的、以"保护"为基点的"社会赔偿"政策,使得城市化建设中的土地征收,既能"化地"实现工程建设现代化,又能"化人"实现农民身份转型市民化。  相似文献   

14.
赵本山的一举一动都是新闻。在中国社会急速转型的当口,赵本山已经成为一道特异的文化风景。社会人等竟因此分裂为草根、精英两大群体,楚河汉界,壁垒分明,也算奇观。  相似文献   

15.
赵本山的一举一动都是新闻。在中国社会急速转型的当口,赵本山已经成为一道特异的文化风景。社会人等竟因此分裂为草根、精英两大群体,楚河汉界,壁垒分明,也算奇观。  相似文献   

16.
郑蔚  牛震 《廉政瞭望》2005,(2):35-35
2004年12月2日,北京首都机场遭 遇了连续两天的大雾。前一天,首都机场 上空的大雾“锁”住了800多个航班;从2 日早晨起,又有大批航班被“锁”。直到中 午时分,浓雾渐散,首都机场才恢复了航 班起降,跑道上一时“挤”满了客机。 东航MU5110航班原定中午12时 起飞,从北京飞往上海。中午12时,旅客 登机完毕。就在旅客们暗自庆幸可以顺 利启程时,乘务长张素英为难地向旅客 道歉:因为大雾影响,航班临时接收了其  相似文献   

17.
朱宝信 《学习论坛》2003,46(1):29-31
对歧义丛生的“社会价值”概念含义的确定 ,应从界定“社会”的确切含义入手。社会是指人的集合 ,即整体的人或社会的人。价值是因人而生并为人而生的。人的实践本质决定了人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由于这一价值实现的互为条件性 ,人的最高价值追求就只能实现于社会 (即整体的人 )之中 ,因而一切价值诸如物的价值、思想价值和 (个 )人的价值都是社会价值 ,即都为人的最高价值实现在社会上所显示的价值。因此 ,社会价值表示的是任一价值对社会的价值 ,它的确切的语句表达形式应是“……的社会价值”。通常所说的社会对 (个 )人的价值 ,实际上是指社会关系 (其中主要是社会制度 )对 (个 )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苗翠静 《新长征》2009,(11):64-64
品行,这个词可以分为“品”和“行”两个部分。品,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行,则是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社会行为中的表现。品是内心的、看不见的。通常,个人的品行是用看得见的“行”来体现看不见的“品”的。“品行”两个字合起来理解。就是能够体现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行为。品行,其表在“行”,其质在“品”;品和行的统一,才是一个人的真正的品行.  相似文献   

19.
不时听到一些好人难当的消息,心里感到很不是个滋味。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4,(7):18-19
长期以来,我们讲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通常用“国家管理”一词,这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等一系列新概念。治理与管理虽非截然对立,但有原则性不同,至少有以下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