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中国封建王朝时期民族政策的二重性与云南社会经社发展的关系马曜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和探讨历史上的民族政策是否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合作、国家统一及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今天解决民族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和今天的民族政策,既有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谢本书 《思想战线》2007,33(6):110-112
自古以来,世界就是由多民族、多国家构成的,中国则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正是因为世界各国大多具有多民族的特点,因而,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是多民族构成的,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会制定和实施自己国家或地区的民族政策。民族政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依据自己不同的民族构成和各自的历史民族文化传统,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制定和实施一定的民族政策,对国家和地区是否繁荣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中国历史上民族政策的基本特点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部中国通史就是一部多民族共同开…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民族理论的初步成熟期和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期。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成为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些理论与政策对于解决今天的民族问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丽 《传承》2004,3(1):20-22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制度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党的三代领导人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的变化,确立、坚持和发展、完善了这一政策和制度,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做出了新贡献。毛泽东在确立和实践民族区域制度上的重大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我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方式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我们党经…  相似文献   

5.
从秦楚文字的对比研究反观“书同文”政策之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传旭 《求索》2010,(12):248-250
秦统一中国前,列国文字很不统一,每一个汉字几乎都存在多种写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方便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规定实行统一的文字,这就是历史上的"书同文"政策。"书同文"作为思想文化统一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实现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过程中,对于实现秦始皇大一统的理想具有重要作用。在当时的中国,由于列国间异形字的存在,"书同文"政策之实施具有时代必要性;更为欣慰的是,列国文字的共同性又为"书同文"政策之实施提供了社会基础。本文将拟秦楚文字的对比研究,反观"书同文"政策实施的这种时代必要性与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乌兰  刘振江 《前沿》2012,(1):111-113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是中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帝王,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值得后人借鉴的文明成果,尤其是两位帝王在各自时代的统治过程中都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政治经济的发展,他们的"重商政策"都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重商思想为切入点,比较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两位君主的重商思想,进而阐明"重商政策"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们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是: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的民族间在经济、文化方面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差距,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正是由于实行了这套正确的民族政策,我国民族间出现了历史上最好的平等、团结、发展的新局面。正如江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我国的具体体现。”“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最好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民族政策也是最成功的。”但是,社会在发展,民族之间在发展中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按照党的政策去解决这些新问题。东西部发展差距拉大,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的不平衡。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西部大开发就是走向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康庄大道。新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从全局意义上讲,其全部工作实质上就是民族工作,因此,新疆的大开发,也就是民族经济文化的大发展,民族的大进步。我们要向人民群众宣传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8.
刘相涛 《前沿》2013,(21):194-197
广西作为多民族居住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结成了在特定环境下的民族关系。不同的社会属性使民族关系在历史长河中呈现阶段性特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无疑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与历史上其他时期民族政策的根本区别,也必将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它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历史表明,民族一经出现,民族问题就随之产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乃至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和格局。作为一个多民族且人口居世界第一的国家,中国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政策一直备受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注。一、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历来就是中华各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和创造历史的舞台。自从秦、汉建立统一的中央王朝起,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管历代王朝如何更替,统…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创立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新中国的诞生,彻底废除了一切民族压迫制度,结束了近百年来外国帝国主义对各族人民的奴役,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国家大统一和民族大团结,开辟了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平等团结的新纪元。四十多年来,我国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  相似文献   

11.
民族贸易是我国一种特殊的商贸形式,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各项经济政策的调整,民族贸易形式和民族贸易的政策环境都有了新的变化。由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入WTO组织以及全国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有必要对民族贸易理论进行研究,明确其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一、民族贸易新的历史地位建国初期的民族地区,由于民主政权尚未建立,当时,市场基本上为官僚资本、宗教上层和地主阶级所控制,我们党为了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在进行政治工作的同时,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2.
清末军事工业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端。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清末军事工业具有特殊的资本主义性质和特点,对当时的封建生产关系造成了重大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民族经济政策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代统治阶级为了协调民族关系,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民族经济政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古代民族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随着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完善.本文就中国古代民族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作一初步探讨,就教于同好方家.  相似文献   

14.
张颖 《今日民族》2011,(1):46-48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从国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有益做法,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并实施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史记>"四裔传"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部简略的秦汉边疆民族史,是研究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发展最基本的文献.司马迁以黄河流域为地理基点,以华夏文化为中心.逐一对汉朝边疆的民族按方位进行了叙述,全景式的再现了当时中国边疆民族的发展概况、生产力水平、民族关系、民族融合情况,对研究中国边疆民族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李文希 《北京观察》2011,(10):62-63
今年是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及在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现在处在太平盛世中,回想当时为了解救国难、为了民族自强,而奉献青春、牺牲生命的英雄们,不禁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7.
今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日。半个世纪以来,全区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建设,艰苦奋斗,自治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剥削阶级统治集团奉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以来,少数民族劳苦大众长期受着外国帝国主义、国内统治者和本民族统治者的三重压迫,政治上没有自由,生活上极端贫困。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基本理论和我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的整套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民族政策的时代演进与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岩 《求索》2011,(3):57-59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关乎国家命运的首要问题,而民族政策的制定是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拟结合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实践,阐述我国民族政策时代性演进过程和历史性经验,以期为新时期我国民族政策的修正与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定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从而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在实践中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发展和共同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徐杰舜 《当代广西》2008,(23):44-47
19世纪以来,民族解放运动粉碎了殖民主义的枷锁,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而中国共产党则根据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提出了“民族团结”的口号,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处理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复杂的民族问题,实现了中国民族的大团结。在中国的民族团结中,广西是实现民族团结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