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竞争上岗是一种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主要特征的干部选拔任用方法,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近年来,竞争上岗作为一种新兴的选拔干部的手段,在各地逐步得到推广。当前,要把这项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应以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殷青 《支部生活》2009,(8):50-50
近年来,我省许多省级党政部门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目标,在运用竞争上岗的方式做好干部的选拔任用、轮岗交流和人员分流等工作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实行竞争上岗是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一项改革,是构建干部竞争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机关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克服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竞争上岗的有关规定过于原则,约束性规定较少,存在着在开展竞争上岗时程序方法不统一,规范性和合理性不够,民主推荐科学性不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竞争上岗是一种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主要特征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是对传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新形势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创造,是构建干部竞争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七章第四十五条,把"竞争上岗"这一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改革措施,第一次用法律  相似文献   

4.
《党建文汇》2004,(12):12-12
一是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坚持组织考核椎荐与市场配置相结合,通过组织推荐、民主选举、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多种形式选拔企业领导人员,积极探索企业经营者市场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形成适应多元投资企业特点的选人用人新机制。二是实行多元投资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取消企业领导人员行政级别,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雅安把公开选拔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坚持以民主指导公开、以公开体现平等、以平等促进竞争、以竞争实现择优,全面推行公开选拔副乡科级领导干部制度,大批年轻有为的党员干部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上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初步实现由单一的“伯乐相马”到“伯乐相马”与“赛场选马”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泰安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干部工作,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对年轻干部的选拔方式、任用渠道和培养管理等进行了积极探索。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一、改革选拔方式.创新选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扩大范围,改进方法,集中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对班子建设特殊需要、表现特别突出的年轻干部,敢于打破常规,破格提拔。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八字方针,带头推进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局处级领导班子建设,4月中旬至8月中旬,中央组织部面向基层、面向全国,选拔了干部监督局局长、全国组织干部学院院长和办公厅副主任、基层办副主任、干部二局副局长、干部五局副局长等6名局长、副局长;采取竞争上岗方式,在部内选拔任用了8名副局长、1名副局级干部和6名处长。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社会各领域必须要遵守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这给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将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目前,一些单位在推行竞争上岗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加以研究和解决。一是氛围难形成。这些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虽引入了竞争机制,但强烈的竞争氛围还未形成。许多机关虽进行了干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尝试,但竞争的大多是一般职位,层次低、数量少,机关干部旁观的多、竞争的少。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陈旧,相当…  相似文献   

9.
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搞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岗位轮换和人员分流,这是党和政府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职位和任职条件,公开报名、答试、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然后按规定程序和干部管理权限择优任用干部,定岗定位,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则,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这一改革的实质在于,我们党在选人用人问题上逐步走上了依靠法制决策的科学程序,尽最大努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理论和现实上创造了优良环境。这种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式,是对我…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也指出:“要强化公开监督,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把选拔任用干部满意度民意调查作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力杠杆。”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在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方面应作出切实努力,迈出坚实步伐,以期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逐渐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之一,进一步扩大了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拓宽了干部选拔渠道,创新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但与此同时,由于考试机制还不够完善,如果完全以考试成绩高低取人,看似公平,其实会为一些“考试专业户”所利用,影响了公选干部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莱西市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信息频道     
海西州:干部选拔由“相马”向“赛马”转变。海西州以扩大民主、完善监督、促进干部能上能下为着力点,紧紧围绕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全州加大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和推行科级领导竞争上岗工作的力度.赢得了全州广大干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2007年以来.先后2次面向全州公开选拔了15名副县级领导干部,通过公开选拔或竞争上岗方式产生了46名科级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3.
党建信息     
推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 今年初,万源市从增强党政机关活力入手,在部分市直机关的中层及中层以下干部中探索推行“双推双选、竞争上岗”的选人用人机制。 该市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采用“双聘双选”和“考试竞选”两种方式。对竞争中层领导干部岗位者,按公布职位、公开报名(自荐)、组织和群众推荐、资格审查、演讲答辩、考试考核、民主测评打分、组织考察、决定任命、签订目标责任书等程序进行;一般干部的选用,由各  相似文献   

14.
沛县实名推荐选拔领导干部,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其一,创新和丰富了公开推荐选拔干部方式。实名制推荐让所有符合条件的干部都有同等的机会参与竞争,让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到干部选拔的推荐环节,使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在更大范围、由更多人推荐干部的方式,是对原有干部选拔推荐方式的改革创新。其二,进一步扩大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对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要求很迫切,不仅要认可挑选出来的干部,还要认可选拔干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09,(22):24-24
2009年以来,中宁县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积极探索选人用人工作新机制,重点实施了“两推两决四差额”的干部选任办法,有力提高了干部选拔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为实现选任过程民主公开、干部任命竞争择优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强化了干部任用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2003年9月以来,文县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意见》及省、地有关规定,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对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232个科级职位全面推行了竞争上岗,有效解决了干部工作上许多“沉积”的问题,群众“四权”得到充分体现,促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从源头上防止了干部工作上的不正之风,收到了显著效果。一、精心制定工作方案,认真做好  相似文献   

17.
怒江州委组织部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努力探索选人用人新机制.大胆选拔“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干部。近年来,他们建立了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制,推行了干部试用制,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制.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2009年9月以来,河南省周口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十七大报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科学机制”的部署,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量化比选”,在全市两次选拔处级干部102人,赢得了组织满意、干部满意、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09,(5):8-8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领导人才的选拔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政党的存亡。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选拔培养领导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标准,积极推进领导人才选拔培养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20.
应祥  周彦 《党建文汇》2002,(5):13-13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木乡镇机构改革,普遍采取了“公开择优、竞争上岗”的办法,按照“党委定职数、群众当裁判,量化判优劣、分值定去留”的思路,分两步进行操作。首先是在副科级干部中开展竞争,落选的副科级干部再参加一般干部的竞争上岗。具体办法为:一是进行民主测评,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测评打分;二是进行民主推荐.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了解其群众威信和工作能力;三是进行理论测试.考查文化基础、农牧区经济、依法行政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四是进行面试,考查思维、应变能力,知识运用水平等;五是组织评价,由组织人事部门和苏木乡镇党委联合对参与竞争上岗的干部进行考核。以上五项得分相加,即为每个参与竞争上岗的干部考核总分。最终结果张榜公布,公示监督,然后决定录用与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