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讨论现代性问题,一方面,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澄明关于现代性的“问题语境”;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尽可能避免达成某种语境主义的规则共识,这就是现代性的吊诡.现代性不是魔戒,正如民族文化不是圣经.现代性在中国的绵延约略分为三个阶段:思想的现代性、市民社会的现代性和富裕社会的现代性.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动员”过程和前景,更多是在文化意义即“文化现代化”层面展开和定位的,因而现代性是中国“文化现代化”最基本的理论理性之命题.  相似文献   

2.
全球语境下的文化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文化主权、民族的文化命脉和发展的国际文化环境,其价值日益凸显.全球语境下文化安全的核心是意识形态安全,焦点是对立价值的冲突,实质是核心价值的维护.维护全球语境下的文化安全必须提高文化话语主导能力,确保文化的话语主导权、议题设置权、网络主控权.  相似文献   

3.
现代文学中的民族话语探讨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人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来赋予五四现代性的意义;有人赋予晚清文学“想象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还有人从民族国家宏大叙事的立场来肯定党派文学“民族主义文学”的现代性价值.这些思路和研究模式虽然都看重民族主义所展示的现代性意义,但是还都忽略了中华民国这一现代国家之于文学的现代性价值和意义.笔者认为,考察现代文学的民族国家话语应以民国的建立为发端,对于它的阐述也应依托民国的历史文化形态,惟有如此,才可以发现文学的现代性与民国机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并进一步理解民国文学和现代文学这两个概念的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4.
马忠  达雅楠 《探索》2022,(4):158-170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实力与国家形象的表达。在人类文明传播的新时代背景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必须不断反思和批判文化帝国主义,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努力构建多元共生、多态共融的世界文明交流格局。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文化帝国主义不仅没有消亡,相反有不断强化的态势,呈现出“特定对象+技术+叙事”的新特点新趋势。从叙事话语角度揭露文化帝国主义的叙事逻辑,分析其叙事结构、叙事议题、叙事视角和叙事手法,目的是发现霸权话语的操控秘密、基本规律,透视隐匿其中的强者叙事、资本叙事、抽象叙事等深层本质,从而寻找破解之道。为此,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我们要站在“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高度,在叙事框架、叙事立场、叙事精品、叙事方法等方面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积极构建具有影响力、吸引力、批判力的中国叙事体系,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王金玉 《唯实》2007,(8):22-25
与韦伯等经典现代性理论强调现代性发展的趋同性不同,多元现代性理论强调现代性发展的差别性和独特性.现代性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文明,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制度特征,并因而成为文化保守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当代新儒家在内的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强调儒学价值对于东亚及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独特性,并进而强调回到传统、回到儒学.因此,强调儒学在现代性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精神动力,也成为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核心关切.文化保守主义强调多元现代性,否认现代性只能从基督教文化生发出来.但文化保守主义究其实质仍是韦伯命题的另一种版本.  相似文献   

6.
探究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的基本含义,必须先将文化主义与民族主义分离开来。一方面,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族裔主义和种族主义混淆在一起,客观上表现为“柔性的存在”与“刚性的存在”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中国的文化主义又与天下主义、华夷之辨绞结在一起,主观上深刻地反映了一种文化的“迷思”,支撑着中华帝国思考方式得以成立的根本。然而,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是由“文化主义”(天下主义)与“民族主义”两种不同的“想像方式”交织而成,造成了概念自身的紧张与冲突,实质是一种去现代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王金玉 《唯实》2007,(9):22-25
与韦伯等经典现代性理论强调现代性发展的趋同性不同,多元现代性理论强调现代性发展的差别性和独特性.现代性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文明,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制度特征,并因而成为文化保守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当代新儒家在内的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强调儒学价值对于东亚及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独特性,并进而强调回到传统、回到儒学.因此,强调儒学在现代性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精神动力,也成为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核心关切.文化保守主义强调多元现代性,否认现代性只能从基督教文化生发出来.但文化保守主义究其实质仍是韦伯命题的另一种版本.  相似文献   

8.
傅守祥 《探索》2005,6(6):116-119
文化的差异性与民族个性不会因全球化而必然走向衰落,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怀古倾向却极有可能导致文化传统的衰萎。当今文化的发展必定是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仍是现代性的建构和培育。应彻底抛弃“中西之争”、“古今之辨”的陈旧思维模式,在古今中外的多种文化资源之间形成高度辩证的联结。21世纪的中国文化必须通过新的整合与创造,“会通中西”,努力完成价值系统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换,同时超越西方式现代性的弊端,构建起先进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主张将他的交往行为理论和话语伦理学运用于处理不同文化传统和政治、宗教信仰的相互关系,在各种文化价值之间实现符合交往理性的话语平等与和谐共处。哈贝马斯对亨廷顿等提出的“文明冲突”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反对西方文明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它文明的做法,抨击了妄自尊大的自我价值至上的狭隘文明观。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不能凭借其优势地位凌驾于其它文化之上,不同类型文化之间应平等地相互交流以达到共同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0.
韩红 《求实》2001,1(10):19-22
当今的中国文化是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过渡文化.在传统与现代文化沟通的方式上,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扬弃、综合创新;必须展开东西文明融通的社会实践;实行以交往理性为基点的文化对话与文化互镜.正视世界的多样性,取长补短,真正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在多元文化的格局中共存,并能在相互交往中取得进步,在实践中完成文化、文化心灵的现代性整合与重塑,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架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西文化之间的桥梁,这才是历史转型期文化定位的关健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外学术界兴起了全球化研究的热潮.在90年代初,学者们开始从文化或者文明的角度对全球化加以考察,逐渐形成了文化全球化的研究框架.文化全球化研究至今方兴未艾,这个总主题下的全球文化、文化的全球化和本土化、文化帝国主义等重要问题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其中,关于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的问题也是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从"多元文化主义"概念和实质出发,对全球化进程中的多元文化主义作一个比较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2.
文化需要创意,创意更需要文化.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 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黄金产业”,并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成为社会产业链中势头强劲的朝阳产业.如何通过文化创意的再造与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我们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陈来 《新视野》2005,(3):62-64
从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下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长盛不衰、源远流长的特征,着重分析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崇德尚义”、“群体优先”等传统文化的优秀方面,认为在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中,挖掘和弘扬在历史上具有促进作用、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民族精神,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9,(5):58-59
据3月24日的《钱江晚报》报道: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在岭南大讲堂作题为“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复苏”的演讲。他说,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要看到它的弊端,否则,我们的文化复苏,就会出现严重的偏差。这里我只想列举四个弊端来加以说明。第一个弊端,是帝国专制制度对奴性的培育,以致独立人格无法确立。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成人当作儿童、而将儿童当作成人,由此塑造着“开裆裤人格”。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对企业文化理论的理解存在许多分歧,这是正常的现象,可以通过学术研讨和实践检验逐步取得共识。但是,我们认为对于企业文化理论的基本概念,必须给以科学的界定,否则将给企业文化理论的宣传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带来混乱。目前有必要把“企业文化”、“企业文明”、“企业文化管理”这三个概念的含义给以科学的界定。一、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文明”  相似文献   

16.
黄宗良 《新视野》2012,(1):4-7,23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百年来存在的三种既相互冲突、斗争,又相互交融、影响的文化,即马克思主义、西方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同时也必须坚定不移地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文明成果.根据目前的状况,应该把社会道德和政治文化、政治哲学放在突出位置.在社会道德建设中,最应该强调的是道义、诚信、仁爱、谦让;在政治哲学中,其精华为“和为贵”、“和而不同”、“中庸”、平衡、适度.  相似文献   

17.
先进文化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 ,是人类进步的结晶 ,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大理论创新。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 ,要巩固和发展我们党作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的地位 ,就必须“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努力繁荣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8.
从哲学的向度考察全球化,它就是一场在"经济-文化-政治"框架内全面展开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战略,是被资本主义所扭曲的现代性实现其全球战略的实践,我们不能因为对全球社会的美好愿望而忽视对这场全球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在成为与时代相对应的新话语模式。我们必须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诗意地栖居”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追寻的理想,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生态优先原则、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合理原则、有机整体原则。  相似文献   

20.
“家”文化视角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文明中的“家”文化具有丰富的道德价值,在倡导吸收传统文化积极因素促进文化先进性的今天,“家”文化的道德内涵随着现代性的推进而发生嬗变,如功利化倾向冲击着“家”文化的道德平衡力,“独生子女”时代家庭德育功能的弱化等问题。如何在保持传统和适应现代的过程中把握“家”文化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应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同时加强以“家国”文化为内容的基础教育,创导“家庭伦理关系”的体验式教育,把道德品质的培养贯穿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为青少年创造一个以“家”文化为核心的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