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幸福生活?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当一个人在精神上感觉满足的时候,他就是幸福快乐的,这与物质财富的多寡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小康》2006,(11)
比上年度78.1分略有提升不快乐的最大社会根源是“社保”不完善年10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快乐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快乐小康指数为79.3分,比上一年度的78.1分略有提升。所谓快乐,指的是对整体生活的心里满意程度。快乐与幸福相比,是短暂的心里感受,幸福则是整体的长期的心理感受。快乐分为三组关系:施政者与大众、富裕阶层与弱势群体、社会转型压力与庞大职业群体。本刊调研组侧重第三种关系,将…  相似文献   

3.
关于"真正的幸福"有诸多互相矛盾的见解,傅立叶对以往"真正的幸福"的诠释归结为两类:一类注重精神的快乐,另一类注重物质的享受。他认为这两类都很偏执,即"精神快乐"的"真正的幸福"者"喜爱住在茅屋所体验到的那种快乐";而"物质享受"的"真正的幸福"者则有"毫无节制的贪财欲望"。傅立叶针对这两种关于"真正的幸福"的偏执见解,阐述了自己对"真正的幸福"的见解,认为:财富是仅次于健康的主要幸福源泉;十二种情欲都获得满足,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与"善"联系在一起。傅立叶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等社会制度里,人类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只有在未来的"和谐制度"下,人类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王海明 《思想战线》2003,29(2):9-11
客观论是一种认为善和价值存在于客体之中的无价理本体论。而实在论和主观论以及关系论都是夸大客观论的某些方面而导致错误的。实在论夸大应该、善、价值产生的源泉和存在的实体方面,主观论则夸大应该、善、价值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方面,关系论则把"价值是客体的关系属性"夸大成"价值是客体与主体的关系",把"价值是客体在与主体发生关系时产生的"夸大成"价值是在客体与主体的关系中产生的",从而误以为应该、善、价值产生于、存在于主客关系中,是一种主客关系。  相似文献   

5.
快乐的秘诀从前,有个小女孩上山割草,看见一只受伤的小鹿,她就为小鹿包扎好伤口,喂青草给小鹿吃,忽然,小鹿变成了一位仙女。仙女问小女孩: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我可以满足你任何愿望。小女孩想了想,说:我需要快乐。”仙女就在小女孩耳边悄声说了一句话。此后几十年,她一直生活得非常愉快。临终时,人们问她,那天仙女跟你说了一句什么?她告诉了别人: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就是学会以开朗豁达的心境、热情友好的态度,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人不但是一种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存在。人有永恒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只有善待他…  相似文献   

6.
论幸福本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英 《思想战线》2002,28(2):26-29
快乐的心理体验是幸福的主观形式 ,是幸福的主观本性 ;人的需求之满足和生存发展之完满则是幸福的客观内容。如果一个人感到快乐而幸福 ,是因为他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了真实的实现 ,那么 ,他的快乐的心理体验之幸福的主观形式与他的需要得到实现和生存发展达到完满之幸福的客观内容便都是真实的。幸福的真实性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相一致的本性。反之 ,如果一个人因为他的重大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了虚幻的实现 ,那么 ,他的快乐的心理体验之幸福的主观形式与他的重大需要得到实现和生存发展达到完满之幸福的客观内容便是不一致的。因主体不同而不同的幸福是相对的幸福 ;不依主体而转移的幸福是绝对幸福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学者Luthans于2004年提出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概念并延伸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所谓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它是借用一个商业名词寓意人的心理状况。如同人的物质资本存在盈利和亏损的问题,人的心理资本同样存在盈亏,即正面情绪是收入,负面情绪是支出,如果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便是盈利,反之则是亏损。人的所谓幸福,实际上就是其心理资本能否足够支撑他产生幸福的主观感受。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6,(26)
正幸福是一种美好感受,是一种积极心态,是一种快乐习惯,是一种价值追求。幸福感是一个人在物质、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或逐步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内心积极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超越的使命感。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财富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尊严的体现。财富是把双刃剑,如果不能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拥有财富不仅不能增加幸福指数,反而会沦落为玩物丧志、坐吃山空、道德沦丧、违法犯罪的凄惨下场,更何谈幸福?随着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  相似文献   

9.
新书架     
《乡音》2013,(3):46-46
《经济到底为了什么》作者:约翰·格拉夫戴维·巴特克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为什么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人们却仍不快乐?为什么不论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压力都越来越大?为什么我们追求共同富裕,而贫富差距却日甚一日?为什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幸福指数却不断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两岁多一点的女儿突然仰着小脸问我:“妈妈,你幸福吗?” 我并不吃惊,因为女儿常常会问一些让我感到很意外的问题。 我说:“你是妈妈的女儿,你幸福妈妈就幸福,你快乐妈妈就快乐。” 可没等我说完,女儿却小身子一扭,毫不客气地说:“我不幸福!” “什么?你不幸福?” 我和老公赶紧凑过去追问她:“你为什么不幸福呀?妈妈天天给你洗衣  相似文献   

11.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4,(22):61-61
正心胸宽广快乐多。遇到什么事情,都爱生气、埋怨,或者愤怒,甚至痛苦不堪,那样的人生是悲惨的。俗话说:"宰相肚里可撑船。"小人难于隐忍小事,而君子则能豁达大度。一个人切莫小肚鸡肠,一点小事都难以忍受,一点委屈都受不了,如果这样的话,人生就好像是在苦海里航行,哪里有快乐的时光呢?实际上,心胸宽广反映了一个人的自信自强,心胸宽广意味着一个人的凝聚力增强,而且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能够马上使人忘记烦恼,迅速获得快乐。大度者,有福,有乐,其实不吃亏。小肚鸡肠者,才总是吃亏,既没有什么幸福,又没有什么快乐。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08,(10):19-19
本次对"你认为最快乐的中国城市"的调查中,有12000人参与,成都、杭州、青岛、北京、大连、香港、桂林、上海、大理、厦门排在前10位。快乐是一种心态,是个人的一种纯主观感受。而一个城市的快乐则体现出这个城市居民们的真情实感,与其是否发达、是否富有都不成正比。真正的发言权掌握在市民手中。  相似文献   

13.
程恩富 《传承》2011,(7):63-64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也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目的。幸福的主观形式即幸福感,是一种超越感官快乐的、深刻而持久的心灵快乐,其客观实质是人生重大需要的满足。幸福不仅与主体自身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指数是衡量这种感受的主观指标。当前,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以改善民生为重,提升民政对象幸福指数。本文结合青岛的实践,谈一点个人之见。  相似文献   

15.
幸福     
偶有一天,朋友来找我谈心,问了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我沉思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你认为我幸福吗?”朋友想也没想,对我说:“我认为你幸福,因为你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位漂亮的妻子,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还有……”我笑了笑,又问他:“你认为拥有这些东西的人就都很幸福吗?”朋友点点头说:“是的。”我又笑了笑:“那可不一定,一个拥有豪宅名车的富翁不一定比一个在大街上捡垃圾的人过得幸福;一个身份显赫地位高贵的人不一定比一个乞丐过得逍遥自在。说到底,幸福纯粹是个人的感受,它无法也无需由一把公用的尺子去衡量。其实,每…  相似文献   

16.
现当代中西方幸福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当代西方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深入阐释了幸福特别是个人主观幸福感.国内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幸福的概念、幸福与快乐、幸福与道德的关系、幸福的要素和主观幸福感.国内研究认为幸福和快乐是相互关联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两个概念.现当代西方主要有禁欲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幸福观.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有科学的幸福观.中西研究指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很多.主观因素包括个体的人格特质、价值观念,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取向等与认知有关的因素,客观因素包括个体的实际生活和工作环境、自身健康情况、个人和家庭经济收入等.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作为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尺度,幸福指数是将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作为一个指标体  相似文献   

18.
网来文字     
潘石屹:幸福是什么?http://panshiyisoho.blog.163.com/blog/static/11756303200764103411187/我在接受一位记者采访时说过,单纯的物质不一定能带来幸福。我记得有本杂  相似文献   

19.
盈竹 《小康》2005,(11):20-21
有限的生命,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珍惜她;快乐是一种更好的方式。不管什么人,最终的追求无外乎快乐和幸福。它是生命的依归,决定了人生的终极意义。追求并享受快乐,实则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0.
许晓桃 《政策》2006,(4):60-60
幸福生活一直是我们的美好追求。幸福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同的人对幸福会有不同的理解。除了一些客观的因素,更多的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感受。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全社会的整体幸福度确实是提升了, 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反而感觉不如以前幸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