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谁在从检8年的时间里,将三百多名被告人送上了审判席,把数十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送上了断头台……是谁在全市检察机关公诉业务大比拼中独领风骚,连连摘桂……是谁在默默无闻的工作岗位上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弘扬着法治的时代价值,打造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她,就是全国十佳公诉人、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主诉检察官、湖北省“优秀公诉人”向华同志。她2000年被授予鄂州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光荣称号;2001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公诉人”,被共青团鄂州市委授予“青年岗位能手”,被鄂州市委政法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行和完善主诉检察官责任制,培养、鼓励专家型的公诉人才,根据《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主诉检察官责任制试行规定》,制定如下暂行办法。 第一条 在本院主诉检察官内设置等级公诉人制度。 第二条 等级公诉人的级位实行公平竞争、鼓励冒尖和根据工作实绩适当升降的原则。 第三条 本院等级公诉人,设一至三级,分别为区一级公诉人、区二级公诉人、区三级公诉人。  相似文献   

3.
干戈  忻佩燕 《中国司法》2006,12(8):100-103
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主要是指在检察长领导下,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部门内实施的以主诉检察官为主要责任人,相对独立地承担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及法律监督等职责的办案责任制。这项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检察院率先试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两年后南阳市和驻马店市等人民检察院也开始进行了探索。1998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推出了建立在审控分离机制下的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又称“海淀模式”。1999年初,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工作五年发展规划》在全国检察长工作会议上通过,提出了“推行主诉检察官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公诉人是代表国家出席法庭、指控犯罪,行使公诉权的检察官。与国外检察官不同的是,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代表,公诉人参加诉讼的目的除了指控犯罪,还要监督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因此,  相似文献   

5.
一、民行公诉人的概念及特征民行公诉人是检察机关经立案审查认为对侵害国家、集体财产、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需要提起民行公诉时,根据检察长的指派,代表国家以公诉人的身份出庭参加诉讼的检察官。这种民行公诉人与普通民行诉讼当事人相比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民行公诉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原告的诉讼代表人又是对正在进行的诉讼实施监督者。  相似文献   

6.
陈永全  陈林 《中国检察官》2003,(4):26-26,47
一、职业公诉人概念界定 所谓职业公诉人,是指在检察机关中,在检察长的直接领导下,长期、固定、专门代表国家对刑事犯罪提起并出庭公诉的职业化的检察官。职业公诉人以公诉为其职业,与普通检察官和一般公诉干警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长期性。长期性是职业公诉人的时间特征,也是其职业性的表现。2.固定性。公诉人履行职  相似文献   

7.
公诉人的司法理念是国家公诉人员在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一系列刑事司法制度的综合性、严谨性、原则性的理性认识。它对于提高公诉人的理论修养,保证公诉权的正当行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公诉人的司法理念主要包括法治理念、程序正义理念、诉讼效率理念以及公诉合理理念。公诉人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符合司法改革的国际化趋势,有利于检察官制度的健康发展,是司法文明和司法进步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法律关于刑事二审程序中检察机关出庭主体的规定是不妥的,不应绝对排除原公诉机关之公诉人出席二审法庭的可能.首先,从域外的有关规定来看,尽管也规定一般由二审法院检察署之检察官出席二审法庭,但不排除原检察官出席二审法庭的可能.其次,在诉讼主体上,原公诉机关才是具体案件的诉讼主体,其上级机关出席二审法庭乃适用"检察一体"原则的结果,原公诉机关是本应该出席二审法庭的.第三,从检察机关在二审庭审中的职能来看,它不仅具有法律监督职能,而且其主要职能乃是诉讼职能,不能以法律监督为由否定原公诉人出席二审法庭的可能性,而法律监督职能由于是庭后进行,是可以委托的.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立法理由,认为都不是排除原公诉机关之公诉人出席二审法庭的充分理由.最后,文章对如何确定二审中检察机关的出庭主体,以及上诉的流转程序等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公诉处是一支活跃在三峡库区的精英团队,他们善打硬仗——2004年由他们公诉的重庆市开县“12·23”井喷重大责任事故案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佳公诉庭”第一名;他们备受瞩目——自2005年来连续两届获得全市“十佳公诉人”第一名桂冠,先后9人(次)获全国、重庆市“十佳公诉人”和“优秀公诉人”称号,  相似文献   

10.
1.双方的身份和职责不同 检察院的公诉人,身兼二职,一是公诉职能;二是法律监督职能。因而,公诉人在出庭时不是一方当事人。检察官以代表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庭履行控诉职责,运用证据揭露、证实犯罪,同时又以法律监督者的身份出现,对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控方在法庭上“居高临下”位高权重,而辩护人受被告人的委托或人民法院的指定而产生,是重要的诉讼当事人之一,职责是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召开的第四届全区优秀公诉人表彰会上,广西百色市平果县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主诉检察官潘青松获得“全区优秀公诉人”的光荣称号。而在此前,由于潘青松工作业绩突出,1999——2002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检察官,年度考核均被确定为优秀等次,2001年度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人民满意“十佳”政法干警称号,1999——2001年度被地区检察分院评为争创“五好”“两满意”先进个人。作为首批被任命为主诉检察官的潘青松同志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办案过程中,切实严把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关。如李某诈骗案:2001年…  相似文献   

12.
论庭审改革后的出庭公诉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将实行的类似控辩式的新庭审方式对人民检察院的公诉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察官出席一审法庭的工作内容及方式将发生较大变化。根据新的庭审方式的特点,作者提出,庭前准备要增加确定举证方式、作好法庭询问证人的准备等新的内容。对于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进行调查的顺序、方法、需注意的规则等,作者均进行了具体探讨,并提出,检察官有权对合议庭、审判长或诉讼参与人的不合法或不恰当的诉讼行为提出异议,要求法庭对此作出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13.
公诉人简介:阜新市海州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张煜、刘军出庭支持公诉的“程宏光故意杀人案”.近日被评选为该地区公诉部门优秀观摩庭。两名公诉人出席法庭的特点是:庭前准替细致充分、语言举止规范大气、临场反应敏捷机智。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1月,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金融、知识产权犯罪公诉二处新收获一份荣誉,由该处金融检察官们承担的第三届金融检察论坛的研究课题《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法律责任反思——实证分析视角》正式通过了专家评审.信用卡诈骗,在司法实务界看来是“小儿科”,但金融检察工作由此起航……  相似文献   

15.
巾帼风流     
《法律与监督》2006,(12):4-4
神圣的国家公诉席,方寸之间,巾帼英雄竞显风流。1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十佳公诉人评选活动揭晓,重庆市检察机关选送的三名女检察官获得殊荣,其中张丽、么宁获得“全国十佳公诉人”称号,张清获得“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  相似文献   

16.
2001年6月23日上午9点,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开庭审理了轰动岛城的王云春硫酸泼妻案。正值“严打”斗争的关键时刻,这起恶性案件的审判引起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案审判长由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任群先担任,出庭支持公诉的是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立源和全省优秀公诉人阎成山。偌大的法庭座无虚  相似文献   

17.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公诉职能,负责在法庭上指控和证实犯罪,其履行职责的公正性是不容忽视的,如何从公诉程序上保障公诉人正确履行职责,我国刑事诉讼法在有关程序上缺乏相应的规定,尤其是在刑事诉讼的公诉程序中缺乏更换公诉人的规定,致使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出庭公诉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刑事诉讼的公诉程序中确立更换公诉人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刑事简易程序中公诉人应尽量出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之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据此,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时公诉人是否出席法庭,其决定权在检察机关。理论界对公诉人是否可以不出庭存在争议,但司法实践中几乎很少有公诉人在简易审的案件中出席法庭的,而且因辩护人也可以不出席法庭审理,事实上绝大多数简易审判的举行是在公诉人、辩护人都不在场的情况下,由一名法官对被告人进行的单独审判。有人认为,刑事简易程序的设立,本身就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结果,体现了提高诉讼效率的立法意图。公诉人不出席法庭,但其代表公诉机关…  相似文献   

19.
检察资讯     
《中国检察官》2006,(12):79-80
★第三届全国十佳公诉人和优秀公诉人评选启动从11月20日开始,由各地检察院推荐的99名检察官将在京参加公诉业务笔试、论文写作、公诉业务答辩、论辩赛等测试,参评候选人的基本条件为:具有助理检察员以上法律职务3年以上;从事公诉工作3年以上,办案数量在本院公诉部门人均办案数  相似文献   

20.
为深化主诉检察官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主诉检察官在办案中的主观能动性,合理配置司法资源,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公诉水平和案件质量,陕西省延安市人民检察院在深化公诉改革中大胆尝试公诉上下联动模式,通过近三年的试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已在全市全面推行。笔者通过对延安市公诉联动及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