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认为,选举委员会只是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的法定主持者,而不是法定领导者,有职责而非职权;因此,选举实施方案报请批准,不仅于法有据、合乎法理,也是合乎现实必须要走的程序. 选举委员会只是法定“主持”者,而非法定“领导”者.依据选举法第八条第二款之规定,选举委员会只是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的法定“主持”者,而非法定“领导”者;县级人大常委会才是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领导”者.选举法第九条还规定,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依法由县级人大常委会进行任命.由此可见,县级人大常委会与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的法律关系,是领导(决策)与主持(组织)、领导与被领导、任命与被任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选举委员会制定的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需报县人大常委会批准.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在我国各级人大换届选举中,全国人大、省级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代表选举属于间接选举,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属于直接选举,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因为间接选举是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投票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与直接选举相比,工作量相对要少一些,也便于组织,所以不设选举委员会,而是由各该级人大常委会主持选举.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直接选举的新一届人大代表通过资格审查并公布名单后,本级选举委员会的使命即宣告结束. 全国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代表选举间接选举,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选举;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各选区选民直接选举,由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主持选举.  相似文献   

4.
选举法是一部调整全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的基本法律,包括由选民选举的县级及乡镇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和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上一级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但重点在直接选举方面。  相似文献   

5.
数说人大     
《法治与社会》2014,(9):17-17
1年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年举行一次,于每年第一季度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临时会议。2种选举方式人大代表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民主选举的方式有两种:直接选举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人大代表、乡镇级人大代表都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代表候选人得到了法定数量的选票即获得投票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人大代表既是法定的政治人物,依法由选区选民直接选举或由选举单位(下一级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产生,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国家权力;又是特殊的公众人物,依法享有执行代表职务的特定权利和义务,是一定范围内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定代言人.  相似文献   

7.
今明两年,地方各级人大将陆续换届,新一轮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也将陆续展开.下面,笔者依据选举法等相关规定,结合基层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实践,就在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乡、民族乡、镇(以下简称“县乡两级”)直接选举人大代表需要引起重视和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8.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代表的选举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二种形式。直接选举的代表由各选区选举产生,间接选举的代表由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代会选举产生。代表法第六条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监督,从中可以看出直接选举的代表受原选区选民监督。间接选举的代表受下一级人代会监督。或者说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代会监督由其选举的上一级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9.
今明两年,全国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乡、民族乡、镇)两级人大将陆续换届,新一轮全国性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工作即将展开.全国陆续将有2850多个县(市、区)、32,000多个乡(镇)进行换届;预计将有9亿多选民参与到这次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中,直接行使投票选举权和享有被提名推荐权;预计将直接选举产生25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目前,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已经拉开帷幕.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最为普遍最为广泛的民主实践.因此,扎实做好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尤其是依法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和互动,对于增强选民参与投票选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增强代表候选人当选代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选举民主意义重大.下面,笔者结合选举法和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的实践,就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互动,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基层人大换届选举年,9亿多选民将以直接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25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当下,一波波选举大潮正在各地接踵掀起,展示着本年度规模最为宏大的政治生活景观,并直接检验着选举制度的民主和公正. 选举权是民主权利的源头,也是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谱系的基石.在中国的政治语境中,公民选举权运用最为频繁的领域是选举各级人大代表.1979年出台的选举法,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谱写了意义非凡的政治体制改革佳话.由此,最大程度地汇聚了民意表达资源,奠定了基层政权基础.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代表候选人辞去选举委员会的职务不仅需要补充任命,而且更需要完善补充任命选举委员会空缺职务的有关条款规定. 为何这样说?因为这符合依法选举的原则要求.我们知道,2010年修改选举法时增加了“选举机构”一章,将全国人大关于直接选举若干规定中有关选举委员会的产生和职责的规定,以及选举法总则中关于全国、省、市人大常委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选举的内容合为一章,而使之成为了选举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2.
1995年前的选举法明确规定,选民直接选举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应发选民证.因而在当时如果不发选民证就违法.值得注意的是,1995年修正选举法重新规定为:"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二十日以前公布,实行凭选民证参加投票选举的,并应当发给选民证(现28条)""在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时,选民根据选举委员会的规定,凭身份证或者选民证领取...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是新一轮全国范围内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年,据有关部门统计,这次换届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涉及县级政权2000多个、乡级政权3万多个。参加这次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9亿多人,参加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6亿多人。去年以来。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工作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开展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最基本的选举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次最基层、最广泛的民主历练。  相似文献   

14.
选举法第八条规定,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第十条明确规定了选举委员会七个方面的职责,主要是划分选区、进行选民登记、确定选举日期、组织介绍候选人、确定正式候选人、主持选举、确定代表当选是否有效、公布代表名单.实际上,选举委员会制定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就是依法将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加具体化、规范化,程序化,便于相关部门和选区的实际操作.选举委员会制定选举工作实施方案是落实其法定职权的具体体现,是自身主持本级代表选举的体现.法律并没有要求选举委员会制定的选举工作实施方案要由人大常委会批准.  相似文献   

15.
1.怎样选举人大代表? 《选举法》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民根据选举委员会的规定。凭身份证或者选民证领取选票。各选区应当设立投票站、流动票箱或者召开选举大会进行选举。  相似文献   

16.
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践中,目前,大多数地方采取先给选民发选民证,然后凭选民证领取选票的方式进行选举.但有人提出,不发选民证,用身份证代替.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理由如下: 用身份证代替选民证有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民根据选举委员会的规定,凭身份证或者选民证领取选票".从法律条文看,选民领取选票有两种凭证,一是身份证,二是选民证,两种凭证任何一种都可以,都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17.
选民直接选举县、乡级人大代表时,是否需要给选民发放选民证?选举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民根据选举委员会的规定,凭身份证或者选民证领取选票."不发选民证凭身份证领取选票,或者发选民证凭选民证领取选票,都是可以的.是否发放选民证,由选举委员会规定.  相似文献   

18.
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选举制度,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差额选举国家机关正职领导人,实行以竞争为中心的公开公正的选举程序;改革代表制度,人大代表要与企业家身份脱离,政府官员不宜兼任人大代表;调整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功能,扩大常委会立法权,实行常委会的专职化;改革人代会的议事程序和议事方式,延长会期,由常委会全体会议审议法案;改革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工作方式,为人大代表及常委会组成人员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11,(6):M0002-M0002
4月25日至27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迈曾带领省人大法工委调研组.在安康市就我省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实施细则、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3部法规的修订进行立法调研。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我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修改后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第一次.目前,我国在流动人口参加人大代表选举问题上,一般实行流动人口回原户籍地参选的做法,这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事实上也限制了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利,有违选举平等原则.解决流动人口参加人大代表选举难的问题,保障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关键就是实现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参加选举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