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商标权侵害案件发生时,商标合理使用的构成与否往往成为当事人双方的争执点,从近年来行政机关及人民法院处理商标侵权纠纷案件看,实务中判断是否构成商标合理使用,可以从是否作为商标使用、是否加注了其他说明性文字、是否同时标有自己的商标、是否刻意强调显著性、商业惯例等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
案件     
《中国律师》2012,(4):86
iPad商标纠纷案二审开庭2月29日,iPad商标权纠纷案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在庭审中,双方围绕IP申请发展有限公司与唯冠公司是否形成商标转让,以及唯冠公司是否受商标转让协议的约束两个焦点进行了举证和质证。"故宫大盗"石柏魁获刑13年3月19日上午,备受公众关注的"5·8"故宫失窃案一审宣判。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石柏魁有期徒刑13  相似文献   

3.
梅同社 《法人》2010,(12):48-48
在生产产品、设计商标之初,除了从美感以及传播角度进行考虑之外,更重要的需要思考商标是否能够获得保护  相似文献   

4.
吴鹏飞 《知识产权》2006,16(6):59-62
曾备受媒体关注的"长城牌"葡萄酒商标侵权案二审已经做出判决,二审法院变更了一审中的部分判决,仍然认定上诉人的"嘉裕长城及图"商标与"长城牌"注册商标构成近似,其行为已构成侵权.本案的核心问题在于认定讼争商标是否近似,二审法院考虑到"长城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而给予了更充分的保护.然而,"长城"文字本身缺乏独创性,是否会影响该商标的显著性,限制其商标权利的保护范围?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法律是否对未注册商标予以保护,人们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对未注册商标及将未注册商标认定为驰名商标并依法进行保护,缺乏法律依据.本文从商标标工作者的角度,结合<商标法>规定,论述了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法律依据和现实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6.
法释[2002]22号的规定将产品责任的主体扩大到商标所有人,具有其法理依据和比较法依据。商标品质保证功能及《商标法》规定的品质保证义务,表明商标所有人应当就产品缺陷承担产品责任,并无任何免责理由。但从危险责任理论、信赖责任理论等角度言,应当从是否参与了危险的创造或是否有控制危险的可能性,是否因在产品上标示了自己的商标而获益以及是否使得消费者产生对商品品质的合理信赖等加以综合分析后确定是否构成产品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7.
2003年中国汽车业最为瞩目的案件莫过于丰田诉吉利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案。原被告双方一方是国际知名企业,一方是本土民族工业代表,大家无不关注吉利的行为是正当模仿,还是恶意搭便车?随着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03年岁末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丰田图形商标与美日图形商标不近似,上述争议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尘埃落定。作为丰田的代理律师,我们认为,本案所反映出的有关商标近似的衡量与判断问题仍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商标侵权理论可以称得上商标领域的制度基础,既是商标理论研究时常讨论的难点,更是商标审判实践中人们时刻关注的焦点。面对商标侵权具体纠纷,案件所涉各方当事人、律师以及法官必须进行多维度思考,才有可能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以"今日头条"诉"今日油条"商标侵权纠纷为例,有必要分别从普通注册商标维度、驰名商标维度、商标滑稽模仿维度以及不正当竞争维度进行考察,被告在经营活动中使用"今日油条"商标之行为是否侵犯原告商标专用权。以不同维度考察时,尤其需要坚守商标基础理论,以求探寻比较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商标标识的使用不同于商标的使用。判断商标标识是否构成正当性使用,除依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9条等规定,从正面角度对使用的内容、行为及方式等要件加以分析外,还可以通过反向步骤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10.
谈商标抢注现象与商标权确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浙江某公司等抢注“解百”及其他80多个商标事件在传播媒体的扩散,人们对发生在商标领域的这种抢先注册现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企业界、司法界、工商管理界及有关的专家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可谓见仁见智。究竟如何看待这种抢先注册现象?抢先注册行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其发生机理何在?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规范?这些问题需要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1.
甲是一名艺人,乙是一家经纪公司。甲,乙经过友好协商,签订经纪合同。双方约定,甲成为乙的签约艺人,乙配置专门的团队支持甲的发展。双方合作期间,乙用甲的艺名注册了商标.甲拍摄了大量短视频并上传至社交平台。合作了几年后,甲、乙决定解除合同。此时,商标归谁所有?短视频的著作权归谁所有?笔者将对上述问题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甲是一名艺人,乙是一家经纪公司。甲,乙经过友好协商,签订经纪合同。双方约定,甲成为乙的签约艺人,乙配置专门的团队支持甲的发展。双方合作期间,乙用甲的艺名注册了商标.甲拍摄了大量短视频并上传至社交平台。合作了几年后,甲、乙决定解除合同。此时,商标归谁所有?短视频的著作权归谁所有?笔者将对上述问题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的法解释角度,以及从法政策角度,《商标法》第48条中“用于识别商品来源”应解释为不带地域范围限制的纯目的条款。定牌加工中加工人贴牌行为的目的为交付工作成果、获得加工报酬,不能享受商标带来的价值和收益,不具有将商标用于识别商品来源目的,不构成商标使用;定作人委托贴牌行为属于生产行为,具有将商标用于识别商品来源目的,构成商标使用,其在“两同情形”构成商标侵权行为,除非能以先用权进行违法阻却抗辩。如果定作人构成直接侵权,则对加工人应视其是否履行必要注意义务及相关义务,判断其是否构成间接侵权责任,具体适用标准建议创设性引入间接侵权中的红旗标准和避风港规则进行漏洞补充。定牌加工中对不同主体进行区分并赋予不同法律后果,可克服诸多弊端,达到既保护合法正当的定牌加工贸易,又保护境内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良好效果,也符合权责一致性原则,公平且正当。  相似文献   

14.
齐文远  唐子艳 《现代法学》2011,33(2):108-115
反向假冒商标问题近年来成为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中的热点问题,对其是否应当入罪争议较大。可从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典型案例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考察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国外的立法例,可将反向假冒行为进行分类。对反向假冒商标的社会危害性的厘定问题,应从企业、消费者和市场秩序三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部分学者将反向假冒商标入罪的观点既不符合犯罪行为本身应当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要求,也不符合刑法的谦抑性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5.
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理论界对于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从历史沿革角度研究本罪的罪名、罪状和法定刑的逐步完善;提出犯罪客体应属复杂客体,犯罪对象应包括注册服务商标标识;区分伪造与擅自制造应以是否具有印制商标标识经营权和是否受商标所有人委托为标准;"情节严重"应在完善现有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本罪的主观罪过方面可以是间接故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网络竞价排名服务在其追求巨大的商业利益的同时,出现了众多有关商标侵权的争议.从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角度入手,并结合美国诸法院近期的案例与中国第一例竞价排名商标侵权案,对竞价排名侵权责任进行研究.研究"竞价排名"商标侵权问题,首先要搞清"竞价排名"的规则.其次,根据"竞价排名"的各种特性,认定其商标侵权的标准并不应该着眼于关键词本身,而应取决于搜索结果页的广告条目中是否以混淆的方式使用了他人的商标.最后,"竞价排名"不应被认定为商标"直接侵权"而更应适用商标"间接侵权"的规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商标煞费苦心的精心设计,经过"漫长"的商标申请、审查程序,企业终于获得了法律保护的商标专用权.那么,应如何使这种权利的法律效力得以稳定、长久的保持下去呢?一些企业认为:只要在商标一次有效期届满之前,及时办理相关的商标续展手续就可以达到永久维持商标专用权效力的目的,这确实是企业在商标管理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但从法律角度讲,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它只涉及了维持商标专用权效力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广药集团和加多宝争夺"王老吉"商标使用权案尘埃落定后,双方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完结.双方将争夺的焦点锁定在红罐凉茶的装潢权归属问题上.双方均主张其是王老吉红罐凉茶装潢权的权利人,并分别在京粤两地各自起诉对方侵犯其装潢权.那么,什么是装潢权?装潢权的权利主体应该是谁?  相似文献   

19.
在商标法的自愿注册制度下,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在市场上同时存在与流通。我国《商标法》第3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显然,商标法保护注册商标是毫无疑问的。那么,未注册商标处于何种法律地位?是否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呢?笔者不  相似文献   

20.
医疗纠纷日益增多,人们开始关注医师专家责任这个概念。在医疗纠纷发生时,法官只有在确定医师对患者负有义务并且违反了义务时,才最终会判决医师专家对患者负有责任。因此医师对于特定患者是否负有注意义务、医师是否违反了此义务成了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主要从医师专家责任领域的特殊性角度,对医师对患者的注意义务的涵义、产生渊源、及违反的判断标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