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同人女群体:"耽美"现象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人女群体是一个刚刚出现的群体.笔者运用深入访谈及半介入性观察的方法,描述了同人女个体和群体的一些特点,并对同人女选择"耽美"作品的原因进行深究,认为阅读"耽美"是满足同人女性需求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动漫文化:不可小觑的青少年亚文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动漫是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青少年这一文化选择充实了青少年闲暇时间。然而,由于我国动漫文化是一种以日美卡通为主要内容的亚文化,他的教育性与腐蚀性是并存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卡通文化流行原因及卡通文化特征的分析,对热流行的动漫文化进行了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298.00元敦煌艺术通过丝绸之路使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艺术相碰撞、相交融、相汲取,凝结成人类文化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产生了独一无二的、综合性的艺术群体和新型的文化艺术形态。本书为2020年广西好书之一,从世界美术史的角度以及文化比较学、艺术哲学与美  相似文献   

4.
论亚文化群体对青少年毒品使用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少年亚文化群体是价值、行为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群体,具有互动频繁、行为方式独特、聚合力强、有潜在反文化倾向等特点。亚文化群体对青少年毒品使用行为影响极大。它通过其固有的内在机制:亚文化氛围、同类价值、学习模仿、文化压力、去个性化等等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使青少年被卷入毒品活动。为了消除亚文化群体的影响,一方面应对其实施控制与打击,另一方面则应挽救吸毒青少年,并以主流文化为导向,对青少年实施超前教育,预防青少年参与毒品活动。  相似文献   

5.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文化娱乐产品,其中蕴含的性别价值观念必将会对网游用户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当前网络用户仍然以青少年群体为主。本文以女性主义为研究视角,从游戏题材的性别化、游戏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玩家的性别遭遇三个方面来分析电子游戏中存在的严重的性别歧视观念。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青少年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青少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因忽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产生的民族文化缺失症,正在严重影响着青少年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快乐女声"是继"超级女声"之后在国内再次掀起了一场大型电视平民选秀节目活动。"快女"的受众对象主要是青少年群体,青少年在这一节目活动中除了获得名利双收外,更多的是受制于商家和媒体的操纵与诱导,进而成了给媒体带来高的收视率和给商家带来滚滚商机的"牺牲品"。"快女"火爆的原因,除了青少年自身因素外,其背后的商业力量也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成人社会应该更加重视青年文化,尤其要正确引导青年流行文化向主流文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台湾流行的哈狗歌现象入手,调查发现哈狗歌的消费群体为青少年,女性青少年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该群体具有组织性、排他性和偶像崇拜等特点。从心理学和歌词文本两个角度出发,文章考察了哈狗歌流行的原因。粗口哈狗歌作为青少年面对社会问题的一种集体解决的方式,实际上是不成功的解决办法。社会首先要改变青少年的社会认同,并且加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以消弱哈狗歌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浅析cosplay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日渐充盈,许许多多新锐文化在社会群体中不断涌现。尤其是对于走在流行时尚前沿的青少年群体,他们不断克隆或原创着诸多流行、新锐文化,而这其中,cosplay文化无疑是近两年来众多青少年流行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它本着“show”的实质,用华丽的舞台、炫美的服装、个性的表演将真我绝美风采演绎得淋漓尽致。cosplay文化集青少年自我展现的渴望、理想状态的追求及“离经叛道”的诉求等于一体,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迅速风靡于青少年群体,特别是走在青少年流行文化前沿的大学生群体中。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简写,动词C…  相似文献   

10.
在青少年期的各种成长因素中,青少年与同辈群体的关系尤为重要.家庭是使青少年受到保护、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的重要因素,而同辈群体则是另一重要的因素,这是同辈群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同辈群体的存在,使青少年敢于斩断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脐带走向社会.当然,脱离父母  相似文献   

11.
岳璐  蒋超 《青年探索》2013,(4):17-22
流行文化在当前日益蓬勃发展,并呈现出由城市逐渐向农村地区蔓延的趋势,因此在农村青少年群体中研究流行文化的传播态势极具研究意义。根据对两所典型农村中学的调查分析表明:流行文化已经全面渗透到农村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其对农村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表现为当代的农村青少年在人生观方面世俗化与低俗化并存,在金钱观方面节俭主义与享乐主义同在。因此在如何理性引导和科学利用流行文化走向农村青少年群体这一问题上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在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中,"极客"是一个被大部分研究者忽略的小众群体,但技术化的世界进程却赋予了他们越来越强大的改造世界的力量。通过对以"威锋网论坛"为代表的苹果电子产品越狱论坛的内容梳理、对以《足球经理》为代表的游戏极客文化的剖析,并结合对极客人群的深度访谈,得出了有关极客群体的一系列文化特征,并认为技术是这一群体与外部普通用户群体形成分野的最明显符号。而从长远来看,对技术的迷恋将从极客群体向外延伸至所有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形式之中,并由此形成文化传承视野里的"断裂"和"反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古老的东方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这股文化热潮中,我国青少年不仅参与其中,而且还起了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唯其是根植于这块土地之上的文化,故与前些年涌入的西方异质文化相比,古老的东方文化更易于在我国青少年中产生一种亲近感与认同感,其于青少年的灵魂塑造中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异常复杂,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角度,我们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分析东方神秘文化对青少年逐渐影响的过程、影响的特点,提出对青少年进行"铸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偏差行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是青少年犯罪群体的潜在人群,教育和挽救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工作是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关键。本文以社会工作专业的视角,重新审视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行为,透过对行为产生原因的剖析,发现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发展诉求,进而提出救助与支持的工作目标及对策,尝试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等多层次、多渠道的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5.
正青少年科学普及数字创意产品,是指直接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消费群体,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数字创意科普产品。广大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成长性,决定了青少年科学普及创意产业必然是兼具时尚性、前卫性、探索性和科学性的。中关村作为全国的科技文化创新之源、文化中心,有发展青少年科普创意产业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级妇联进一步深化“女性素质工程”,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中,针对不同群体妇女的不同需求,有计划、有重点、重实效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教育、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使广大妇女在政治、文化、科技、心理、体能等方面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本期刊登的“风流人物看今朝”从着重提高女干部的参政议政能力、知识女性的科技创新能力、女职工的岗位竞争能力、农村妇女依靠科技增收致富能力以及青少年女性的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展示了“八大”以来,各级妇联通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女性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文化与青少年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文化与青少年成长丁小文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一种新的文化形式——计算机文化出现在我们面前,并将在21世纪对我国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计算机以文化的形式介入教育,进入家庭,是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趋势,也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北京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是一耽学堂的义工;他们大多是各高校的在校生;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到中小学讲授传统文化知识,不取分文;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下一代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现在每周有超过三千人次的中小学生听他们的讲课──  相似文献   

19.
"屌丝"文化的形成,是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形成的一个缩影,其形成的机理与互联网的特点密不可分,同时"屌丝"文化又是当代青少年青春情结的再现,体现深层的社会原因与群体心理机制的形成。探究"屌丝"文化生成与流行的根本原因,有利于把握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少年流行文化,更好地了解与理解当代青少年群体,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迷概念的出现及迷文化的形成并非始自青少年群体,其发展也并非单独仰仗于青少年群体,但由于青少年时期特定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质,使得青少年构成了迷群的主体;而融合媒介环境下青少年娱乐消费的深化,进一步推动了青少年迷群的大规模出现及迷文化的发展,由此也引发了诸多社会争议.本文关注融合媒介环境下的青少年迷群及迷文化现象,从四个方面分析青少年迷群行为特征,并着重考察娱乐消费与青少年迷文化的建设性关系及迷文化的负面性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