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援助事业具有社会保障性和国家责任性。我国现行法律援助运行模式满足不了乡土社会的法律援助保障需要。乡土社会的"法律低保"应契合城镇化发展目标,以地方立法形式因地制宜解决县域法律服务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间的矛盾,广开资金募集渠道,统筹法律服务资源,完善受援条件审核机制,切实扩大法律援助受援面,完善法律援助办案质量考核并规制相关单位的协助义务。  相似文献   

2.
法言 《中国司法》2014,(7):51-53
正法律援助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是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却又无力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受援人,就其本人所接受的法律援助服务,按照其经济状况,与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共同分担一部分法律援助办案费用的制度。实行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一般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一是法律援助制度已经构建得较为完善;二是政府对法律服务的管理规范,制定了统一的法律服务收费指导价格;三是国家征信和收入财产查明制度基本完善;四是法律服务从业人员数  相似文献   

3.
法言 《中国司法》2014,(4):43-45
正法律援助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是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却又无力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受援人,就其本人所接受的法律援助服务,按照其经济状况,与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共同分担一部分法律援助办案费用的制度。一、研究法律援助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的必要性法律援助制度的宗旨和目的是保障没有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司法》2014,(5):95-96
为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上海市着力加强案件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建设,根据办案不同阶段推行不同监控措施,努力为受援人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5.
一、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服务质量是法律援助的核心,直接反映了法律援助工作成效,由此,法律援助案件质量问题日渐受到各方关注。然而,法律援助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机构和职能定位不明确、案件质量评估体系不健全等,受援人满意度也亟待提高,直接影响了办案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法律援助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保障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新形势下推进质量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是法律援助工作适应党委政府新期待和人民群众新需求的需要、是加强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强法律援助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法律援助的办案质量可以说是法律援助的生命线,是法律援助的精髓。本文拟从法律援助管理角度提出实施法律援助质量管理战略,在初步实现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援助服务后,以"应援优援"即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作为内部工作目标,由此提出系列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7.
一、军队律师法律援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07年10月,新修订的<律师法>第42条规定:"律师、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目前,法律援助在军队中如何开展等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并未涉及.  相似文献   

8.
法言 《中国司法》2014,(6):41-44
正法律援助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是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却又无力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受援人,就其本人所接受的法律援助服务,按照其经济状况,与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共同分担一部分法律援助办案费用的制度。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法治建设的形势、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对法律援助的需求、法律援助制度发展所面临的情况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的形势、新的情况已经使探索实行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具备了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2003年7月21日,国务院颁布《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条例》第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了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又规定了律师承担法律援助的义务,“律师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尽职尽责,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服务”(《律师法》第四十二条);“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条例》第六条)。“责任”与“义务”意思相近,通常可以替换使用。那么应当如何看待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与“律师义务”之间的关系?笔者试以抛砖之作,求教于大家,并期待引起社会对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不仅关系到法律援助受援人的合法权益能否真正实现,而且关系到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的形象和声誉,关系到法律援助制度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就成为法律援助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