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题解: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通过现行宪法时,还通过了全国人大组织法。此后,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大工作的实践经验,适应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又制定了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两个议事规则,对人大议事程序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人大组织法和两个议事规则的制定,进一步健全了人大工作程序和制度,有利于代表和委员更好地依照民主的、法定的程序行使职权,提高议事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7年1月29日,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这是我省第二部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此前的《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是1989年4月28日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重新制定议事规则,目的是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范代表大会议事行为和议事程序,保障代表大会依法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的制度发展历程中,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都在会议上,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主要是通过会议方式行使[1]。开会(议事)的程序,是人民代表大会有效行使职权的保障,基于这套程序的规则设计(即人大议事规则[2])可以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核心。因此,研究我国的人大议事规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20年8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以下简称《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修正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这意味着《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在实施30多年后迎来首次修改。以《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修改为契机,回顾我国人大议事规则研究历程,反思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我国人大议事规则乃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认知,推动相关研究迈向新的阶段,更好地指导完善实践运行中的议事规则。  相似文献   

4.
<正>制度建设是管根本、管长远的,是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的基础工程。“健全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为议事规则立法是推动常委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提高人大常委会议事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5月29日,在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和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哲作的关于《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草案)》的说明,一致表示认可。  相似文献   

5.
视点扫描     
农民工将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新代表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为此,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规定,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于2008年1月  相似文献   

6.
2021年1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订草案)》,对完善人大议事制度和程序,保障省人民代表大会高质量高水平履职行权,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省的生动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要修订大会议事规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以下简称大会议事规则)是关于省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程序和活动规则的基础性法规。  相似文献   

7.
李菊 《中国人大》2009,(10):39-41
开会议事是民主的基本运作方式,而开好会、议好事,需要合理的规则做支撑,需要由程序民主做保障。经过一年的认真研究修改和反复沟通协商,2009年4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一次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决定,这是已施行二十多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首次进行修改。 修改后的常委会议事规则,适应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需要,将实践证明比较成熟的做法写进法律,同时注意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对原有的一些规定作了补充完善,对于加强常委会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议事程序,提高议事效率,保障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大是实行合议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他的工作程序是举行会议。会议制度由法律规定,以保证全国人大职能的实现和作用的发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制定的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确立了人大的会议制度的基础,并为后来二十多年中历次人大举行会议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9.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14,(17):53-56
现代政治理论认为,程序对于民主有着重要意义,没有程序,便没有民主。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人代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大议事程序不断完善的历史。从最初仅能容纳干人左右的中南海怀仁堂到1960年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始使用的万人大礼堂,从举手表决、无记名投票到无记名电子表决,从不固定会议召开时间到1989年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将全国人代会向制度化、法制化、程序化方向推进,从会议的召开全封闭、半封闭到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开放代表团审议、接受媒体集体采访,这些行进中的民主程序已成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之重器。  相似文献   

10.
陈敏 《公民导刊》2022,(2):58-60
作为规范人民代表大会工作和议事程序的基础性法规,《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以下简称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订后已于2022年1月21日经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1.
郭法石 《中国人大》2009,(10):42-44
议会议事规则主要是指议会会议制度、议会议事程序以及应遵守规则的规定。有些国家在宪法和法律中规定了议会议事的基本条款。大多数国家为了保证议会的平稳运转和工作效率,都制定了议事规则。议会由两院组成的,议事规则通常由议会的两院各自制定,一般情况下对每届议会都适用;也有的国家每届议会都制定相应的议事规则。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其议事体分为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三个部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分别制定了本议事体的议事规则,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各专门委员会的议事规则虽然尚无统一的规定,但自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和华侨  相似文献   

13.
2963名全国人大代表在14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和秘书长。张德江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李建国、王胜俊、陈昌智、严隽琪、王晨、沈跃跃、吉炳轩、张平、向巴平措、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张宝文、陈竺当选为副委员长,王晨同时被选为秘书长。全国人大是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常委会为常设机关,它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委员  相似文献   

14.
刘政 《辽宁人大》2007,(2):28-28
新宪法通过后,全国人大每年举行会议的时间逐步提前,1985年到1988年都是在当年的3月份开始举行的。这样,1989年制定的全国人大议事规则,根据代表的意见和这几年的实际情况,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于每年的第一季度举行。这一规定的含义是全国人大会议必须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召集,否则就是违法;而且在第一季度举行的时间要逐步提前。王汉斌副委员长在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关于全国人大议事规则草案的说明中指出:从批准国家的年度计划和预算考虑,较为合适的开会时间应为财政年度开始前的12月份,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5日开幕,13位台湾省代表团代表将出席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党中央从维护国家统一的战略高度,对于台湾同胞在全国人大中发挥代表性作用始终高度重视。从第一届全国人大开始就有台湾省籍代表,1975年四届全国人大首次设立了台湾省代表团,五届全国人大决定,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之前,台湾省暂时选举13名全国人大代表,其余按人口比例应选代表的名额予以保留。从此,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选举方案,通过召开协商选举会议民主选举产生。  相似文献   

16.
《云南人大》2009,(11):I0003-I0005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正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行使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  相似文献   

17.
3月11日下午,新修改的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以下简称"一法一规则")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这是两部法律施行三十多年来的首次修改。与民法典这样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的法律不同,"一法一规则"似乎并不算"热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1月27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决定》,对于规范常委会会议的召开,保障常委会依法有序行使职权,提高常委会议事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原则。现行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一切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实行民主和集中相统一的民主集中制。1954年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但各个国家机关在实行民主集中制这个总的原则时,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程度是不一样的。本文拟探讨国家权力机关在议事时侧重坚持的几个具体的民主原则。一、法定人数原则早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时候,我国当时尚无任何议事法的情况下,毛主席在开幕词中宣布:"今天会议实到的代表1141人,合乎法定人数"。可见,法定人数原则是议事体的重要原则。这里的"合乎法定人数",可作多种解  相似文献   

20.
<正>"为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新的贡献。"2017年3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说,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还有一年,我们要切实担负起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责任使命,更好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作用。我们对坚守政体的提法,从延续多年"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2013年张德江委员长提出"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