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你的办公室里有这样的人吗?生于“85后”,打扮“卡哇伊”,说话娃娃腔;没事就玩“人间蒸发”,下班就去抱团诉苦;不懂事的一副理所当然,爱逞能的一脸学术高深……如果你的同事里有符合以上几条者,很不幸通知阁下,你已经遭遇了时下职场最“生猛”,且有高传染性的职场“公主病”!  相似文献   

2.
职场中如果能拥有好人缘,不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更是拥有职场幸福感的重要前提。当你为了获得职场好人缘而绞尽脑汁时,千万别忘了一个简单而又有效的途径,那就是给你的同事以赞美。正如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所言:“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任何赞美都是以欣赏为前提,我们首先要学会欣赏他人,才能成为一个赞美高手!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个人要想在职场中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具备多元化的技能和素质,一项职场调研结果显示,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抗压能力和职涯规划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的几项。而且,在职场中还流行要“三心二意”,即必须有包容心、忍耐心、好奇心,以及强烈的职场“意愿”和强大的“意志”。  相似文献   

4.
刘旭涛 《传承》2012,(23):59-59
“低调”也有高尚和低俗之分,关键是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低调”。人不是活在自我的真空之中,在中国大多数的职场上,过分张扬往往并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学会如何驾驭“低调”、培养高尚的“低调”境界应该也是所有职场人士尤其是官员的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面临严酷的职场竞争力大考验,企业在员工淘汰上不再留情,大学生新人的“阵亡率”不断攀高,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大学生你该怎么做?简单来说,一个人没有专长很难成功,但除了专业技能之外,成功还需要很多配合条件,这些条件就是你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异性同事经常发来暧昧短信?应酬时有人讲起黄色笑话?办公室里同事语言挑逗发出性暗示?上司暗示有获得职场晋升机会的“潜规则”?性骚扰的魔爪伸向办公室早已不是新鲜事,对于刚走出象牙塔踏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上位者利用职权向下属施加职场性骚扰,已成为难以启齿的经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他们难以分辨关心、暖昧与骚扰,也常因为担心个人形象和职业发展而忍气吞声,最终选择隐忍或被迫离职。  相似文献   

7.
职场如海     
职场如海,每一个职场人恰如一叶小舟。乘风破浪,挂云帆、济沧海,固然意气,可是在现实中,我们更多面临的是惊涛骇浪、发愁的是打不到鱼,还要担心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何做到“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相似文献   

8.
《中国保安》2013,(20):70-70
职场上说到的“人情”,往往含有最基本的两层意思。一种源于亲缘,另一种源于同感。亲缘之人情,主要指人际关系,强调“熟人”,因此有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其看作一种“私情”;同感之人情主要指同事、上下属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体谅,强调人性化处事方法。  相似文献   

9.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职场瞬息万变。今天还是部门主管,明天就有可能因为公司的变革而成为“牺牲品”;今天还是拿高薪的“职场贵族”,明天也许就沦落为失业族。人在职场,往往身不由己,不是被知识淘汰。就是被职场淘汰。失业的危险信号总会频频闪烁。为了使自己始终稳如泰山,四类人应做好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10.
作为活跃于各自领域的“半边天”,她们注定要承受起更多来自事业和家庭的压力。当“寒冬”不期而遇,她们以柔弱的肩膀与男性同事共同担负起了同样沉重的责任。“三八节”将至,让我们以关爱的视角,聚焦各行业优秀的职业女性,分享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的职场经历与感悟。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06,(6):62-63
职场遭遇“冷暴力”成为很多白领诉苦的主要内容,自己是如何遭到老板的冷淡,遭到同事的排挤,客户的漠视……但是,职业咨询专家却认为,这种“冷”,往往包含着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行悟道”观念,因此,也需要你用一种中国式的智慧去化解。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景你经常可以看到,或者就出现在你自己身上:当你正津津有味地和同事在饭桌上大嚼鸡块的时候,一些牢骚话总会飘然而来。心理学家认为:生气的效果有两种,一种是“一怒而安天下”,统合了不同意见与不顺从,巩固了领导效率。但另一种却可能引起职场更大的波澜,在权威下汹涌滋事。但如果一个人有气不生也很糟糕,因为长期压气会让人容易头痛、血压升高,甚至会患上胃溃疡,而且还经常处在焦虑、沮丧、注意力不能集中之状况,不少人最后会按捺不住心中怒气,往往出手攻击别人。那么,有什么聪明方法可以让你在职场上好好生气,但又避免气出更多纠纷与麻烦呢?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方将职场上的怒气发泄出来。  相似文献   

13.
我的办公室新来了一位同事,大学毕业不久的阿成。让我们几个纵横职场7、8年的学姐陡然觉得自己资格老了。 一天午餐过后,照例简短地休息。听见  相似文献   

14.
酷玩 《今日广西》2008,(23):13-13
“我适合什么职业?如何把工作做得出色?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相信每一个职场新人都曾为类似的问题辗转反侧。有关专家对新人支招: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菜鸟”,可是现在已经不再是完全靠自己,独自打拼的时代。只要灵活善用公司的职场资源,可以助你尽快从职场“菜鸟”变身为“达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人职业生命的延长,“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等不同年龄段的职场人士开始在现代职场中共同逐鹿,他们通过释放各自的光华构建起职场最为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在职场里活跃着这么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不讲究跳槽中的规律,也不参考什么“淡季旺季”的因素,工作想换就换,说走就走。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6.1%的职场人士第一份工作不满一年,能在第一个工作岗位干三年的,还不到10%。事实上,一年中连跳三、四次的职场人士并不少见。盲目就业、职业没目标、想获得高薪高职,已经成为当今职场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笼罩大半个中国的雾霾阴影尚未消散,职场领域的“雾霾”又悄然来袭。据国内知名招聘网站智联招聘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薪酬、加班、“背房”、健康和职场安全感已成为压在职场人身上的“五座大山”。然而让业内专家担忧的是,面对雾霾的肆虐,大多数职场人选择了“低头”,默默承受或负重前行……  相似文献   

18.
职场人在职场中要花费的时间,也许比平时休闲的时间多得多。作为执业律师,则更是如此。而在辛苦的工作之余,在职场中能够得一两好友,显然是一份幸运。很多人说,职场不适合交友。但实际上,只要掌握好尺寸,友谊总是能够给人以滋养的……小W和小X是我在律所里非常要好的两位小伙伴,虽然他俩年纪比我小很多,但我们依旧组合为“铁三角”。  相似文献   

19.
钱虹 《今日广西》2008,(21):13-14
9月的南宁,又一轮职场新“行情”启动。 如果你看到“牛市”、“熊市”、“被套”、“解套”这些专业术语,不要以为这一定是指股市。现在,这些股市中的专用词汇已经被借用到职场来形容跳槽的人群。在职场,“牛市”被借喻为每年九十月份的跳槽高峰期,有的人在牛市中成功起跳,取得了转折性的进展;有的人跳入误区,跳进困扰,则喻为“牛市”反成“熊市”;跳错槽一蹶不振被称为“被套”;跳槽失败积极寻找到解决之道则是“解套”。  相似文献   

20.
职场竞争可谓激烈,职场人稍微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职场的边缘人士,久而久之被“抛弃”。一方面,职场人必须想方设法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避免被淘汰;另一方面,职场人必须建立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营造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职场氛围。职场必须时不时淘汰~些人以保持新鲜的血液。那么职场中哪些人容易被淘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