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944年《芝加哥公约》第18章赋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理事会裁判与公约的解释与适用有关的国际争端的权能。但过往裁判实践表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结构性缺陷导致理事会司法功能未有效发挥。一方面,《芝加哥公约》第54条与第84条存在适用冲突,使得理事会在实践中更愿意以政治角色介入争端解决,导致《解决分歧规则》的司法效能被弱化。另一方面,理事会成员国代表司法能力不足且缺乏司法中立性,使得理事会对争端的解决难以提供高效的法律产出。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应在2018年所启动《解决分歧规则》修订进程中对争端解决机制进行司法化改革,避免国际民用航空业沦为国际政治对抗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一、解决国际海洋争端的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国际争端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国家与其他公认的国际法主体之间有关法律权利或政治利益的观点、主张上的矛盾、分歧和对立。国际海洋争端或称海洋法争端是国际法主体间在拥有或管辖或利用海洋各海域时有关法律权利或政治利益的观点、主张上的矛盾、分歧和对立。由于海  相似文献   

3.
追溯与寻明:国际法视角下的碳排放权单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以《京都议定书》为基础的市场化机制建立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全球碳金融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交易量大幅提升,成交金额不断攀升,市场化机制在夯实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同时,争端与纠纷日益增加,国际多边环境公约调整下的碳排放权机制部分地在WTO体制下进行规制,成为众多学者的憧憬。碳排放权单位体现的既不是GATT框架下的"产品",也不是GATS框架下的"服务",而是在经济上反映出特殊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属性。然而,碳排放权单位交易商提供服务的行为契合GATS金融服务要求,因此交易商可依据GATS享受跨国服务领域中的最惠国待遇,并可将与WTO规则相关的争端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实现环境争端解决的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4.
和平解决东海争端法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河 《法学评论》2006,24(5):84-89
和平解决东海争端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这一国际法之基本原则的体现,也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中日东海争端根源于大陆架划界,并因能源开发而激化。中日划界主张的法律分析显示了双方分歧的严重性,共同开发成为现实的和平解决争端的一种临时措施。共同开发必须以原划界争端为体制基础,同时,共同开发又为最终划界协议的缔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今日欧盟无法再以所谓的共同价值观建立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而是应该根据新情况和现实调整其外交战略;欧盟理顺其成员国有关联盟内部事务不同看法和分歧和制订一个令其全部成员国都满意的对俄政策依然任重道远;欧盟国家应该集中精力处理最为棘手的问题,诸如能源、导弹和科索沃争端;同时,也应该开始制定后普京时代的对俄全面务实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2011,(8):6-6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马当先的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不是要削弱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是要抛弃而是要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同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的完善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苏诺 《中国公证》2008,(3):36-38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不再局限于“物”的层次。而是扩大到“人”的范畴,“劳工标准”也就逐渐受到各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的关注。且渐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争端中最新的争论焦点。分歧较大且难以取得共识的焦点在于是否需要就劳工标准达成全球性协议.以及通过世界贸易组织或其他机制在国际层而上加以强化。随着劳工问题的日益白热化,我国的企业会受到什么影响。又应相应采取什么切实可行的对策呢?  相似文献   

8.
分歧与和谐:析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小勇 《现代法学》2005,27(5):182-187
关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适用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并入说”与“自足说”之争。两种学说分歧实质在于WTO法的属性是开放性还是自足性。从WTO争端解决机制发展而言,似应取两种学说之长,这一方面可以使DSB有效解决成员方之间的贸易争端;另一方面可以使DSB的裁决报告受到WTO成员方更广泛的接受,从而使WTO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鉴定分歧存在的危害说起,分析了鉴定分歧产生的原因,论述了终局鉴定制度在消除鉴定分歧方面上的缺陷,认为该制度并不是一个理想选择,提出要完善诸如鉴定人、鉴定标准、鉴定程序、鉴定体制等相关制度,才能从根源上消除鉴定分歧。  相似文献   

10.
国家间争端的法律解决包括仲裁和司法解决两种途径。滥用程序是国家间争端法律解决中的一个既存概念,然而关于这一概念的一些基本问题仍需进一步澄清。滥用程序抗辩是一种被告提出的针对原告诉求可受理性的反对主张。此种抗辩既非实体抗辩也非管辖权抗辩,也不针对当事方在审理过程中滥用某种程序权利的情况。滥用程序抗辩的法律依据不是滥用权利理论,而是一项一般法律原则。滥用程序包括出于不正当目的使用程序(主观滥用)和对程序的不合理使用(客观滥用)。作为一种剩余性抗辩,滥用程序抗辩适用于那些被告没有其他有效依据来反对原告诉求可受理性的情况,但应适用“例外情况”标准。整体而言,滥用程序并非国家间争端法律解决中的一种强有力的抗辩手段,不仅作用有限,而且不易获胜。  相似文献   

11.
WTO外汇争端管辖安排:模糊性及其现实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伏军 《现代法学》2007,29(5):128-135
《WTO协定》在外汇争端管辖安排方面的规定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并非立法疏漏或失误,而是寓含着深刻的现实理性。现行WTO关于外汇争端管辖安排的框架,为今后WTO扩张其外汇争端管辖权留下充分法律空间。透过这种制度安排以及目前汇率争端解决的政治化困境,我们可以预设未来WTO将不断扩张其外汇争端管辖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韩逸畴 《当代法学》2015,(2):95-107
传统观点认为,争端解决提高违反国际法的声誉成本。但声誉并不是一切国家行为的完整解释。国家建立争端解决机制可能旨在促进有效违约,而不是阻止违约。WTO争端解决机制允许国家利用救济制度作为履行的替代,从而起到定价机制的作用。通过以某种价格出售违约的选择,争端解决机制为政府履行它们的国际义务提供很大的灵活性,并可能因此降低它们的声誉损失。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国际争端的定义,学界的意见不尽一致。分歧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争端的主体和争端的客体。有关争端的主体,一种意见认为它仅仅是两个主权的国家;另一种意见认为它不仅仅指两个国家,有时也指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际法主体,如国际组织、个人;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其中一方为国家的公认的国际法主体。  相似文献   

14.
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GATT第22、第23条发展而来的WTO争端解决机制,是WTO这一法律体系的司法制度的核心,也是WTO法的精髓之所在。从文本上来说,该体制集中体现于GATT第22、第23条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附件二《管理解决争端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以下简称DSU)中。然而,我们了解、观察、评论乃至估价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不仅要研究、解读文本,更要了解DSB的争端解决实践。事实上,人们更多地是从了解DSB的审案判案实践来了解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的。  相似文献   

15.
WTO争端解决机制管辖权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TO前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曾说过:“如果不提及争端解决机制,任何对WTO成就的评价都是不完整的。从许多方面讲,争端解决机制是多边贸易体制的主要支柱,是WTO对全球经济稳定做出的最独特的贡献。”①与GATT相比.WTO的优越性之一就是设立了争端解决机构(Dispute Settlement Body,简称DSB,其并不是WTO一个单独的主要机关,只是WTO总理事会在行使争端解决机制的管理职能时的专门称呼),来解决成员方相互间因解释和适用WTO协议所产生的各种争端。WTO争端解决机制将专家组、上诉机…  相似文献   

16.
孔庆江 《当代法学》2021,35(2):34-43
争端解决机制几乎已是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标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以专章设计了其争端解决机制,作为融政治解决模式与司法解决模式于一体的混合模式,RCEP的争端解决机制的设计不以过高标准为单一标准,而是充分考虑到亚洲地区的特征,特别是不同经济体各异的发展水平和对待争端解决的传统.在RCEP构建争端解决机...  相似文献   

17.
高层言论     
《政府法制》2010,(4):13-13
俞正声:宁可误事不伤和气不是团结而是涣散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最重要的是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干部。宁可误事不伤和气,不是团结,而是涣散。一个人腐败,只是个体腐败,而队伍涣散,则是肌体腐败,会败坏党风,带坏政风、民风,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搞通融,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不讲条件,对违反党的原则的人和事不留情面,  相似文献   

18.
观点     
《法人》2006,(5):10-10
“不过对社会来讲,一个学者重要的倒不是参不参与扶贫,而是要敢说真话,要有良知,要对社会负责任,而不是只想着自己的得失名利,迎合时髦。可惜的是群众往往不明白谁是真正维护他们利益的人,而社会的先知先觉往往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检察》2000,(2):66-68
清正廉洁,秉公执法,这不是给别人看的,也不是在标榜自己,而是要让这条铁的纪律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反贪的,不能让这个“贪”字,玷污了检察官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  相似文献   

20.
王金雷打这场官司,为的不是钱,而是要找回应有的尊严。他希望通过这起官司,使残疾人的优惠乘车权利得到实现,更希望社会不再以怜悯的眼光对待残疾人的优惠乘车要求,而是尊重这样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