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三大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三大开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局面,掀起了大革命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由于处于幼年时期,中共三大对国共合作还缺乏深刻的认识,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带有一定的的历史局限性,从而为后来的国共合作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
1924至1927年,东北也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形成了国共合作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当时东北革命形势的发展。这次东北国共合作,是当时全国国共合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东北现代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本文试图对东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概况及其特点加以初步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一生与孙中山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结下不解之缘,并成就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大革命家。他曾全力参加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拥护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在土地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日战争初期,他提倡恢复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再次实行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后期他提出新民主主义,开始发展并超越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毛泽东充分肯定孙中山的革命功绩,高度赞扬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4.
五卯时期,中国人民接受了世界革命的影响,初步认识到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自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阵线说来,则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①这样,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必然会受到世界革命形势的影响。本文仅就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对这一问题予以论证。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它是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势力展开斗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需要。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5.
党史文摘     
《湘潮》1989,(9)
最先提出国共合作的是列宁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列宁提出来的。列宁十分关心中国革命。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列宁亲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列宁接见共产党和国民党代表,要求国共两党合作:另一件是委派代表马林等人来帮助中国革命,斡旋国共两党合作。1922年1月,共产国际召开了莫斯科远东会议,中国代.表30余人,有共产党、国民党等各方代表。会上,列宁接见了中国代表团,  相似文献   

6.
莫斯科中山大学是一所在俄国首都开办,为中国大革命培养政治理论骨干的特殊学校。它的成立与黄埔军校有相似的背景,它的作用和对中国革命影响之大甚至超出黄埔军校。学校的由来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国共合作进行民主革命的产物,也是苏维埃俄国支援中国革命运动的一个成果。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以后,国共合作的大革命运动进入高潮。1924年5月,苏俄帮助下创立的陆军军官  相似文献   

7.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机关刊物,对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以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的迫切要求和以马林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倡导创办的《向导》周报,为实现国共合作提供了现实和可能条件。《向导》对国共合作形式及国民党改组工作的宣传,推动了国共合作进程。《向导》提出无产阶级与其他党派的联合只能是革命的联合,不是妥协的联合;提出对同盟者的错误政策进行批评,以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原则;还提出了扩大左派,联合中派,打击右派的策略。这些原则及策略不仅对维持国共合作统一战线起到积极作用,还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智慧,并对当前新闻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8.
国共合作在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对辽宁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国共合作在辽宁的早期活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的活动在辽宁地区开展得比较早。从1922年8月孙中山接受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的提议后,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就在辽宁人民中宣传和介绍国共合作的主张,并开展许多活动:  相似文献   

9.
一、应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反映历史国共两党合作的问题,是大革命时期革命历史的主题。但是,恰恰在这个历史主题的研究上存在一个空白点,这就是从中共成立到中共二大一年间的国共两党关系问题。国外的历史学者,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的传统看法是;共产国际先通过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代表会议,以后又通过马林(有人称之为斯尼夫利特战略)把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的思想策略从外部加给了中国共产党,才开始了国共合作的行动。在此以前,中共既没有统一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列宁提出末的。列宁十分关心中国革命。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列宁亲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列宁接见共产党和国民党代表,要求国共两党合作;另一件是委派代表马林等人来帮助中国革命,斡旋国共两党合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社会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危机。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掠夺。1921年底至1922年初,美、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苑》2014,(6):35-35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17,(9)
以国民党重组为标志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实现,揭开了大革命的序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国共合作是在苏俄(共产国际)的主导下进行的,经历了初期的被动参与到后来的积极参与这一转变。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态度也经历了如此过程。本文通过论述毛泽东对国共合作的态度的演变和原因,探讨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和艰难。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国共合作,造就了大革命轰轰烈烈的局面。但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断送了大好革命形势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此后,国共两党兵戎相见,“围剿”与“反围剿”的战火不断。“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共再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国共合作,符合当时相关各方的利益和国内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国共合作建立的过程中,各方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均采取了立足当前、回避长远、搁置分歧的做法.正是由此,才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动员了亿万人民投入民族解放战争的革命洪流,历经八年,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国共合作得以实现,首先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策略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倡导者,但是,国共合作毕竟是双方的事情,单有一方的努力是不能实现的.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曾在敌国民党书中说:"国共合作的关键,现在是在贵党的手中."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为敦伲国民党走上合作抗日的道路所作出的积极姿态,另一方面也  相似文献   

16.
<正>瞿秋白是我党早期才识卓著的主要领导人,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他不仅肩负过中国革命的领导重任,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瞿秋白和毛泽东结下深厚的战友情谊。与毛泽东默契配合,投身国共合作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参加会议,讨论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  相似文献   

17.
从西湖会议到中共三大,以党内合作方式推进国共合作的关键决策,不仅是马林以共产国际相号令的结果,也有着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努力。中共领导核心层所以变被动服从为积极参与,土耳其革命的示范作用不可低估。联苏反帝、化解民族危机的动机促使中共领导层关注土耳其革命,进而实现思想飞跃,中共三大仍致力于国共合作,暂不顾及"历史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陈永红 《广东党史》2007,(2):F0003-F0003
大革命时期,是广东党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1923年党的“三大”后广东区委认真贯彻国共合作的方针。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揭开了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序幕。在大革命的舞台上,中共广东区委发动和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工农运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合作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愿望,是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国共合作政策的制定是我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表现。一九二三年六月在广州召开的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起开创性作用的重要会议。会议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解决了建党以来,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一直存在的一系列原则性争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曾使中国革命发展成为五卅运动、省港罢工和北伐胜利。在这次合作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和青年组织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探讨和研究这次国共合作时期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作为第三次国共合作青年运动的借鉴,无疑地是非常必要与十分有益的。为此,《中国青运史研究》丛书之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