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对马克思所有制思想渊源和生产关系二重性的研究表明,马克思把所有制更多的看成是劳动对它的客观条件的关系,所有制的历史变迁正是生产关系二重性的现实体现。生产关系的二重性决定了重建个人所有制既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又包括消费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是为了否定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夺,这是纵向维度上体现在所有制变迁上的生产关系变化规律;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则是为了保证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是从横向维度上评判在特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下生产关系优劣的标准。重建个人所有制是实现劳动者解放的物质基础,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所有制功能认识和把握基本经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所有制演变的辩证规律出发,剥离出所有制功能的概念,提出只有从所有制功能出发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的基本功能是资源使用上的排他。一切所有制的革命,其实质不过是所有制功能的新选择或新组合。虽然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但公有制的进程仍然随着生产力的社会化和国际化在发展。公有制进程不仅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发展,而且在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也在发展;不仅以公有经济形式在发展,而且以社会资本和其它形式在发展。私有制的历史地位是由其功能决定的,只要对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发生促进功能,就有它的历史存在权。要冲破在所有制认识上存在的形而上学,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对立和区别只具有相对意义,公有制和私有制是可以功能互补的。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共同发展形式。  相似文献   

3.
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是共产主义的根本目标,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过去,由于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私有制的理论,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一大二公误作为真假社会主义的判别标准,主张人为地以行政手段消灭私有制,实行纯而又纯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实际上始终主张回到《共同纲领》的"以公有制为主导、私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主体论"只是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阶段性策略。我们应当区分邓小平的阶段性策略话语与邓小平的真实思想。而他主张的"公有制为主导"实际是指"以公共财政为主导";他认为公共财政资金的所有制性质是"全民所有制"。他还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共同富裕就是普遍中产阶级化;实现了普遍中产阶级化的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经济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只能是以微观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所有制。我国目前仍在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认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方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不符合邓小平理论的本意,又不符合客观实际,也是当前所有制领域的最大"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5.
浅谈“混合所有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混合所有制”的问题,是在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过程中许多同志很感兴趣的问题,也是从理论上探讨见仁见智者兼而有之的问题。本文试就“混合所有制”的含义作一些分析探讨。一、所有制按其性质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所有制,即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指生产资料归个人、社会集团或整个社会所有。其形式上是人与物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与阶级的关系。“所有制是社会大厦的基石”(圣西门语)所有制结构则是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以及他们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刘胜男 《传承》2009,(22):18-19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范畴。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制度具有决定作用,这一思想的形成经历了初创、形成与发展、完善与成熟三个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作用的认识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范畴.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制度具有决定作用,这一思想的形成经历了初创、形成与发展、完善与成熟三个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作用的认识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创造性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载体,建立与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人文意蕴的传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坚持"现实的前提":一切以现实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为出发点;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着力不同历史时期人的主导需要的满足;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的同时,又坚持发展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先导地位;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创造了人民民主专政这种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的思想,创造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逐步消灭私有制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直接批判的立宪国家或立宪制主要是指君主立宪国家或君主立宪制,立宪主义主要是指君主立宪的主张,探究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立宪主义的关系,必须深入其科学社会主义大厦进行理论考察。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有关论述,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立宪主义在四个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对立。马克思主义与立宪主义存在巨大对立的内在原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关怀和终极追求是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由于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个人自由在普遍性、平等性和彻底性、真实性方面都大大超过了立宪主义所追求的个人自由,因此在理论诉求上,马克思主义是对立宪主义的巨大超越。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是废除私有制的结果;具有社会性、科学性、一般性的真正自由的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个人关系的普遍性和个人能力的全面性的产生,要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我们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创造》1993,(1)
我们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指在生产力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建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即为人民(包括本人在内的全体劳动者)作贡献的劳动能力个人所有制。在肯定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建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是中国改革的重要任务。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实质上就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上重建劳动能力个人所有制。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主要是还给农民自己作主的劳动力所有权,其中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经营权)。同时,与此相适应,给基层集体自己作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产生了个人和集体等不同所有  相似文献   

13.
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继往开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十八大以来的两大经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 ,他在表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中总结说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 ,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是对个人的 ,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 ,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 ,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 ,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 ,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资本论》 ,1975年版 ,第一卷第832页 )这就是说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5.
南斯拉夫目前实行的自治社会主义制度是由卡德尔设计的,它之所以会发生经济和政治危机,根本原因在于所有制的改革不彻底。在卡德尔理论的指导下,南斯拉夫的改革是从所有制问题入手的,它是唯一抛弃国家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它所实行的社会所有制并没有解决产权虚置问题。正如卡德尔所说的,在社会所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属于一切从事劳动的人所有,这是他为劳动者和创造者从事劳动和获得自由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但是,任何人对这些生产资料都不能拥有任何私有权。从这种意义上  相似文献   

16.
王大丽  ;吴廷俊 《传承》2010,(15):56-57
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苏两国的新闻改革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对媒体所有制的改革上,苏联的新闻媒体由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实现了所有制的"变",而中国的新闻媒体一直坚持着全民所有,始终做到了"不变"。从文化内核、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两个方面分析了产生所有制"变"与"不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的社会整体结构中,法治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源自于经济生活并且反映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法治一方面维护着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巩固生产资料私有制并且强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另一方面法治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通过宣扬"自由"、"平等"等观念并且借助于国家权力来维持阶级统治。法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护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同时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初步探索到基本形成,再到经济学的进一步论证,最后到理论的补充,都与人的解放思想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出发点是完整的人,包含了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人类三者的有机统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就是人的建设,包含了个人、群体和人类解放的彻底解放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最高价值追求,需要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实在实际的政治解放等条件。  相似文献   

19.
陈西平  薛兴利 《前沿》2002,(8):30-33
文章认为 ,当前经济理论界关于所有制问题的讨论 ,之所以分歧较大 ,关键问题在于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私有制等概念的理解尚欠明确 ,在于未给社会制度和所有制形式之间的关系准确定位。如果将所有制形式定位于非政治层面 ,并解除它对社会制度的决定关系 ,所有制理论方面的分歧便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与根本制度安排,不仅是基于经济计算的功利考量或诉求某种抽象伦理原则,更有其道德合理性的现实根据。它是人民美好生活、幸福自由的现实基础与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批判和扬弃资产阶级私有制、抽象公有制的产物,是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与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的有机统一,是人类社会高阶的所有制形态,其道德合理性的现实根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类共有自然资源的“天赋事实”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道德合理性前提;社会财富来自人民群众劳动的历史事实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道德合理性基础;人民自由与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道德合理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