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跃进”时期主观主义在河南泛滥的历史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遭受的一次大挫折,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借鉴经验.河南"大跃进"是全国"大跃进"运动的典型,在"大跃进"中名躁一时.本文结合河南"大跃进"运动的历史,从四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大跃进"时期主观主义在河南泛滥的历史教训,警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特殊化风和生产瞎指挥风在各级干部中盛行。国民经济面临困难局面,尤其是农村,出现了普遍的饥荒。在这种背景下,196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期间,毛泽东写了《十年总结》的文章并讲话,指出:"大跃进"以来,农业方面犯了错误。他承认: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  相似文献   

3.
"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促使"大跃进"运动发动的主要原因是:建国以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和全国人民急于求成;错误地对"反冒进"进行批评;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中存在的某些弊端;以苏为鉴,力图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积极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等等.  相似文献   

4.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受挫后,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认真反思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论述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本文主要从方法论原则、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模式三个方面阐述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5.
马进卫 《支部生活》2010,(12):54-54
“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但是在“大跃进”运动时期,云南各族人民焕发出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生产建设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的农田水利建设至今仍使我们受益。  相似文献   

6.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共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遭受的一次严重挫折,是国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产物。作者现对其中的一个因素即苏联因素,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甘肃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展开,全省各项社会宣传工作也随之发展。特别是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婚姻法》、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及"大跃进"运动等方面的宣传,紧跟形势,精心安排部署,取得了一定成效和今天可资借鉴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8.
"三面红旗"各自提法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随后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俗称"三面红旗",到1962年底形成了"三面红旗"从提出到实施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的、带有全局性的失误。山东的“大跃进”同全国一样,使山东的国民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的挫折。记述山东“大跃进”运动的历史进程,分析其危害,总结经验教训,对开创山东...  相似文献   

10.
1958年是大跃进的第一个回合。 5月23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的决议》,正式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发出大跃进运动正式的进军令。 大跃进要的是高速度。6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说:“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快了就能够‘多’。” 怎样才能把速度拉起来呢?当时采取记两本账的办法,即中央计划一本账,地方执行一本账,执行账大于计划账。这样一来,计划的层层加码就打开了一个重要的缺口。大跃进中的各种高指标,大都是通过编两本账的办法,层层拔高的。  相似文献   

11.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众所周知,“大跃进”运动是在批评1956年的反冒进和酝酿、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过程中发动起来的。那么,1956年的冒进与反冒进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想寻求一种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而且是比苏联更快的方法。人民公社受斯大林所有制理论的影响,与苏联的农业公社有着相同之处。在纠"左"过程中,毛泽东建议四级领导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对纠"左"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消极影响。通过纠"左",人民公社在所有制形式上退回到类似苏联的农业劳动组合,但仍然保留着苏联农业公社的某些特征,实际上成了两者的混合体,这是纠"左"不彻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从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开始,就试图在寻求一条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根据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在我国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但由于对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相结合的曲折发展.虽然在探索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但毛泽东在这期间所呈现的以道德理想改造革命主体和强调平等思想,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然有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王健 《世纪桥》2008,(21):26-30
<正>农村公共食堂是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伴随着"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而骤然兴起的"新生事物",是新中国建立后极"左"路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全省党史专题工作会议在泉州召开主要讨论审议《“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两个专题初稿,检查、落实社会主义时期《中共福建党史人物辞典》编撰进度。我着重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肯定我省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征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从1995年开始,我省即着手实施经省委同意的《福建省社会主义时期党史征研六年规划》,并采取以专题征研为基础,全省统一部署、上下协作、同步  相似文献   

16.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受挫后,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认真反思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论述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本文主要从方法论原则﹑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模式三个方面阐述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17.
"大跃进"期间,尽管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走了一些弯路,但他一刻也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执著探求。面对挫折,他深刻反思,从"大跃进"的高指标中总结出经济建设必须搞综合平衡、从人民公社基本经济核算单位的变化中总结出必须发展商品经济和运用价值法则、在1960年纠正"五风"的过程中总结出调查研究不能走马看花等。这些探索,为后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八大二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1958年5月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全面发展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各种失误,直接发动了长达三年的“大跃进”运动。研究这次会议,对于加深对“大跃进”运动史的研究,总结它的经验教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58年-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一场严重脱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群众运动。这场运动从开始发起到偃旗息鼓,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年时间,但运动发展之迅速,范围之广大,场面之热烈,却是超乎想象的。“大跃进”运动期间,新闻宣传虽然展示了人民群众在生产中发挥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体现了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积极的一面,但大量反映“大跃进盛况”的不实宣传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的却是巨大的消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大跃进”运动的膨胀和升级是与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大跃进”运动深层动因的思考马庆钰《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