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名有几年工作经历的求职者,跳过几次槽。在两个周末的招聘会,他都在其中寻找新的机会,应聘了几家公司,发现一个问题:招聘方非常注意我工作经历中的跳槽经历,有的甚至会询问我每次跳槽的原因。也看到不少的报道,说是用人单位比较忌讳频繁跳槽者,但频繁跳槽究竟是个什么概念?什么样的跳槽理由才是招聘方能接受的呢?  相似文献   

2.
警惕招聘广告的骗局○徐苏林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人才流动成为一个显著的特征。正当的招聘,为人们施展才华提供了一方天地。然而,某些招聘却成为经营者的一种营销之术,甚至成为骗钱、骗色的手段。铺天盖地的广告中,那些令人垂涎的条件、真诚的许诺,往往诱得人忍不住紧...  相似文献   

3.
好的招聘广告不仅能扩大宣传、吸引众多求职者前来应聘,还可极大地降低招聘成本。否则,就易造成高成本付出,低效益收获。  相似文献   

4.
小非 《楚天主人》2013,(5):45-47
近年来,网络招聘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以提供就业信息为平台的网站。这些网站方便快捷,不仅提供众多招聘信息,还降低了很多单位的门槛,求职者利用网络就能为自己寻找到更多机会。时下,网络求职成为互联网上一个就业热点。然而,网络招聘有"馅饼"也有陷阱。网络招聘由于没有相关部门的把关,应聘者稍有不慎,就会遭遇骗术。近期通过网络招聘诈骗的案例层出不穷。网络招聘骗局的背后,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同时求职者自身也应擦亮眼睛,理性求职。  相似文献   

5.
人事短讯     
《浙江人事》2007,(4):47-48
2月下旬,台州市椒江区2007年“九洲之约”春季大型人才交流会在台州中心区人才市场举行。200多家单位推出了3000多个招聘岗位,万余名求职者入场应聘。企业中层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人才需求旺盛。  相似文献   

6.
通病之一求职信写成论文;许多求职者一看到媒体上有招聘启事,就洋洋洒洒写来五六页材料.什么东西都往上堆.密密麻麻一大片。这在应届大学生中极为常见。可现在大家都很忙。企业负责招聘的人员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应聘材料,哪有时间细细欣赏你的“大作”。所以,自我介绍一定要写得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相似文献   

7.
海洋 《今日广西》2008,(23):22-22
许多求职者只留意应聘面试时的礼仪,而忽略了应聘后的善后工作,而这些步骤亦能加深别人对你的印象。面试结束并不意味着求职过程就完了,也不意味着求职者就可以袖手以待聘用通知的到来,有些事你还得干。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网络招聘来说,微博招聘的匹配率会略高,微博博主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关注方向。当网络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微博也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在微博上,只言片语的“微”信息,通过“围观”或“关注”(@某人),可以呈几何级速度传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作为网络信息的重要集散地,微博被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实用功能。在各个领域彰显出巨大的影响力和魅力。如今,微博招聘也异军突起,被越来越多求职者视为“应聘新宠”。  相似文献   

9.
招聘公司屋内挂着工商执照,签定用工协议时加盖公章,收取保证金还不忘开出收据。这一切看似正规的应聘程序却让近百位求职者掉入陷阱。最近,九龙坡警方揭开了杨家坪两家专职招聘公司“挂羊头卖狗肉”的黑幕。骗子中有3人已于4月10日经市劳委会批准,送劳动教养。据了解,这是我市警方在对“Y职介”始作俑者处理时首次施以的“重刑”。  相似文献   

10.
近日,铜陵市阳光社区“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主题日招聘咨询活动在社区小广场举行。现场共有10家单位参与专场招聘咨询会,提供超市酒店服务、物业管理等20多个技能要求不高、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应聘。  相似文献   

11.
用人单位如何从700万高校毕业生和众多实践经历丰富的求职者中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人才,这道难题一直困扰着用人单位,而每年选择人才时,也着实让他们费了很多心思。首先,通过求职者制作精美的简历,感觉有些华而不实;其次,通过求职者面试时夸夸其谈的良好表现,甚感其为“志在必得”而费尽心机;最后,大部分用人单位都选择了国际上通用的性格测试,看看求职者的性格与所招聘的职业、岗位、企业文化等是否能够吻合,把这个“吻合度”看做是选择人才的第一步。那么,性格测试在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是不是能够反映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抑或是为了赶时髦、秀秀品味……  相似文献   

12.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在招聘计算机辅助人员时,面对前来应聘的众多具有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高学历人才,不是从中选秀,而是出人意料地把所聘人员的学历定格在大专和职高生这一档,使不少高学历者败兴而归。无独有偶,南京市几家银行最近在招聘人才时,没有像前些年把眼睛盯在高学历者身上,而是聘用了不少中专生人行就业。  相似文献   

13.
小保:最近为找一个适合于我的工作,我先后去过几家公司应聘,我发现有的公司招聘人员很无聊,问及了我很多与劳动无关的东西,如已婚夫妻感情如何,如未婚是否正在热恋。如何看待性问题,如何应对性解放,如何理解性骚扰。有的还搞些类似“树上有七只鸟”之类的“智力测验”。我想通过贵刊问一下,求职者对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提出所有的问题都得回答,都要如实回答吗,有些问题有回答的必要吗?玉洁  相似文献   

14.
<正>当刘水清同志一札飘着浓郁墨香的《骗局论》书稿摆在我桌上时,我不禁为其"十年铸剑、百年磨针"的孜孜不倦追求终成 此书的敬业精神而感动。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清同志就以一个公安人员的职业热忱和对骗子的深恶痛绝,深深地迷 上了"设骗-被骗-揭骗"这一生活现象,并痴迷般地对其追根溯源,每遇骗事他必深究其理,人言骗理必谨记于心,获识骗法 必深探其源。对他这种痴迷般的探求,我们都戏称其"诈骗专家"。正是这种以识骗局为己乐,揭骗局为己任的胆识、勇气、执 着和睿智,二十年多年的不断探索,才成就了《骗局论》。  相似文献   

15.
《人民公安》2023,(Z2):78-79
<正>根据用人企业招聘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虚构伪造学历证明、工作履历和过往业绩等材料,将自己精心包装成“完美应聘者”,入职后却消极怠工,甚至在多个企业同时就职,以此套路骗取工资底薪。近日,上海警方破获一起“套路应聘”诈骗案,涉案金额达5000多万元。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为我们讲述了此种骗局的诈骗手段。  相似文献   

16.
【案例】:刘娟到一网络公司应聘,这家公司是专门做网站的,她应聘销售人员的职位,工资是底薪加提成,底薪是800元,每联系成一个业务可以提若干钱。刘娟以为,有底薪就意味着不管能否签到订单都可以拿到这些保底工资。一个月下来,刘娟未签到订单,但把联系到的客户资料都交给了公司。到了发工资的日子,刘娟去领工资,被告知不能发放底薪,凡未与业务单位签合同者一分底薪也不给。这其实是用人单位拿底薪这种模糊的概念来骗劳动者白白地为他们工作。其实,这种薪酬结构最容易设置陷阱,求职者在对待底薪时一定要格外谨慎。  相似文献   

17.
"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求职者眼光太高,大家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难。很多求职者比较盲从,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招聘求职旺季来临。如今,一方面,不少雇主感叹人才难求,不断调整招聘方式;另一方面,不少求职者感觉求职时会遇到各种条件限制,找到理想的雇主太难。为什么劳动力市场会出现"招聘难"与"就业难"的两难局面?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3062人参与),79.3%的受访者感觉当前雇主仍处于强势地位。如果求职时遇到偏见,62.2%的人会寻找其他工作机会。受访者中,71.8%的人换过工作。普通员工占52.8%,非人力资源部门管理人员占16.9%,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占8.5%。在年龄结构上,"80后"占48.8%,"70后"占29.9%,"90后"占10.2%。  相似文献   

18.
企业屡屡招聘,却虚设摊位、只招不聘。政府部门要加强招聘信息的审核把关。众多求职者千万要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9.
当前正值招聘高峰,每场招聘会都人山人海,每个展台上的简历都堆积如山,求职者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此时,很多求职者刻意在面试官面前拿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信心。然而从企业的回应来看,“太能干”也许会“吓坏”面试官,从而导致面试失败。在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的招聘会上,国际贸易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A正在应聘某外贸公司“经理助理”一职。她英语口语流利,大学期间参加过多项社会活动,表现出生机勃勃、自信满满的劲头。经过数个回合的问答,小A干练的气质让面试官颇为满意。接着面试官问小A两年内的职业规划和…  相似文献   

20.
陈菲 《中国保安》2014,(8):74-74
每年春节过后,保安公司招人补缺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在招人补缺的同时,如何做好拴心留人工作,尽快让新队员熟悉环境融入到工作中,我认为关键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部分招聘人员在面对招聘任务时,有时急于求成,在招聘保安员时,容易夸大其词,以吸引求职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