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追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绍梅 《学习论坛》2004,20(8):60-62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它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这一核心鲜明地体现了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在追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科学发展观,不仅要对发展的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而且要对社会发展观的变迁有一定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重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观的新形态,具有鲜明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李萍 《求实》2004,20(8):36-39
发展哲学是关于发展观的哲学 ,当代社会发展观历经了经济增长观、人本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社会和谐发展成为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社会和谐发展作为发展哲学的核心范畴 ,具有人本性、系统性、长远性的特征 ,我国新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注重统筹协调发展 ,持续前瞻性发展 ,这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社会和谐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4.
张道全 《求实》2004,(11):38-40
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现代西方 ,主要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观、社会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观的这种嬗变同发展的代价意识的觉醒是紧密相联的。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 ,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防范和化解发展带来的风险 ,控制和减少发展的代价 ,更好地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我党的发展观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革命发展观到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建设发展观,再到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新发展观念,完成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在发展目的、发展内涵、发展要求等方面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理解、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当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在发展目的、发展内涵、发展要求等方面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又好又快的发展观是科学的发展观、辨证的发展观、创新的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我党的发展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特点,考察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客观历史过程,分析我党"发展观"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合理性,以及相互承接与发展的内在关系,从而提高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与贯彻力度。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公正的视野来看,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公正性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倡导的科学发展也是一种公正的发展。公正性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体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也就是实现社会公正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发展的公正性主要体现在:发展主体的公正性、发展过程的公正性和发展结果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没有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无论是全面协调,还是可持续,最后都要落到“发展”两个字上。学习、掌握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抓住这个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发展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观理论的认识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把握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邓小平发展观理论的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杨士秀 《世纪桥》2009,(7):11-1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与邓小平发展理论一脉相承。从同质性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关系紧密,坚持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冯成 《当代贵州》2006,(10):33-34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及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和决定性的影响.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在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立足企业实际,着眼科学发展、精心谋划.  相似文献   

17.
石建勋  张鑫 《探索》2006,(5):11-14
本文研究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与发展观的演进,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研究了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树立"和谐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发展观有机统一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展观科学性的关键在于科学的发展精神,科学发展观即体现科学发展精神的发展观。全面揭示、正确理解此科学精神的实质、内涵,探索其实行的途径,是理解、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与前提。科学的发展精神,即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发展精神。践行科学的发展精神,就是在实践中转变传统非科学的发展精神。发展的人道、和谐原则是科学发展精神的直接体现,正义原则是发展的保障原则。践行科学的发展精神,要求将此精神落实为具体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类的发展观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观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和历史性转变。它无论是在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上,还是在发展的“本质”和“目的”上均扬弃了传统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和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指明了发展方向。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我省有色金属工业依托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发展机遇,加快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使我省有色金属工业走上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