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国升 《创造》2007,(4):8-10
历史将饱蘸浓墨记下这庄严辉煌的一笔."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普洱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洋溢着节日的喜庆,257万各族人民满怀激情,共同欢庆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第二届云南省普洱茶交易会以及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  相似文献   

2.
盛世普洱,茶闻天下,值此春暖花开时节,我们携手同庆"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嘉年、第二届云南省普洱茶交易会暨思茅市更名庆典".  相似文献   

3.
《创造》2007,(4):34-53
2007年普洱市"一节两会一庆典",由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第二届云南省普洱茶交易会、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以及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庆典组成.  相似文献   

4.
300多年前,马帮驮着普洱贡茶进京,从位于云南西南部的思茅出发,途经四川、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历经数月行程4000多公里,到达京城时只剩下70人。300年后的今天,也就是在4个月前,一队由120匹骡马组成的马帮同样将一驮驮生茶从思茅出发,沿原路线将于9月份抵达北京。届时,这些原生态的普洱茶将在北京拍卖。他们重温当年生茶途经不同地域和气温下自然发酵成地道普洱茶的历程,是为了让世界更加了解普洱茶,让普洱茶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9,(5)
正2月18日,"十万青年同饮一杯中华茶"活动在台北举办启动仪式,吸引了两岸逾60位各界人士参加,为茶与文化的系列推广活动揭开序幕。随着两岸往来频繁,产自云南的普洱茶以特殊的茶香与浓郁的茶色吸引了不少台湾品茶爱茶人士的目光,也培养了一群普洱茶爱好者。  相似文献   

6.
《创造》2007,(11):14-21
历史将饱蘸浓墨记下这庄严辉煌的一笔。“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普洱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洋溢着节日的喜庆,257万各族人民满怀激情,共同欢庆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第二届云南省普洱茶交易会以及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  相似文献   

7.
1938年,为振兴中华茶产业,受当时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先生带领90多位来自祖国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的勐海县筹建茶厂。在总结吸收传统普洱茶产制工艺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制茶技术和设备。1940年,勐海茶厂(原名佛海茶厂)正式建成投产,从而揭开了中国普洱茶历史的新篇章。六十六年的不懈努力,勐海茶厂已成为当今首屈一指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大益普洱茶也因此成为茶叶行业中的著名品牌。云南七子饼茶和现代普洱茶人工后发酵陈化工艺的巨大成功,无不体现了勐海茶厂对普洱茶行业发展的卓越贡献。今天勐海茶厂已经步入了规模发展时期,拥有占地380亩的普洱茶综合加工厂,遍布各乡镇的茶叶收购组和茶叶初制所,以及重要原料保证的巴达、布朗山两个万亩绿色生态茶叶种植基地。大益普洱茶作为普洱茶顶尖产品,其大益七子饼茶(7572、7542、7262、7592、8582、8592、7672、7562等)、勐海沱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女儿贡茶、宫廷普洱等,几十年来一直被业内推崇为经典普洱茶的代表,成为无数茶人竞相收藏的普洱茶珍品。一心只为做好茶,大益茶人专注于现代普洱茶的科学研究与发展,为追求自然健康的更高生活品质,将继续创造更多的云南普洱茶经典。  相似文献   

8.
《创造》2007,(4)
第八界中国普洱茶节闭幕式暨颁奖晚会于2007年4月10日晚在普洱市体育馆举行.普洱市委副书记、市长沈培平致闭幕词. 沈培平总结说:以"百年贡茶回归普洱,盛世普洱再写春秋"为主题的"一节两会",是一次文化内涵丰富的盛会.  相似文献   

9.
欧阳林夕 《创造》2006,(7):56-59
前不久有朋友问,何谓茶?我众皆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问者自答曰:南方有嘉木。其并没有给出最完整的“答案”。茶界知“南方有嘉木”者,应该必知“天下重普洱”。而这“普洱”既是地,亦是茶,普洱茶因普洱而得名,普洱因普洱茶扬名天下。  相似文献   

10.
魅力茶都:普洱茶文化大展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七届中国普洱茶叶节,首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云南省首届普洱茶交易会4月27日至30日在中国茶城思茅举行。“一节两会”以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共创”天下普洱”为主题,以弘扬普洱茶文化和振兴普洱茶产业为宗旨。连日来,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各项活动使思茅沸腾,让来宾和思茅各族群众不断感受茶都独有的风采,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一节两会”27日夜拉开帷幕,大型迎宾晚会《天下普洱》展示了茶乡人的热情,接着是隆重、盛大、古朴、气势恢弘的蔡茶祖;“马帮茶道,瑞贡京城”120匹马帮思茅扬鞭穿城而过向首都北京进发;第三届…  相似文献   

11.
春暖花艳好时节,茶城盛事喜相逢.在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的喜庆之际,中共墨江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全县36万人民致以最热烈的祝贺!我们坚信:在普洱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将扬名天下,普洱将以更加雄劲的姿态向世人展示它独特、神秘而又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与发展魅力,普洱的明天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2.
正视现实的澜沧,按照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澜沧经济发展基础和发展实力相对不足,赶超发展压力大,任务繁重,任重道远。2010年11月5日,黄浦江畔的上海大剧院举办了第十届中国普洱茶节开幕式暨"天下普洱"2010文艺晚会。这是一个不眠之夜,来自澜沧老达保的演出队一首《快乐拉祜》亮相,掀起了晚会的高潮,听到这些非专业演员们淳朴、自然的歌声,看到他们脸上灿烂的笑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7,(4)
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评选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和云南省茶业协会、云南普洱茶叶协会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14.
普洱茶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丽芳 《创造》2003,(5):28-29
对世界来说,普洱茶是世界上有相当影响的名茶;对中国来说,它是中国的十大传统名茶之一;对云南来说,普洱茶是我省历史上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首屈一指的名牌。还有前些年有关专家对普洱茶累积的无形资产作过评估:认定普洱茶是一个有着300多亿无形资产的品牌。实际的情形是,普洱茶还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资源优势,而没有形成经济优势。基于此,笔者以为,普洱茶发展到现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有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曾建华  李瑞芳 《创造》2008,(2):70-71
当普洱茶誉满世界,当思茅更名为普洱,普洱茶就注定要流吞于世。见到普洱市茶办(创新办)主任、普洱市茶叶协会会长赵昌能的时候,他对普洱茶的未来,信心满怀。  相似文献   

16.
朴文 《创造》2015,(6):70-71
<正>经过3年"泡制",云南白药构建了其在茶产业领域的独特味道。5年前,响应云南省委、省政府做优做强云茶产业的号召,云南白药正式进军茶产业。两年后,云南白药"红瑞徕"牌系列凤庆滇红茶上市。经过3年"泡制",今天,在云南白药的茶壶里,从世界红茶典范品牌"红瑞徕",到新派普洱茶品牌"醉春秋",从特色月光白茶品牌"当年的月光",再到格调花茶品牌"花恋红尘",云南白药将高端产品覆盖到了云南红茶、普洱茶、白茶  相似文献   

17.
六大茶山,不仅生长着千年不老的古茶树,更重要的是在那里尘封着普洱茶厚重的历史和久远的茶文化。走进古茶山,除了想亲身体验普洱茶文化的气息与氛围外,更多的是想亲身去验证一些书面知识与现实之间是否吻合,因为在我所阅读过的相关普洱茶的著述中,总存在着许多疑惑。特别是普洱茶再度兴起的时候,各自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关于普洱茶更是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8.
张幄 《创造》2007,(4):60-61
说他是茶人,因为在云南省第二届普洱茶交易会的一间参展门面里采访他;说他是公务员,因为他在普洱市委办公室上班;而他的身份却没有因此而变得复杂.他说:"我是普洱市的一名普通公务员,以往经常参加一些接待或者出差,客人知道我们这里出产普洱茶,难免会拉一些关于普洱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杨红文 《今日民族》2008,(2):65-66,F0003
不知什么时候起,昆明街头的茶叶铺悄然多了起来,城南城北还建起了几个茶叶批发市场。走进去,各式各样的普洱茶占据了店铺的十之八九。一时间,喝普洱茶成了一种时尚,藏普洱茶好像充满了无限商机。我对茶只是停留在喝的程度上,还没有上升到品、赏、藏的地步,却也跟风而动,与朋友跑到了普洱市镇沅县去看大茶树。  相似文献   

20.
李树 《今日民族》2013,(3):45-48
群山、云海、蓝天、山寨、佛寺、神树、祭物、森林、民居、古树茶、台地茶,是景迈山的环境特征,如果深入到景迈山,你就会发现,那里除了有古老的普洱茶林,还有古朴的山寨、多彩的民族、淳朴的民风、优美的风光、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你知道普洱茶,不一定知道景迈芒景古茶山,古茶山位于滇南"普洱绿三角"。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有一片世界罕见的大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