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婚后扶养制度有助于真正实现离婚自由,保障离婚后弱势一方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德国在离婚后扶养方面的立法独有特色,本文通过比较德国的离婚配偶扶养制度和我国的经济帮助制度,对完善我国离婚后扶养制度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离婚扶养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离婚扶养制度作为各国在贯彻自由离婚主义的今天对离婚所做的必要规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通行,我国也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离婚扶养制度。但目前我国婚姻法框架下的离婚扶养制度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本文具体分析了这些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离婚扶养制度的重构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离婚后关于抚养制度的体系尚未构建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定不甚明确。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相关的立法现状,对婚姻制度理论进行分析,从我国立法应在抚养的构成条件、抚养方式的确定以及抚养费用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上做出了规定,从而起到加强对离婚后处于弱势一方的保护,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婚姻法》第42条对夫妻离婚后的扶养制度予以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对此也予以相关规定,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但是,法律对于扶养的条件、扶养的标准、扶养的范围、补偿性扶养等规定不甚详细。因此,本文拟从上述问题入手,研究并完善离婚后的扶养制度。  相似文献   

5.
离婚会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配偶身份关系的消灭和财产关系的变动。夫妻双方离婚之后,原本弱势一方可能因婚姻关系的解除而陷入困难之境,难以维持离婚前的生活水平,需要对其进行救助。本文以历史阶段为切分点简述我国离婚后扶养制度的发展进程,主要包括该制度的产生和初步发展、革命根据地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该制度的发展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相对应,产足于对离婚弱者的救济,许多国家都规定了离婚扶养制度,  相似文献   

7.
离婚当事人的财产关系主要体现在离婚的财产分割、损害赔偿以及扶养金三项制度上。它们联系密切,同时区别明显。有必要在婚姻法上将三者的界限加以明确的同时又能实现三者的协作,以确实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8.
离婚后扶养、净益补偿和养老金补偿是德国离婚财产法补偿制度的三大支柱。近年来,这三大制度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修订和改革。这些改革在净益和养老金补偿方面产生了对离婚以后的经济负担合理分配的结果,但是在扶养法领域改革却发生了相反的影响,照顾子女的妇女所遭受的不利益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2010年2月4日签署的德法协定提供了一个适用于德法跨国婚姻的统一夫妻财产制规则。这一跨国的统一实体法规则可能为未来欧洲统一婚姻法提供了蓝本。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继承扶养协议制度的立法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继承法》规定了遗赠扶养协议制度,但没有规定继承扶养协议制度,无法满足被继承人个人养老和自由处分遗产的多元化需求。我们应当以《继承法》的修订为契机,引进外国的继承合同制度,确认继承扶养协议制度的法律地位和效力,通过立法明确继承扶养协议的主体、内容和客体,规定继承扶养协议生效的实质要件、形式要件、解除方式及法律后果,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继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路宪君 《法制与社会》2012,(20):273-274
本文通过对我国离婚的法定条件的分析和外国离婚条件的比较,从离婚制度自身历史的发展和当今世界各国的立法体例上看,是大不相同的.依其立法指导思想的各异概括出了三种基本的处理离婚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在分析中德离婚条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离婚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在制定的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第856条是整个离婚制度的核心。其立法主张和立法技术彰显了整个离婚制度的价值追求和逻辑体系。但是,从整个制度设计上看,其也存在利益失衡和逻辑失范之处。其概括条款"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缺乏对"重大"和"有责配偶请求权"的限制,整个离婚理由缺乏"苛刻条款"等平衡弱势配偶权益的制度设计。上述缺陷对残疾人离婚权益保护具有负面影响,借助对残疾人离婚案件实证分析所得出的数据,参考世界最新立法例和国际社会最新相关成果,增设"重大情形""残疾人配偶提出离婚需设限制性条件""苛刻条款"以及限缩"第830条重大疾病范围"等立法建议,将对《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离婚制度构建中残疾人婚姻权益保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中新增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该制度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起来,这是我国婚姻家庭立法上的一个重大举措。对维护健康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裁离婚过错者,保护无过错方具有重要的立法意义。本文从分析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性质入手,分析了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进行探讨并提出完善的建议,以使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离婚救济制度的重要内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为我国的立法所严格限制,导致其相关的配套制度提出时间也理解不当,本文对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作出重新解读,并对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提出时间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养老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从热播剧《离婚律师》一剧中的情节说起,探讨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和以房养老制度的现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离婚后的扶养制度之所以设立,目的在于确保离婚自由的同时,有效保护弱势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6.
吴国平 《法治研究》2013,(11):94-101
我国《继承法》规定了遗赠扶养协议制度,但现行遗赠扶养协议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其养老功能的发挥。建议从立法上加以完善,包括建立继承合同制度,确认继承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扩大遗赠扶养协议的主体范围,增加遗赠扶养协议的权利义务内容,明确遗赠扶养协议的生效要件和效力,明确遗赠扶养协议的解除方式及法律后果,以使遗赠扶养协议成为老年人最喜爱的养老合同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陈成益 《法制与社会》2014,(11):36-38,44
2001年我国颁布的新《婚姻法》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了首次规定,揭开了21世纪婚姻立法的新篇章,但同时制度本身存在诸多缺陷,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已经成为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急需破解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立法中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缺陷,并比较国外立法相关规定,从法律解释和立法论的角度进行适当阐述,为完善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构建必须考虑如何尽量削减离婚本身对当事人各方以及社会和谐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具体考察分析我国现行该制度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9.
张昕 《法学杂志》2007,28(6):127-129
我国《继承法》确立的遗赠扶养协议存在着制度简略、扶养人范围较窄、扶养人的权利实现缺乏保障以及协议的履行缺乏监督等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希望通过立法的完善使该制度能充分发挥养老扶弱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罗小芳 《行政与法》2007,(10):78-80
目前,老龄化已成为社会一大问题,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完全解决老有所养之际,我国继承法独创的遗赠扶养协议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承继和发扬光大,也是解决老有所养的一种有效的法律制度。针对我国目前遗赠抚养协议抽象性、概括性,建议通过完善立法,进一步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规定协议的形式要件,对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