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法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法学思想。自然法思想作为西方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理论,不仅对西方国家的法治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法治建设可以借鉴的重要思想。它阐述了自然法思想对西方法治社会形成的影响,并从我国的传统法制观念入手,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论证了自然法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该层建设的人才储备,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他们的发展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制观念怎样,关系到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所以高职院校要提高法制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本文主要探索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 历史上任何一次政治体制改革都对法制提出了改革的要求,都伴有法制改革。面对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我们也必须从一开始就认真地研究它对法制提出的要求,这是政治体制改革成功的基础条件之一。笔者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法制要求,计有以下数项: 第一,更新法制观念摒弃陈旧的法制观念,确立符合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新型法制观念,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法制观念,将如源头活水,浩浩荡荡地推动法制的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我认为应提倡确立以下法制观念: 其一,以“法治”代替“人治”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历史凝结成的人类稳定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制度,其也深深地受到文化传统积淀的影响。中国和西方具有不同的文明史,在法律的文化供给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一差异的基点便在于中西文化怎样解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文艺复兴为正式开端的西方人文主义的主要历史特质可大致概括为:(1)摆脱宗教和神的束缚,从人出发并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和思考世界;(2)意志自由,充分认可人的能力和尊严;(3)立足自然世界和人的自然本性;(4)在认知上,以人的经验和理性为判断根据。可以说,西方人文主义开出的是一个以人的经验和认知理性为基础的人的世界,其价值体系主要是围绕人的身体以及生理本性构建起来的,人的自由特别是意志自由构成了其基木原则。中国人文主义则透显着厚重的道德意蕴,表现为一种  相似文献   

6.
财产权及其哲学基础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财产权作为一种基本的人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它的外在表现虽是一种对物的权利,但实质上却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从一开始,财产权就是为实行私有财产而提出的。西方思想家洛克、黑格尔、庞德、波斯纳、罗尔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财产权的合法性基础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  相似文献   

7.
19世纪 4 0年代 ,俄国知识分子在俄国发展道路上展开激烈争论 ,由此产生了两个彼此对立的派别 ,即西方主义和斯拉夫主义。前者认为 ,西欧的社会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普遍性。因此 ,落后的俄国要向前发展就必须学习西方经验 ,走西方化的道路。后者则强调俄罗斯文明与西方文明存在根本差异 ,认为俄罗斯历史“全然与众不同” ,具有“极端的独特性” ,甚至与西方历史绝对对立。因此 ,反对俄国按西方模式去发展。① 归结起来 ,一个是“同出一源”论 ,一个是“根本两样”论。当时 ,“根本两样”论在俄国史学界占据主要地位。然而大量…  相似文献   

8.
<正> 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是我国在四化建设进程中依法治国,建立起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一项主要目标。然而,公民的法制观念绝不会凭空产生,它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其中包括历史传统、社会环境、法制状况和公民自身的内在素质等。对这类问题的研究,过去颇为鲜见。本文拟就对公民法制观念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的法制信任感问题,发表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9.
西方法哲学是西方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正如要研究一个社会的法律必须首先了解该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结构、社会文化与历史发展一样,研究西方法哲学也必须将法哲学置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大背景之下。西方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纷纭复杂,但其中的主要内容均可放在一个大概念之中,这一概念便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是西方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与资本主义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价值观,自由主义“把个人看作是基本的。人比人类社会及人类社会的制度与结构更真实,更重要。它将高尚的道德价值与个人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将其与社会或任何集团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法人财产权”制度探析一、法人财产权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首先要明确法人财产权是一种制度,是一个社会所选择实施的一种经济权利,并将社会资源分配给人和社团,给予他们以平等自由支配权的制度。这种制度是公司制的产物。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进行市场活动,其基...  相似文献   

11.
法治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宪政则是在法治社会下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宪政是民主的政治,是西方社会历史演进的结果,是孕育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当下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儒家宪政"这一宪政建设的新思路。儒学和宪政这两者是否真的能如一些学者所说的能协调统一的结合,从而形成一种符合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呢?本文试对"儒家宪政理论"在我国的可行性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强化法制观念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现现代化离不开改革、发展、稳定,改革、发展、稳定有横于法治。因此,现代化同时意味着法治化。而实行法治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增强全体人民的法制观念。因为法治的主体是人,人的行为又是由特定的思想观念支配的,如果仅仅有完善的法律.而遵守和执行这些法律的人却没有与其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那么再完善的法律也会在实际生活中扭曲和变形。党的十四大的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民主法制实践和民主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乔石同志在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教…  相似文献   

13.
本文希望区别两种意义上的法律“西化”概念。一种是从价值主张的意义上使用法律“西化”概念 ,另一种是从历史描述和批判的意义上使用法律“西化”概念 ,它所对应的历史是 1 9世纪和 2 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化时代。由此 ,人们可以把法律现代化大致分为法律西方化、法律本土化和本土法律创新三个层面。其中 ,法律西方化是指自近代以来西方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向非西方社会的单方向传播的过程 ,包括法律殖民化或强制性的法律西化两种情况 ,这是与近代西方扩张的历史相联系的 ;法律本土化是指西方法律在非西方社会传播、融合与适应生长的过程 ,它是对法律西方化的一种扬弃即更高层次上的肯定 ;本土法律创新 ,主要是指一种新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法律模式的创新 ,它与目前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西方共性 +本国特色”的法律实践应该有所区别 ,本土法律的创新是法律现代化可能达到的层面 ,但不是必然的层面 ,本文讨论了本土法律创新的制度标准、社会标准与时间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记忆中,似乎西方国家的宠狗热已经有好几十年了。在宠狗的热潮中,宠狗医院、宠狗美食、宠狗香水也都火起来了。尽管如此,在我的印象中,西方的宠狗热尚未演变到发烧的地步。记不得是从何年何月起,西方的宠狗热传到了我国。一经传来,便迅猛发展,不几年功夫,发热就变成了发烧。最明显的例证是,养宠物狗的人越来越多了,把狗视为儿子、宝贝的人也多起来了。听说有专门为狗订制美食的,也有为狗喷洒香水的,还有为狗雇请保镖的,甚至还有愿当狗的妈妈,搂着狗一起睡觉的。这种视狗为宝贝,爱狗如命的做法,实际上也是一种爱心的体现。我相信,对狗的爱心如此强烈的人,对人也一定会十分挚爱。  相似文献   

15.
北洋政府票据立法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从微观的角度阐述北洋政府票据立法活动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 ,探寻中国票据立法在移植西方票据法律制度中是怎样由冲突走向融合 ,由此说明 ,北洋政府的票据立法在中国票据立法的近代化过程中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教会法是随着基督教教会的产生和发展逐渐形成的,西方中世纪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法律的二元化,教会法与世俗法并存,成为封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法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法制观念上,教会法为西方法律至上的理念、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宪政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法律制度上,它对西方婚姻家庭制度、刑事制度和诉讼制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个地方自有地名才算是真正的诞生.此前只是人的一种自然和原始的聚落.地名也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毫不例外,陕西省各地的名称,也包含着它独具的历史文化,认真思索起来,是饶有兴味的.……  相似文献   

18.
印度的种姓制是人类文明史中最为持久完善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它的独特性在于“囊括了人在政治、经济、社会、宗教诸方面的相互关系 ,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地位不仅是贫富之差和尊卑之别 ,而且带有宗教赋予的神圣性”。〔1〕 在印度历史上 ,印度教和种姓之间一直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 ,甚至可以说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合为一体的。印度种姓制及其宗教性———由此产生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同时说明了印度的历史。因而 ,研究印度历史 ,研究印度种姓制 ,有必要与印度的宗教思想密切结合起来。不然 ,难以窥探印度历史的奥妙所在。一…  相似文献   

19.
法典化是实现法的"一体化"的一种重要方式。适应全球化的需要,19世纪至20世纪,在西方的推动下,法典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我国在上个世纪也被卷入,立了许多法,制定了许多法典,至今仍有许多人对此极力推崇。怎样客观而理性地评价法典化及其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进程?本文在研究法典和法典化一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实际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比较法研究中,中国法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主流的西方比较法文献中,西方法是正统,中国法只处于边缘地位。法律在社会中不占主导地位,一直是西方人眼中中国传统法的主要特点。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法具有专制主义、集权主义的特征,这同中国的“治水社会”的历史有着密切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西方有关中国法的观点以及法律和社会发展的模式提出了挑战。在法律的地位和集权与分权问题上,不应把中国法与西方法绝对对立起来,西方和中国在处理熟人关系和陌生人关系,应对正常状态和非常状态问题上有许多相近之处,它们是中国与西方共同面对的问题。把中国法研究放在西方各种法律进化模式中虽然具有参考价值,但终归是靠不住的,应转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