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完善刑事赔偿制度的两点思考洪新喜,叶显锦我国《国家赔偿法》将刑事赔偿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确立了刑事赔偿制度,从法律上贯彻和落实了我国宪法关于保障公民依法取得赔偿权利的法律规定,对于促进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职权,推动廉政建设必将发挥积极的作...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正式确立。这部法律关于刑事赔偿的规定,填补了我国刑事赔偿立法方面的空白,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因错案受害人提出赔偿要求,司法机关用行政方法或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处理的作法。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实施,也使刑事赔偿制度完全独立于民事赔偿制度之外,对于符合刑事赔偿条件的案件,应当适用国家赔偿法由司法机关承担国家刑事赔偿责任。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刑事赔偿责任没有专门的请求赔偿制度,国家赔偿法实施后,又。由于有关司法…  相似文献   

3.
刑事赔偿立法修改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和实施无疑是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推进司法的文明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家赔偿法》实施八周年之际,以理性和司法经验的双重眼光检视这部法律,我们认为,该法关于刑事赔偿的规定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赔偿制度的顺利实施,修改国家赔偿法中关于刑事赔偿的有关规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公正执法。然而,立法上的明确并不能避免实践中法律实施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赵某某刑事赔偿案的评析,一个因鉴定结论有误而被羁押,起诉后又被退回公安机关作撤案处理,当事人提出刑事赔偿请求的案例进行了探究,并从鉴定意见证据制度、刑事赔偿归责原则及刑事赔偿免责情形等三个方面的相关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刑事赔偿是对刑事司法权力的违法行使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给予的一种救济,表明国家对不公正司法行为从法律上的否定性评价。刑事赔偿在维护社会正义、实现法律价值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国家赔偿法》中关于刑事赔偿制度的规定还存在缺陷,不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重构我国刑事赔偿制度已经成为实务界的迫切需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刑事赔偿制度是指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督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而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它是司法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在法律矫正上的态度和立场。199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确立了刑事赔偿制度,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的刑事赔偿制度设立较晚,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制度设计中不可避免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笔者拟就此作一些探讨。一、我国刑…  相似文献   

7.
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是国家确认和承担司法侵权行为赔偿责任的依据和标准,其反映了国家在某一时期对刑事赔偿的法律价值判断,同时还对刑事赔偿责任的构成、赔偿范围和赔偿程序的设计有着重大的影响。自我国《国家赔偿法》实施十余年来,刑事赔偿在赔偿范围、赔偿标准和赔偿程序的设计等方面受到了理论和实务界的强烈批评,这都与其所采用的归责原则密不可分。在《国家赔偿法》面临重大修改之际,本文仅就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作简要的剖析。  相似文献   

8.
一、对刑事跨偿确认的理论分析刑事赔偿又称为冤狱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部分。它是指国家在追究刑事犯罪过程中违法致人损害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具体地说,是指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过程中违法给他人造成损害,受害人有权依照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取得赔偿的法律制度。产生国家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违法原则。根据赔偿法第50杂的规定,刑事赔偿中赔偿义务机关只有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15、16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也就是说,进入刑事赔偿程序的基本条件是赔偿义务机关有第15、16条规定的违…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与刑事赔偿王洪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如果说这部法律规定的行政赔偿制度是行政诉讼法中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具体化,那么它所规定的刑事赔偿制度则是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  相似文献   

10.
论刑事赔偿程序中的确认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赔偿法的颁布与施行,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该法以违法行使职权为归责原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侵犯不仅要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而且国家还要对此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这一立法将国家机关与其他社会主体平等地置于法律的调控之下,符合依法治国的宪法宗旨,体现了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然而这部法律在赔偿程序方面的规定较为粗疏,实践中不易操作。本文拟就国家赔偿法中刑事赔偿的确认制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刑事赔偿确认制度存在的问题  国家赔偿法第二十条…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存在多种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不良因素,而未成年人正处于身体和智力的发展时期,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亲自去做,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所限,他们的认识能力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容易养成不良品质和恶习劣迹,最终导致违法犯罪。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考虑到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为了让他们既能改过自新又能健康成长,在对他们进行惩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教育、启发、感化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政策,这就是所谓寓罚于教。在管理过程中始终贯穿教育、感化、挽救的精神,从而达到治其心、治其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论诱惑侦查之合法性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的核心问题之一即是其合法性的标准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所提出的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标准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个标准的利弊,提出了修正应立足客观,兼顾主观的标准,建立一种首先考察客观,然后考察主观的两步判断标准,以达到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继承客体的遗产,其范围的确定不仅涉及被继承人及遗产债权人的利益,且关乎其他继承制度的设计.囿于当时立法环境和立法技术,现行法关于遗产范围的规定不能反映现实之需,与公众继承习惯亦不相符.借鉴他国立法经验,尊重民情,重塑我国遗产范围制度.  相似文献   

14.
谭建华 《河北法学》2007,25(9):140-142
早期罗马法极重形式主义,凡为法律行为必依一定形式进行,否则不具法律效力.形式重于实质内容是早期罗马法形式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但随着罗马社会的发展,罗马法的形式主义经历了一个由盛及衰的过程.从罗马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法对罗马法的影响及罗马民族的务实精神等方面对其衰落的原因作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的劳动法发展——一种全新的思维和开放的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嘉 《法学家》2001,(3):55-59
人类进入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潮流,由此也给法律的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劳动法的立法和研究也因此而更加繁荣。在开放的社会和世界性的经济环境下,以一种新的思维和观念来研究和探讨劳动法律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之救济,是指在仲裁裁决作出后,若有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则依照法定程序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审查申请,进而通过司法程序对裁决予以处理的一种机制。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两种方式来获得救济。本文在对仲裁裁决救济机制确立之依据从理论上予以阐释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现有机制运行之机理加以析明,最终得出结论:申请不予执行之途与理不合,须予删除;申请撤销在适用上亦存在缺陷,须予改进。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民法上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但通过一种形而下的还原性考察可以发现,罗马法及近现代范式民法其实既未采取绝对的一元主义,也不是纯粹的二元主义,而是以一元推定主义为共性,英美法亦不例外。我国立法尚有必要进一步契合一元推定主义的法理,妥善安排土地权利与建筑物权利的得丧变更,以保障秩序、自由、平等和效益等多元价值目标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知青作家”对于他们“革”中的“知青”身份有着强烈认同,而对作为“知青”前身的“红卫兵”身份却着意回避,这一方面意味着他们在刻意“剥离”其历史身份中的“革命”内涵,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历史反思的巨大局限,这一状况,与意识形态,历史转型以及他们的个人生命周期和身份认同历史均有重大关联。“知青作家”只有“正视”并且深刻反思其早期的“革命”身份,才能为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身份形象和话语体系的重建确立一个有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发挥政府的转移支付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缩小贫富差距是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转移支付的职能,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的、基本的方式之一。转型期我国的财力还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转移支付的效用最大化,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减少政府投资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向教育科技文化、公共卫生医疗、社保、农业等领域倾斜是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定位——从法律监督分类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 《行政与法》2006,(4):116-118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实践中的新生事物。从法律监督分类的角度,应当对人民监督员制度做出如下定位:一是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对人民检察院自侦案件进行的外部监督;二是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种权力监督;三是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人民监督员对人民检察院自侦案件进行的事后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