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塑造论哲学的落脚点是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人和社会全面而持续发展进步问题的解决,换句话来说,塑造论哲学正是为了论证人及解决人类在当代面临的一系列严峻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元哲学的基础,这突出涉及到关于人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问题。塑造论哲学针对哲学的对象、体系、方法难题,提出了一个:在自然塑造人中把普遍性给予文化人类,在人塑造自然中把必然性给予人类文化的双向建构图式,认为主体和客体是在人与自然的双向塑造中,才得以确立的。在自然塑造人类和人类塑造自然的双向建构中,必须注重人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一、…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时代价值。本文认为,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的程度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人类社会发展观念的演变遵循“以人为本———以物为本———以人为本”这一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 按塑造论哲学的见解(参阅张全新著: 《塑造论哲学导引》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价值是标示人与自然或讲主体与客体在相互联系中,其必然性得以确证和实现的范畴;在人的实践和衍生中,价值的确证和实现才得以可能;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体现主体与客体相互注入负熵的飨成,才可称得上有价值。人既是自然界的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在经济交往中作为塑造经过和塑造记录之统一的塑造之物,成为人与人之间实现经济联系的中介;在这其中表现出其特有的经济价值。经济交往中的塑造之物的这种价值正是在这种经济联系中才得到确证和实现。人的实践的首要标志是生产劳动,人的衍生须臾不离的是消费用品。由此,从生产劳动和消费用品,由劳动交换和用品效用的视角看过去的价值,便成为经济学所关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的塑造论─—三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韩庆祥1、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哲学思考,首要的应抓住什么问题?当然问题很多,但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而迫切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人的塑造问题。我们以“人的塑造”为中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哲学思考,完全是由中...  相似文献   

5.
摆在我面前的这本书是张全新教授的《现代物理学中的“实在”与“时间”问题》,副标题是“关于相对论、量子力学、超弦理论及当代宇宙学的塑造论哲学审视”。这是—本哲学著作,对我来说是一本非常难读的书,因为它包含了大量的哲学内容;不过我认为哲学家读起来也未必轻松,因为它包含了大量物理学内容。吸引我读下去的是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新诠释———作者名之为“塑造论哲学”,而我从中看到了走出物理学困境的希望:在几乎所有的门都关闭的时候,这个新思想打开了一扇门:通过这扇门物理学有可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无疑地,20世纪与21世纪之…  相似文献   

6.
“物感”说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气论。但自唐代兴盛的诗境理论实际是在佛禅思想影响下对传统物感说的改造,这一演变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学思想交融的结果;而清代王夫之则在借鉴改造佛理的基础上回归传统并拓展了传统“物感”说的内涵,这一贡献主要体现于其“现量”说:除了强调人的意识能动性,王夫之的“现量”又指向了主体之外的外在世界。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以《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著作闻名于世。在《国富论》和《道德论》这两部著作中他“塑造”了两个形象——道德人和经济人。在《国富论》中他阐述的是他的市场自由主义经济观,由此“塑造”了经济人的形象,而在《道德论》中论述的是他的利他主义道德观,“塑造”了一个道德人的形象。关于斯密塑造的这两个形象,人们通常把他们对立起来,认为《国富论》的论调是人的“利己之心”,而《道德论》的立足点则是人的“利他之心”:从而认为斯密的经济人是利己的,道德人是利他的,因而斯密在伦理学上的…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也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问题。笔者认为 ,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又要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 ,努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历史前提。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个历史过程 ,社会历史就是人自身不断发展的历史。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分为由低到高逐渐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 :“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张载的大心说是其重要的为学工夫论,认为人不应止于见闻之狭,而应该“大其心”。所谓“大其心”即是通过涵养自己的德行,体认到主体之“我”与客体之“物”统一于天地共有的本然之性的过程。这一阶段,既是学者尽其心的阶段,也是学者尽其性的阶段,甚至可以说是人之成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栽的大心说是其重要的为学工夫论,认为人不应止于见闻之狭,而应该“大其心”。所谓“大其心”即是通过涵养自己的德行,体认到主体之“我”与客体之“物”统一于天地共有的本然之性的过程。这一阶段,既是学者尽其心的阶段,也是学者尽其性的阶段,甚至可以说是人之成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广义生产论构想弓克传统的生产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也是现今流行和公认的观点。生产离不开人和物两个方面。在已往经济理论中,对物的方面研究的多,也较深入,对人的方面研究的少,也较简单,因而难免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12.
罗蒂的后现代科学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蒂的后现代科学观,就是反对将科学视为“文化之王”和“真理的化身”,认为科学不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科学家不应被视为新的牧师,主张消除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二元对立。罗蒂的这种科学观无疑包含着在当今值得肯定的积极价值,比如,不能将科学在文化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化,不能在科学和科学以外的文化形式之间划上不可逾越的鸿沟,或在“两种文化”之间制造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尤其在当今科学与人文不断融通的智力背景下,这样的见解更富有哲学上的启发性;但是他从过度的人文情结上对科学及其同其他文化形式的关系方面提出的看法,和许多后现代主义者一样,走向了贬低科学的另一个错误极端,从而没有把科学及其他人类文化现象置于恰当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3.
对世界本质的追问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尽管他们的观点针锋相对,但二者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即离开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活动去追问世界的本质,马克思哲学批判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他把从追问世界的本质转变为追问人的感性活动和现实生活,形成一种现实的感性世界.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通过实践不断地改造自然,显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人类通过生产劳动、社会交往和语言符号形成了现实的人类世界图景.这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4.
对世界本质的追问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尽管他们的观点针锋相对,但二者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即离开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活动去追问世界的本质。马克思哲学批判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他把从追问世界的本质转变为追问人的感性活动和现实生活,形成一种现实的感性世界。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通过实践不断地改造自然,显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人类通过生产劳动、社会交往和语言符号形成了现实的人类世界图景。这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可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即培育和塑造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句话涵盖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双重目标,即理论目标和实践目标。理论目标,即培育和塑造一种主流意识形态,使其内化为社会成员的精神信仰,以寻求思想价值共识,同时不断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一个由外到内的“内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同一性”原理,近代形而上学认为理论可以涵摄实在整体;而如果说理论有着内在必然性的特征,那么认为其可以包容实在整体无异于宣布整介世界也具有内在必然性。此种看待造成了其在解决人的自由和必然关系问题这一“历史之谜”上的无法克服的困境。通过将理论看作现实的个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马克思消除了近代形而上学在理论功能上的狂想。在他看来,理论只能有限地涵摄实在整体。此种看待理论和实在关系的新思路本身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并为我们解决“历史之谜”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解读《公孙龙子·指物论》之“指”,须以物为基本参照,在指、物对应中把握其含义。按公孙龙论物与实密切相关,实是名所表达的物之所是。《名实论》以物、实为一与多之对应,则如何将不同的实维系在一物之中,就需要借助“指”的联结、联系。在此意义上,“指”即相当于系动词“是”(is)。但因为先秦汉语尚未产生系词,而公孙龙业已遭遇与之相关的哲学问题(一事物在多种意义上是其所是),故而作《指物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和自然不可分割,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忽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把意识看成是人类的特权,看做是人脑物质的机能与属性,这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人类有意识仅仅是个别,并不等于物质世界演化出的最一般。用个别来代替一般显然是违反辩证法的,而不自觉地滑向了形而上学的泥坑。对这个命题的争论,并没有滑向哲学唯心主义,也不会导致不可知论,它仅仅是对意识的本质的概括进行纠正,属认识论范畴。它要求我们人类不能夜郎自大,否定他物,夸大自身,滑向又一个“精神万能论”之唯心主义泥潭。  相似文献   

20.
近代西方建立起来的以战胜和征服自然为必然信念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是建立在“人是自然的主人”这一文化基础之上的。人们所追求的主要是如何使自然界去合乎人的需要、目的和特性,却很少考虑如何使人的需要和特性去适应自然的特性、法则和规律。人们注重的是如何使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得到增强和提高,却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调整,以及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造成人和自然对立的根源。哲学家们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指出,正是人类无限制地推行技术化、滥用主体性,造成了人类生存条件的破坏。现在,人们已经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