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4,(3):96-97
据介绍,目前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已确定了四大科学目标和五大工程目标。今年将正式展开月球探测计划的第一期工程(即“嫦娥”一号绕月工程),总投资约14亿元人民币,计划在2007年以前发射一颗围绕月球飞行的卫星,开展月球探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此次嫦娥四号成功发射,我非常激动。按照我们确定的探月工程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第一步是无人月球探测。无人月球探测里面又分为三期,第一期是绕月探测,已经完成了,由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完成,第二期是落月探测,落月探测只完成了一半,嫦娥三号落在月球正面,嫦娥四号的要求非常高,要落到月球背面,而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4,(1):84-8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2003年11月宣布,我国第一期探月工程的综合论证已完成,科学目标、工程技术实施方案也已落实,未来3至5年内,将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开展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将成为我国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这个新世纪,月球吸引了全地球的"眼球"。在沉寂了30年以后,曾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美、俄有了重返月球的计划。而欧洲、日本、印度也都公布了自己的第一次月球探测计划,并已经开始实施。而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8月16日,中国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说。8月10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嫦娥一号"卫星于日前通过了各项试验考核验证,完成了发射场、测试、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通过了出厂评审。至此,绕月探测工程完成了"嫦娥一号"卫星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产品研制。"嫦娥一号"在人们翘首期盼中登台亮相了。  相似文献   

5.
蔡如鹏 《今日广西》2007,(21):72-73
“苏联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第一次发射了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第一次用无人探测器从月球自动取样返回。第一次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他们还命名了月球上一半的地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则是人类的伟大壮举,它让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另外一个星球。”这是“嫦娥工程”月球应用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启动 3月25日,国防科工委宣布: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工程”正式启动。当天,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地面应用、发射场和测控五大系统全面启动。“嫦娥一号”卫星及其运载火箭将于2006年10月完成全部研制工作,力争2006年12月发射。中宣部、教育部出台一系列针对教育的文件 3月26日,教育部发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3月30日,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4月2日,中宣部、教育部共同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发布。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确…  相似文献   

7.
2006年6月,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表示,中国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将在2007年3至4月首次发射。中国人“嫦娥奔月”的梦想成真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8,(1):98-98
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12月12日举行的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9.
《观察与思考》2007,(23):10-10
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飞控中心揭开图像,并发表讲话。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的贺电》。  相似文献   

10.
6月15日,为纪念《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创刊50周年,在省政府办公厅举办的“贵州论坛”专题讲座上,我国著名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省政府圆厅会议室进行了题为“人类空间探测与我国月球探测”的专题讲座。副省长吴嘉甫会见  相似文献   

11.
白华 《两岸关系》2009,(10):50-51
应台湾远东集团邀请,大陆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9月20日首度赴台访问,并以“神秘的月球与中国的月球探测-嫦娥工程”为题发表演讲。欧阳院士首访台湾,不仅为台湾科普掀起高潮,带给台湾探月工程一手材料,也趁此行与台湾天文、地质同业建立交流平台,为两岸未来学界交流合作开辟一条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正>探月,万事俱备月亮,这个浩瀚宇宙中离地球最近的天然星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回忆说,其实早在1978年,美国总统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送给中国政府一克月球样品,中国科学院就曾组织全国力量对样品的一半进行初步研  相似文献   

13.
神州亮点     
《传承》2007,(11)
■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7,(6):101-102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地球轨道。10月31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三次近地点变轨.进入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开始奔向月球。11月7日,嫦娥一号卫星顺利进入工作轨道,即将进行绕月探测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中国将发射着陆器与月球车降落在月球背面,开展联合科学探测,这是人类首次发射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我们将充分利用月球背面的特殊条件,开展甚低频天文观测和其他一系列科学探测,取得第一手创新性探测成果。我们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月亮的正面,我们永远看到的就是这半个月亮。两亿年前的恐龙看到的月  相似文献   

16.
《党建研究》2020,(3):F0003-F0003
孙家栋,男,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4月生,辽宁复县人,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科技委主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七、入、九、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7.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07,(24):4-4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12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庆祝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强调,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8.
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于2020年11月24日发射,经过23天任务周期,返回器于12月17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2月2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充分肯定探月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取得的成就。他强调,要弘扬探月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人物     
<正>探月工程领导小组中国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30日,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部分成员与记者见面,从左至右分别为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栾恩杰,探月工程副总指挥阴和俊,探月工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9,(36)
正1. 1月1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仪式在京举行。2.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从2019年1月1日出版的第1期起全新改版。3. 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