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是孕育和成就中国革命的一片热土。当年红军足迹遍布全省68个县,从黎平到遵义、从娄山关到青杠坡、从乌江到赤水,书写了"历史转折、出奇制胜"的壮丽篇章,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红色资源。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5,(7)
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中国革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要通过把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学校,开拓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红色文化传播途径等措施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革命理想。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高度重视对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对"红船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三山一坡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的论述中,赋予了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精神内涵,形成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党性原则、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勇于革新、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精神为主要精神内涵的红色革命文化思想。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既是对革命先烈崇高献身精神的深切缅怀,也是奋力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精神动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推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精神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将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艰辛,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革命先辈忘我奉献的精神,敢于担当奋勇前进。"到红色革命基地学习归来后,贵州师范学院组织部党支部组织委员单霜深有感触地说。  相似文献   

5.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从革命夺权到掌权执政,红色资源始终伴随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历史进程。本文从中国共产党奋斗目的是为了夺取政权,而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斗争的历史产物入手,论证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见证。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权建设的伟大成就;二是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建设的成功探索;三是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的艰苦实践;四是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军事斗争的风雨历程;五是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审计厅派出审计十四处党支部在临沂审计期间,将当地红色资源和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在政治理论学习、红色革命教育洗礼中筑牢初心,从革命历史、时代发展中感悟使命,在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开展深入的学习讨论,在思想的碰撞中筑牢初心。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21,(2):63-64
正一、红色家风的丰富意蕴(一)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的彰显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深刻思考家庭文化建设,在教育亲人的齐家实践中形成的良好家庭风尚。它以革命家庭为场域,从德以立家到学以兴家,从严以治家到俭以持家,在单个家庭中可能呈现不同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8.
正山东省审计厅派出审计十四处党支部在临沂审计期间,将当地红色资源和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在政治理论学习、红色革命教育洗礼中筑牢初心,从革命历史、时代发展中感悟使命,在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开展深入的学习讨论,在思想的碰撞中筑牢初心。以学习习近平  相似文献   

9.
李涛回乡记     
徐宝来 《湘潮》2006,(12):22-24
回乡起因郴州市汝城县延寿瑶族乡新坡村,是李涛上将的出生地。李涛自从大革命失败离家投身革命,到1957年11月5日偕夫人李焕月从北京回家乡参加汝城县委纪念朱青勋烈士殉难30周年大会,足足30年没回家了。说起这次的故乡之行,李涛心情极不平静。那是1957年夏秋之交,李涛正在院子里乘凉,来了一位同乡青年,说是从广州到北京开会,借机来拜访家乡的革命前辈。李涛和夫人热情地接待了他。听小伙子说他对家乡情况很熟悉,便有意“考”他,问他谁是家乡汝城县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小伙子讷讷无语,半天答不上来。李涛便介绍了朱青勋烈士的革命事迹。客人走…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京红色设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北京革命的形象记录,见证了北京党组织从诞生到成长、从弱小到壮大、从低潮到强盛的发展历程,生动、具体地展现了北京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精神。北京红色设计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大革命风暴、抗战烽火、解放战争硝烟、新中国成立的革命历程一路走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和精神气质,呈现出革命性、时代性、传承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等显著特征,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出一份答卷,请您填写出东北地区第一个基层党支部,恐怕能答上的人不会太多。倘若您有机会去到辽宁北镇市的沟帮子,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困难了。因为在当地有一座保存十分完整的四合院,就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基层党支部所在地——中共沟帮子铁路支部的旧址。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党史教育阵地作用,推动"两学一做"学  相似文献   

12.
贵州是红军过境次数较多,并建立多块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革命老区,是一片拥有丰厚红色文化资源的红色沃土。但贵州又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革命老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直到目前贵州省贫困县仍有33个,包括14个深度贫困县,而这些贫困县又大多位于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的老区人民,依然过着相对贫困的生活,成为共产党人刻骨铭心的心痛与遗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不能忘记自己从哪里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贵州人民要打赢新长征路上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就必须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相似文献   

13.
广州是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系列重要革命活动都在此开展,红色基因已经融入到广州这座英雄城市的血液里。博物馆是宣传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禹敏 《湘潮》2021,(2):60-62
双峰这片深具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既是近代湖南乃至中国革命时期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英雄辈出的革命老区。在这里,一大批革命先驱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了重大牺牲,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5.
闽北老区政和县在闽北苏区占有重要地位,土地革命时期遗留的革命遗址、旧址等红色遗产资源非常丰富。为打造好这一红色资源品牌,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遗产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应从摸清"家底"入手,开展红色遗产普查工作;从"申苏"工作入手,加大红色遗产保护力度;从管护职责入手,明确红色遗产责任单位;从旅游开发入手,让红色遗产造福社会;从教育功能入手,发挥红色遗产资政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陆睿 《当代党员》2011,(8):60-61
1938年,重庆大学第一个党支部成立,红色信念开始在广大师生中传播。此后数十年间,重庆大学仁人志士辈出,为革命和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上海红色保险网络是中共领导下上海红色金融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1938年中共上海保险业党支部的成立为开端,上海红色保险网络在中共上海地方组织的领导下应形势变化而逐步建构。通过发展党员队伍、创办群团组织、建立隐蔽机构等主要途径,中共上海地方组织以保险业为阵地构建了以保险业党支部为核心引擎、以上海市保险业业余联谊会为运转平台、以大安等保险公司为支点掩护的上海红色保险网络,积极展开各项斗争与活动,为抗日战争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地选择、融化、重组、整合中外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西柏坡文化是红色文化的典型代表,对推进河北省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打造河北文化强省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西柏坡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西柏坡红色文化其实是在这个特殊的革命时期、特殊的革命圣地产生的以红色革命道路、红色革命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集物态、事件、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11日,八师天筑二建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诵读红色经典活动。活动中六名党员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沁园春·长沙》《可爱的中国》等红色经典篇章。一篇篇红色经典诗歌,讴歌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颂扬了革命先烈抛头颅、洒鲜血的事迹。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回望历史,缅怀革命先驱不朽功勋的情怀,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二建公司青年党员王文选说:"通过这次诵读红色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鼎鼎有名的交通要道,许多人耳熟能详。可若说起中国近代史上的红色之路,却鲜为人知。早在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后,就经常派人通过中东铁路到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中国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学习革命经验,不断从四面八方来到哈尔滨,然后通过中东铁路奔赴苏俄。这样,就自然形成了一条通往苏俄和共产国际的红色之路。这条红色之路虽然形成较晚,但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却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为进一步确立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党的方针、路线,中共中央决定在1928年6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