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精准科学选人是落实好干部标准的前提。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选不准干部,导致少数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严重影响了政治生态。如何科学选准用好干部,做到知人深、识人准,需要客观、全面、准确地看人、评价人,把最合适的人用到最相宜的岗位上。要突出经常性。发挥好日常考核的基础性作用,把功夫下在平时,重点掌握干部的一贯表现和工作作风。突出政治标准,严把政治关,坚决把那些政治上的"墙头草""两面人"挡在门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和新任务,其中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怎么评价干部的德,怎么考核考准干部的德,杜绝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银川市市委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实践》2020,(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考核要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用好考核结果,解决突出问题。这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强化政治功能建设,认真把好干部考核的"时度效",严格遵守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回答了"如何考""考什么",对干部"干什么""怎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6,(12)
正干部"带病提拔",不仅直接损害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而且直接影响党风政风及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政治生态。各级党委(党组)要从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战略高度,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为干部工作的聚焦点、攻坚点,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坚持原则,敢于负责,不给"带病干部"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5.
正"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任人唯贤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从来没有动摇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被选拔出来的干部"带病",由此而来的是副局长上任10余天被免职、市委副书记上任3月即落马、省委一官员上任15天被查……,带病干部被发现并处理,这固然值得欣喜,但是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把好干部的提拔关,做到干部提拔不带病。近日,中办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  相似文献   

6.
正"带病提拔"是个饱受诟病的老问题,尽管多年来一直着力解决,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问题依然,久禁不止。在中央纪委的"打虎榜"上,尤为典型的是江苏省南京市原市委书记季建业——在长达21年的"带病提拔"史中,他由副处级"边腐边升"到副省级。而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仇和则在落马前自称:"我是一路被举报,一路有惊喜。""带病提拔"虽是少数,但危害极大——"问题干部"一旦有了"上位"的机会,挫伤的就是那些好干部的积极性,形成的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正>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日常考核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按照新时期对干部考核整体工作的要求,干部日常考核还存在以下四方面差距和不足:一是落实不够。大多停留在口头上,负责干部考核的同志多数时间"浮在上边",普遍存在"不换届不考核、不提拔不考核、不调整不考核"的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8.
正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逐渐成为常态,对党员干部的提拔任用也有了新的标准,"重患"干部被拒之门外,大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纯洁了党的队伍,为党的事业注入了活力。然而,在选拔任用干部时,有的单位混淆了"病愈"与"带病"的界限,把受过处分的干部简单等同于"带病"干部,弃之不用,这是对"带病提拔"的误读。"带病提拔",是指干部在提拔前或提拔过程中存在经济、生活、作风等违纪违法行为,但组织在考察时未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治理干部"带病提拔"这一顽症?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审核措施,实行"四凡四必"。即:干部档案"凡提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反映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在总结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经验的基础上,将"四凡四必"上升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和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重拳整治"带病提拔"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10.
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班子和干部的情况在平时掌握起来。只有平时就把班子和干部情况掌握起来,才能从严管理,有效防止"带病提拔"。去年以来,我们改进年度考核,用3个月的时间对区县和市直部门班子进行考察。一、注重谈话了解,解决"不深不透"问题。一是强化考察力量。考察力量决定工作力度、影响考察  相似文献   

11.
<正>临漳县探索建立干部监督信息一体化平台,依托全县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组织部牵头,通过规范干部监督信息流通程序,及时掌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选人用人等方面的预警信息和问题信息,建立健全多边协作、各方联动、资源共享的干部监督信息体系,进一步前移监督关口,从源头上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从严从实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一些地方的干部考察工作从表面上看范围,程序、方法、步骤都到位了,但实质上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缩水"现象,影响了干部考察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为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提供了温床.考察"缩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带病提拔"是干部工作的"毒瘤",严重影响着党的整体形象和组织工作的公信力。去年以来,日照市认真贯彻从严治党要求,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为干部工作重中之重,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源头治理,注重综合施策,取得良好效果。注重教育预防,筑牢思想防线,让干部不得病、少生病。遏制"带病提拔"这一现象,必须从防止干部得"病"这个源头性问题入手,在加强思想教育上下功夫。一是强化理论武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体现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在笔者看来,要杜绝"带病提拔"现象,将问题干部挡在门外,除了党委(党组)对选人用人负主体责任外,组织部门更是责无旁贷,必须花大力气,从制度、举措等多方面切实加以研究解决。抓好干部考察,提高实效性,此其一。要避免出现"平时少考、用时急考"的现象,组织部门在平时就要打好基本功,做好干部考察的  相似文献   

15.
干部"带病提拔",是指干部在提拔前所犯错误已达到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程度,由于考察时没有发现或未能查清而被提拔任用的情况.干部在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个人修养等方面有些缺陷和不足,或是犯了错误,已经处理了,实践证明也确实改正了,在这种情况下被提拔任用,不属于"带病提拔".  相似文献   

16.
选人用人中的“带病提拔”:概念、类型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病提拔"是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一种体现,主要指干部在提拔前或提拔过程中存在经济、生活等违纪违法行为,但组织考察时未被发现或发现了未被及时追究而得以提拔任职的情况。根据用人者是否积极努力实施"带病提拔"行为以及是否有从中营利的目的,可将"带病提拔"分为三种类型:积极营利性"带病提拔"、积极非营利性"带病提拔"和消极非营利性"带病提拔"。遏制"带病提拔"的根本之举是改革授权方式、减少交易机会、增加交易成本,同时改进干部考察方式,做到科学"识人"、正确用人。针对贪官"潜伏期"延长的现象,还要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腐败发现率,让"带病"干部不再"潜伏"。  相似文献   

17.
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防止和杜绝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就必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通过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从源头上保证干部选用和监管工作健康进行.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防止和纠正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中央组织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六条措施。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意见》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干部“带病提拔”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影响恶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个别地方或部门的领导干部用人凭个人好恶,不坚持原则,千方百计提拔群众早有议论和反映的干部;有的是…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9)
正2016年以来,达茂旗在各级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等政策列入学习内容,严把用人质量关、考核结果关、日常监督关,助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严把用人质量关,规范"上"的程序。建立"两核查、五把锁"任前考察把关机制,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伤上岗"。"两核查"即严格审核干部人事档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8月29日,新华社对外发布了《意见》全文以及中央组织部的答记者问。对于这一防止"带病提拔"的制度性新防线,社会舆论反响热烈,评价积极。"带病提拔"是对一些干部"边腐边升"现象的一种通俗说法,反映出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